摘要:最近不少人都在追《沉默的荣耀》,我也跟着看了几集,里头有个叫朱枫的角色,越看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既有心疼,又有佩服。今天咱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就用家常话聊聊她,说说她身上那股子别人学不来的“刚劲儿”。
最近不少人都在追《沉默的荣耀》,我也跟着看了几集,里头有个叫朱枫的角色,越看越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既有心疼,又有佩服。今天咱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就用家常话聊聊她,说说她身上那股子别人学不来的“刚劲儿”。
先说说剧里吴石和他老婆王碧奎,这两口子的日常特别接地气。王碧奎性子直,管起吴石来一点不含糊,家里大小事基本她说了算。后来吴石要去香港执行任务,怕老婆担心,没敢说实话,还托聂曦帮忙打掩护,就连给家里捎件换洗衣物,都得绕好几个弯子,生怕出半点差错。可聂曦这孩子心实,嘴也不严实,没几句话就把事儿给漏了。王碧奎一听说真相,立马收拾行李要跟着去,那股较真的劲儿,像极了咱们身边的夫妻——丈夫总想着“报喜不报忧”,妻子却偏要刨根问底,最后往往是妻子的细心戳破丈夫的小隐瞒。别看这是件家庭小事,却把英雄们“普通人”的一面显出来了,也为后面的剧情铺了路,让人觉得这些角色不是飘在天上的,是有血有肉的。
这边家里的小插曲还没过去,那边任务现场已经绷紧了弦。吴石作为核心人物,亲自去跟万景光接头,组织上交代的流程,他一步都不敢怠慢,生怕出岔子。可有时候意外就是这么不期而至——藏着情报的买药钱,被人顺手拿走了,第一次接头就这么砸了。这种紧张感,咱们普通人其实也能体会到,就像上班的时候,一个小环节出了错,前面费的所有功夫都可能白费,那种憋屈又着急的感觉,跟吴石当时差不了多少。
不过要说剧里最让人揪心,也最让人佩服的,还得是朱枫。当时德英为了不让联络方式落到敌人手里,连犹豫都没犹豫,直接跳海自尽了。这份果断,换成咱们现实里的人,没几个能做到。朱枫就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她本来有机会回上海,跟家人好好团聚,过安稳日子,可她想都没想,咬着牙留下来,顶替德英当起了新的交通员。你说她这心得多“硬”?其实不是硬,是她对自己“狠”——能放下对家里的牵挂,却唯独放不下心里的信仰。
朱枫这个选择,把“家”和“国”的难选摆在了明面上。谁不想守着家人,看着孩子长大成人?可真到了关键时候,有些人就是能把自己的小家放在后面。有人说这是那个年代的悲壮,现在很难再有这样的情怀了。其实朱枫的“狠”,根子里是软的——她心里清楚,自己多扛一点,更多家庭就能少受点苦,更多人就能看到希望。
剧里有句话说得轻描淡写:“朱枫是唯一能正大光明去台湾的人”。这话听着简单,背后的苦却没人能真正体会。那个年代的地下工作者,大多都是偷偷摸摸的,提心吊胆过日子,有的一辈子都见不着家里人。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家里的牵挂,都跟国家的事儿绑在了一起,没人能全身而退,也没人敢想“退路”。
很多人说朱枫伟大,可在我看来,她更像咱们身边的普通人——是别人的妈妈,是别人的女儿,也是别人的妻子。她不是不想女儿,不是不盼着家里的热饭热菜,只是把这些念想都压在了心底,没跟任何人说。有人把这叫“信仰”,其实说白了,就是“想让以后的人不用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她的“狠”里带着泪,也带着温度,不是冷冰冰的“硬扛”。
看到这儿,剧里的东海小组才算真正凑齐。也正是因为有朱枫这样的人,一批又一批,不图名不图利,顶着压力往前冲,忍着牺牲不后退,咱们后来才有了安稳日子过。这些故事虽然是演出来的,但背后藏着的真实人物、真实经历,还有那些被遗忘的名字,多得数不清。
咱们现在回看这些故事,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动一把就完了,而是要记住:今天的好日子,不是凭空来的,是有人当年吃了咱们吃不了的苦,扛了咱们扛不住的难换回来的。朱枫能成为吴石的交通员,表面上是组织需要,实际上是她身上那股“又狠又软”的劲儿——对自己狠,对别人软;对困难狠,对信仰软。这样的人,让人疼,更让人敬。
不管时代怎么变,总有一些东西不会变——比如为了别人甘愿付出的心意,比如认准了就不放手的坚持。就像老话说的:“以凡人之躯,行英雄之事”。朱枫就是这样的人,她没把“英雄”挂在嘴边,却用一辈子的选择,活成了英雄该有的样子。咱们记住她,记住像她一样的人,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感谢!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