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跳广场舞,也不是种蔬菜,是“微短剧”,这新玩意儿还被七个部门一起点名列为“重点任务”。
各位头条的老铁们,你们知道最近啥火吗?
不是跳广场舞,也不是种蔬菜,是“微短剧”,这新玩意儿还被七个部门一起点名列为“重点任务”。
说实话,这阵仗跟当年农村修高速有的一拼,吹响的是产业号角。
微短剧是不是啥新鲜事?
其实不少朋友十年前就在用手机看几分钟的小视频,那会儿“小品”还没这么高端的说法。
如今“微短剧”,不但剧情快到飞起,投资只要凑点零花钱,就能上网疯传、播放量动辄上亿。
有人都统计过,说去年全网流量最猛的微短剧平台擦出了100亿次点击。
这个数字,别说我们家乡的小麦亩产,看着都心潮澎湃。
微短剧到底有啥魔力?
剧情不用转九十九道弯,三两分钟,故事就拍桌定板。
这点挺适合咱们农民朋友和老年人。
地里刚干完活坐炕头,掏出手机一刷,村里刘大爷都能看懂。
当然噱头也不少,小投入,高回报,制作者都乐在其中,连演员都变成了邻居家的二狗、表姐家的妮子,不用非得找影帝,乡土气多浓啊!
拍微短剧门槛降低,给了不少人创业机会。
有一伙年轻人在家里用旧手机,自制了几部剧,结果网友点赞上天,广告商也赶来下单,直接成了小老板。
看到这,咱不得不感慨:新时代的暖风,可真是吹到村口来了。
微短剧除了娱乐,还悄悄带火地方经济。
′村里原先空着的院子,现在租给剧组做拍摄基地,不光院子租金涨了,炊事班大妈还能多炒几盘土豆丝。
从前拍电视剧得去影视城,现在乡下土房也能变身“临时片场”,农家乐老板笑得都合不拢嘴。
慢慢形成了“产业链”,既接地气,又吸引资本,许多城市白领都往农村跑,寻摸拍点新故事。
七部门齐发声,把微短剧搬上“重点任务”的位置。
这么一来,更规范、更支持,意味着行业主打正能量,鼓励原创,杜绝劣质和粗制滥造。
老百姓能安心追剧,拍摄者敢大胆创新。
没有谁会随便胡拍糊弄,内容健康向上,观众体验越来越好。
有人担心微短剧太火会不会泛滥?
放心,国家专门出台了管理措施,挤掉水分,没真本事蹭不到红利。
谁家想靠“无厘头”剧作爆红,得换点思路。
只有脚踏实地,内容扎根生活,才能走得稳。
总之,微短剧就像过去的纸牌游戏,人人能参与,戏法多,机会足。
未来几年,这条赛道不光能带来娱乐,还能拉动地方经济,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咱们普通人也能用手机记录生活,打造自己的小剧场,说不定下一个“全民偶像”就是隔壁王叔叔。
一切才刚刚开始,老少爷们,擦亮眼睛,嗅准风向,看好机会,别让小剧场把大梦想溜走。
来源:农村老顺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