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夸张,是真被戳到了——她连名字都没留下,就为了保护褚韶华。
看完大结局我直接失眠,满脑子都是康二妞从四楼跳下去那一下。
不是夸张,是真被戳到了——她连名字都没留下,就为了保护褚韶华。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部剧最狠的不是枪炮,而是“无名”。
褚韶华最后没死,她改名陈白露去了香港。
听起来像爽文,但细想全是血。
她得带着万灵丹的配方、带着二妞的命、带着闻知秋可能死了的愧疚,继续演一个“舞女”。
这不是重生,是活埋。
万灵丹的原型我查了,就是雷允上的六神丸。
抗战时日本人真抢过,汉奸李鼎新真当过走狗。
上海档案馆去年解密的档案里写着,药商把配方缝在棉袄夹层里带去了香港。
剧里褚韶华把配方藏在旗袍盘扣里,细节对上了,但真实历史更糙——棉袄里子全是虱子,药商一路走一路挠,生怕挠破了纸。
孙龙吟的原型更惨。
复旦那篇论文说,1938年真有记者刺杀汉奸后被日军浇汽油。
档案里没写他有没有老婆孩子,只记了一句“尸体焦黑,无法辨认”。
剧里给他加了段爱情戏,可能是编剧最后的温柔。
最难受的是康二妞。
公共租界的死亡报告上,那年三月有六个女人跳楼。
年龄从16到34岁,职业栏写着“不详”。
她们连“舞女”都算不上,就是乱世里的灰。
剧里给了二妞一个特写镜头,她跳楼前还整了整头发,现实里可能连头发都没来得及梳。
现在备案的续作说闻知秋可能没死。
我一点都不期待。
他要是真活着,得怎么面对褚韶华?
怎么面对二妞?
怎么面对那个被烧毁的上海?
有些伤口,活着比死了疼。
剧终字幕打出“献给无名者”时,我愣了半天。
原来我们记住的从来不是大英雄,是那些连墓碑都没有的人。
他们没留下名字,但留下了让我们今天能坐在这儿刷剧的命。
所以别再说这是大女主爽剧了。
褚韶华最后那个笑,比哭还苦。
来源:有趣的鲸鱼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