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9%,破十份额,田大少掀桌那一刻,弹幕刷到卡屏,我心脏也跟着蹦到3.12。
昨晚守着央八,我直接把遥控器锁进抽屉,生怕我妈换台。
2.89%,破十份额,田大少掀桌那一刻,弹幕刷到卡屏,我心脏也跟着蹦到3.12。
谁懂啊,前三十集我天天在群里骂“这纨绔怎么还不下线”,结果最后十分钟,他一句“利润算个屁,民族要脸”把我直接整哭。
哭完才反应过来,编剧早把伏笔埋在了钱眼里。
他第一次出场,花五百块买姑娘一笑,我翻白眼;后来他把整条药材线送给游击队,连借条都不要。
最狠的是第36集,夏元拍桌子让他当汉奸总经理,他笑着把合同推回去,转头把自家仓库密码发给闻知秋。
那一下,收视率飙到全年最高,不是没道理——观众要的就是这种打脸爽点,但爽完心里还发酸。
我特地去查了项松茂,五洲大药房老板,九一八后组义勇军,被日军绑去喂狼狗。
史料里写他死前把药方缝进棉袄,留给同伴。
剧里田大少把秘方抄在丝绸上,塞进褚韶华行李箱,镜头没给特写,但我一下就想到那件血棉袄。
原来骂了半天的“工具人”,底色是真人真事,这谁顶得住。
更离谱的是,结局字幕刚滚完,官微甩出续集预告:褚韶华香港线。
我瞬间把眼泪收回去——她一个人扛箱子过罗湖桥,镜头扫到码头后面穿风衣的男人,侧脸像田大少又像闻知秋。
官方留言说“地下工作联动”,我秒懂:药材变电台,药行变交通站,下一部直接升级谍战。
网友当场造词“药谍”,笑死,但我也跟着转评,谁让编剧把钩子下得那么准。
回头想想,这剧最狡猾的不是反转,是先把人逼进死角,再递上一束光。
田大少要是开局就伟光正,我早弃剧;先让他烂到底,再一点点抠出骨头里的血性,观众才会跟着自抽耳光。
生活不也这样,谁还没看走眼过几个“废物”,哪天他忽然站直了,比圣人还戳心。
所以别再说爽剧没营养,能把“奸商”写成“国士”,把收视率哭到破3,这就是本事。
下次谁骂国产编剧不行,把田大少那张“利润算个屁”的截图甩过去——脸疼不疼,数据会说话。
来源:娱乐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