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一路开挂,亲人却像多米诺骨牌挨个倒下,最后一集闻知秋活着回来,弹幕齐刷“救赎”,仿佛前面几条人命只是铺垫。
大结局里女主身边死得只剩男主,弹幕却刷这才是真正的圆满,你认同吗
很多人追完剧心里堵得慌。
褚韶华一路开挂,亲人却像多米诺骨牌挨个倒下,最后一集闻知秋活着回来,弹幕齐刷“救赎”,仿佛前面几条人命只是铺垫。
观众真正在意的不是谁死,而是谁活。
编剧让闻知秋幸存,等于给女主颁发一张“并非灾星”的合格证,这才是全剧最值钱的爽点。
豆瓣小组做过投票,超六成观众最怕看到“天煞孤星”标签贴在女性角色身上。
现实中,这种标签也常被随意甩给事业做得大的女人,仿佛成功必须付出代价,代价必须是身边人的不幸。
编剧在采访里补了一句:所有死亡都对应真实史料,1920到1937年间,中小商户破产率超过七成,灭门案在报上不算稀奇。
剧里把数字拆成一个个角色,观众才会疼。
原著小说更冷,闻知秋生死未卜,女主最后独自站在黄浦江边,风一吹,故事就散了。
剧版让他回来,是给观众一个喘息口,也是给市场一个交代:平台后台数据显示,BE结局的完播率比HE低18%,会员续订率掉12%。
有人觉得这是向流量低头。
可换个角度,让女主既保住事业又留住爱人,等于告诉屏幕外的女性:你不必二选一,时代可以残酷,但叙事还能留一点温柔。
真正该被记住的不是谁活谁死,是女主在每一次失去后仍把账本算清,把货按时发出,把仇人送进牢房。
这份具体而坚硬的生存能力,比任何感情线都燃。
闻知秋如果也死了,故事就成了宿命论:谁强谁倒霉。
他活着,才打破那套“女人向上爬就会克死周围人”的隐形诅咒,也打破观众心里的阴影。
下次再看到女性主角身边有人下线,先别急着骂编剧狠心,看看下线原因是不是只为推动她成长。
如果答案肯定,那才是真套路。
真正的圆满从不是抱得美人归,而是让美人不必靠谁的死亡证明自己配活得好。
这一点,剧版做到了,虽然手段有点贵。
来源:填词填柳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