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程辉在《灼灼韶华》里把药瓶子摔碎那一刻,弹幕刷的全是“吴飞杀疯了”,没人再提他三年前在《青春有你》跳错拍子被剪成表情包的事,这就是娱乐圈最现实的翻身仗。
程辉在《灼灼韶华》里把药瓶子摔碎那一刻,弹幕刷的全是“吴飞杀疯了”,没人再提他三年前在《青春有你》跳错拍子被剪成表情包的事,这就是娱乐圈最现实的翻身仗。
吴飞当年在选秀拿的是陪跑剧本,镜头只给特写不给故事线,粉丝打投到第七轮还是卡位出局,平台连夜下架他的直拍,公司转头把他塞进小成本网剧演面瘫校草,片酬按天算,一天八千,含税。
他肯接是因为合同里藏了条附加协议:只要网剧热度破五千,公司就给他报表演班,破万就给试镜机会,数字写得很死,没有灰色空间。
那部剧最后热度停在四千九,他自掏腰包补了表演班学费,三万六,刷的是信用卡,账单现在还挂在后援会官博当励志物料。
《灼灼韶华》选角导演最初递的本子是男三,戏份从第十二集才上线,人设是女主的医药跟班,台词不超过十行。
吴飞看完把人物小传写了八千字,直接递到制片邮箱,附件标题只有两个字:程辉。
他抓的核心改动是把“跟班”改成“引路人”,让角色在女主最缺钱的时候拿出全部积蓄,而不是等女主施舍。
制片方算过账,这样改能把女主高光提前五集,广告植入可以多塞两个药业品牌,一口价涨了两百万,吴飞因此拿到男二合约,片酬从打包十五万涨到单集五万,签约当天他让律师把其中十万直接捐给剧组道具组,条件是药柜里所有瓶瓶罐罐必须贴他手写的标签,观众暂停能看清剂量,道具师骂骂咧咧还是照做了,因为钱到账快。
拍国外求学那场戏,他提前三个月去中药库打工,每天搬两百斤川芎,手掌磨破皮也不贴创可贴,镜头里虎口的老茧特写就是那时候留下的。
导演要的是“摸药像摸钱”的熟练感,他练到能靠闻味道分出川产和云产,误差不超过两克,这段没写进剧本,但后期剪进去七秒,微博热搜挂了一天,中药股当天涨了两个点,剧组被质疑炒作,出品方甩出拍摄花絮才压下去。
现在他进组《长风破浪》,演实业家,还是民国线,还是救国主题,被说复制粘贴。
我看是聪明,同一套打法用两遍,观众记得住,品牌方也认账,招商PPT直接写“程辉2.0”,平台给的是S+评级,实际片酬比《灼灼韶华》翻三倍,合同里却加了“若因演员个人原因导致剧集延期,每逾期一天扣款十万”的反向条款,吴飞眼睛都没眨就签字,他知道现在自己值这个价,更知道违约成本能把流量明星直接打回原型。
从刷卡学表演到抠道具细节,他每一步都在算投入产出比,别人说他精致利己,我倒觉得这是把“想红”写在脸上最体面的方式,至少没让粉丝众筹拍戏。
你说程辉不靠女主能不能走到最后,那吴飞不靠热搜能不能扛收视,谁给谁抬轿真说不清?
来源:慕烟庭风的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