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紫的手掌磨出血泡,剧组把1200年的徽墨作坊搬进镜头,80秒预告片让网友喊“看完我会制墨了”,这片子还没播就冲上热搜,靠的不是流量,是把一块黑疙瘩拍成了救命稻草。
杨紫的手掌磨出血泡,剧组把1200年的徽墨作坊搬进镜头,80秒预告片让网友喊“看完我会制墨了”,这片子还没播就冲上热搜,靠的不是流量,是把一块黑疙瘩拍成了救命稻草。
片方把国家级非遗徽墨当成主线,就是算准了观众对宫斗仙侠腻味。
2006年进名录的徽墨,如今全国真正会全套手艺的不到30人,年纪最小的也快五十,再不拍就没人会了。
剧组跑遍歙县、黄山、杭州,把还在冒烟的烟房、还在锤墨的作坊原封不动收进画面,连熬胶的火候都按传承人指点调,镜头对准的是真炭黑,不是道具颜料。
这么做,一来省下特效钱,二来把“濒危”两个字直接怼到观众脸上,看得人心疼,话题就有了。
预告片80秒剪出八道工序,每一步都给特写,连“搓灯草”这种外行听都没听的环节都没漏。
片方把教学片塞进预告,就是算准短视频时代“有用”才能被转发。
网友跟风玩“看完我会制墨了”的梗,平台算法自动推给更多猎奇用户,零成本热搜就到手。
数据说话:微博预告发布24小时播放破3000万,高出同期古偶剧平均三倍,省下的宣发费至少八位数。
杨紫素颜出镜,脸被炭灰糊得看不出五官,一场捶墨戏连拍十七条,手掌磨破不用替身。
她图的不是“惨”人设,是算准了观众对“精致古偶”疲劳。
去年同档期三部仙侠女主平均滤镜磨皮开到第八级,豆瓣清一色吐槽“假脸”,《家业》反其道而行,把真实炭灰当粉底,豆瓣想看人数一夜涨十万,片方用一块墨把审美疲劳打回原形。
剧组请来歙县老匠人坐镇,要求演员亲手捶够一百锤才能开机。
杨紫练了整整两周,锤坏五块墨坯,镜头里那一下“成了”是第47条,导演没喊停,她继续锤,手震裂口子血沾墨面,镜头直接保留。
片方把血墨画面剪进预告,弹幕刷屏“真敢”,其实算盘打得精:真人真伤真非遗,三大真字叠一起,豆瓣开分保底涨0.5,广告商追着加单,一集未播已收回三成成本。
观众自发玩“家业必爆”接龙,不是水军,是片方提前埋梗。
预告片末尾李祯一句“成了”对应《国色芳华》当年“开花了”名场面,老剧粉瞬间联动,回忆杀自带流量。
官方账号不转不接,让网友自己玩,越玩越真,平台指数显示话题自然阅读量48小时破5亿,没花一分钱热搜,效果顶得上一个S+级宣传预算。
非遗+流量-滤镜+真伤,这套公式把行业老底揭了个干净:原来不是观众不看古装,是看不挂相的假古装。
数据摆在这,同期三部S+古偶预告平均播放900万,《家业》一条80秒短片直接翻三倍,平台连夜把档期从Q4提到Q3,怕夜长梦多。
广告商更现实,文具品牌、文旅集团、博物馆联名排队,一块墨还没上市已衍生出烟灰墨条、联名砚台、手作体验游,预估衍生销售额过亿元。
剧还没播,非遗中心先接到上百个电话要求开体验课,传承人手把手教制墨的档期排到下一年。
观众真缺的是一块能摸到良心的黑疙瘩,还是只想换个新梗骂烂剧?
来源:剪辑大佬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