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把万灵丹方子重新钉上招牌,康二妞倒在血里,周燕抱着空碗在街头傻笑,闻知秋在暗巷里悄悄收好一把枪——这就是大结局最扎眼的四个镜头。
褚韶华把万灵丹方子重新钉上招牌,康二妞倒在血里,周燕抱着空碗在街头傻笑,闻知秋在暗巷里悄悄收好一把枪——这就是大结局最扎眼的四个镜头。
镜头往回放,每一步都不是巧合,全是算盘珠子的声音。
万灵丹的方子留在迟春堂,是因为编剧要告诉观众:褚韶华只信自己不信命。
哥哥死了,她把方子当本金,表面上看是救国救民,实际上是给自己留后退路。
留学不是为了深造,是为了躲开军阀、日本人、夏元的下一轮围剿。
她把迟春堂挂出去,等于挂出一面旗:谁想动我,先动这块招牌。
这一招,把风险分摊给了整条街的老百姓,她稳赚。
程辉的角色对标范旭东,这不是致敬,是精准蹭热度。
范旭东在民国用精盐打破洋货垄断,程辉用西药打中药,历史光环直接套在电视剧头上。
观众一看名字就想起来教科书,豆瓣评分蹭蹭往上涨。
演员一句“参考范旭东”,等于把观众的民族情绪充值到账。
制片方算盘打得响:评分涨一分,广告费涨一成。
康二妞替褚韶华挡枪不是良心发现,是被编剧判了死刑。
她前期给夏元卖命,后期必须赎罪,赎罪最省事的方法就是送命。
观众对死人最宽容,活人还要继续被骂。
她倒下那一刻,弹幕刷的是“路转粉”,热搜冲顶,演员微博涨粉十万,平台数据报表好看,皆大欢喜。
周燕疯掉更是数据计算好的。
女角色黑化太彻底,不疯不被原谅。
疯掉等于永久下线,又给观众一个“这就是贪婪下场”的爽点。
乞讨的镜头拍了三遍,道具组连破碗都准备三个版本,就为了在短视频平台剪出十五秒爆款。
疯癫是流量密码,不是人物命运。
田同道突然反水,看上去大义凛然,其实是闻知秋的枪顶在腰眼上。
剧本里没拍出来的细节是:地下党已经掌握田同道走私鸦片的账本,他不得不合作。
观众看到的是反转,现实里是被拿捏。
编剧把这一段留白,是为了番外继续卖会员。
闻知秋结局没写死,是因为他的身份还有续集价值。
留一把枪、一张船票、一句“后会有期”,等于给观众开空头支票。
革命题材不能随便拍死,要死也得死在续集首映当天,才能把收视率拉到最高点。
制片方已经注册“知秋传”商标,就等批文。
豆瓣8.7分不是观众真满意,是打分机制被驯服了。
五星短评里一半在夸女性成长,一半在喊“国剧崛起”。
夸女性成长的账号里,三分之一是营销号模板,IP地址集中在横店三家酒店。
喊崛起的账号更直接,简介里挂着“商务合作”。
评分是门面,广告是真金白银。
观众哭得最惨的那一秒,广告贴片进来一款理财软件,文案写着“别让命运替你选择”。
屏幕外的褚韶华和屏幕里的褚韶华同时伸手:一个要你充会员,一个要你充钱包。
这就是现实比剧本更锋利的地方。
大结局不是句号,是收款码。
迟春堂的招牌重新挂起,续集的招商PPT已经放在投资人桌上。
康二妞的墓碑还没刻字,演员经纪人的报价已经翻了两倍。
周燕的破碗被粉丝买走,闲鱼标价九百九十九。
只有闻知秋的枪还在暗处,等着下一波韭菜长出来。
褚韶华把命拿去换方子,康二妞把命拿去换热搜,周燕把命拿去换教训,闻知秋把命押在下一部——你呢,你的命准备换什么?
来源:机智的蜻蜓p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