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择日飞升》的评论区,堪称大型“精神分裂现场”:有人骂“主角人设崩了”,有人夸“看懂已泪目”;有人吐槽“结局烂尾”,有人直言“这是年度最佳”。作为写出《牧神记》这种封神之作的大神,宅猪耗费百万废稿打磨的新完结篇,从上线即斩获亿盟打赏的巅峰,到后期争议不断,
打开《择日飞升》的评论区,堪称大型“精神分裂现场”:有人骂“主角人设崩了”,有人夸“看懂已泪目”;有人吐槽“结局烂尾”,有人直言“这是年度最佳”。作为写出《牧神记》这种封神之作的大神,宅猪耗费百万废稿打磨的新完结篇,从上线即斩获亿盟打赏的巅峰,到后期争议不断,到底藏着什么让读者又爱又恨的门道?今天咱们撕开“爽文滤镜”,好好聊聊这本把现实揉进仙侠里的争议之作。
一、最撕裂冲突:提刀斩神的少年,为何与反派握手言和?
《择日飞升》最戳痛读者的,从来不是神仙打架的炫酷场面,而是藏在修仙壳子里的“人性拉锯战”。这其中最撕裂的冲突,莫过于主角许应从“愤青杀神”到“混沌调和者”的蜕变——那个拎着柴刀砍村神的捕蛇少年,最后居然没有掀翻旧世界,反而选择了“包容共存”。
故事一开场,宅猪就用柳宗元《捕蛇者说》的底色,铺出了最黑暗的人间:永州捕蛇村的百姓,要么被毒蛇咬死,要么被“岁贡灵蛇”的苛政逼死,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竟是村民日日祭拜的村神周阳。十六岁的许应亲眼见同村阿婆为凑齐贡品上吊,看着村神把活人当祭品,怒从心头起,凭着一股蛮劲斩了这尊“恶神”。此时的他,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对强权的反抗纯粹又决绝,像极了初入社会时不肯向潜规则低头的我们。
可随着剧情推进,这份“纯粹”被现实反复捶打。许应逃到神都后发现,欺压百姓的不仅是村神,还有与阴间勾结的官府、靠献祭修士续命的傩师世家,甚至连传说中拯救苍生的“炼气士先辈”,本质上也是收割下界的“镰刀”。更讽刺的是,他要对抗仙界,就得联合那些曾经的“压迫者”——比如双手沾满鲜血的周家老祖,比如算计过他的傩法大佬。
最让读者破防的一幕,是许应面对徐福时的选择。这个一手策划“傩法献祭”阴谋的始作俑者,本该是他必除的仇敌,毕竟傩法诱导修士修炼“泥丸秘藏”“涌泉秘藏”,本质就是把人养肥了当“万灵丹”供上位者吞噬。可当仙界大军压境,许应却伸手拉住了即将被灭口的徐福。评论区瞬间炸锅:“当年砍村神的狠劲去哪了?”“主角怎么和反派同流合污了?”
但仔细想想,这恰恰是宅猪的高明之处。许应不是妥协,而是看懂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真相:徐福是收割者,但也是被仙界收割的“韭菜”;周家老祖是恶霸,但他手里的资源能救成千上万的凡人。就像现实里的我们,年轻时总想“整顿职场”,后来才明白,打破规则往往需要先读懂规则。这种“不纯粹”的反抗,比一路开挂的爽文更接近真实——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非黑即白的抉择,只有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担当。
二、情绪爆点:当“韭菜论”砸向修仙梦,谁的眼泪在飞?
如果说冲突是小说的骨架,那情绪爆发点就是让它活过来的血肉。《择日飞升》里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段落,不是许应手撕仙界大能,而是李逍客在密室里说出那句“韭菜论”的瞬间,直接砸碎了无数读者的“修仙滤镜”。
彼时许应刚拜入傩师门下,以为终于找到了修仙的正道,却在无意间撞破了傩法的秘密。创始人李逍客坐在堆满古籍的密室里,看着外面年轻修士们狂热修炼的样子,冷笑着对心腹说:“你以为他们修的是长生?不过是给上界养的‘万灵丹’。”
他指着墙上的修炼图谱,字字诛心:“这泥丸秘藏要耗损神魂,涌泉秘藏要献祭生机,所谓的修行境界,就是把自己养肥的过程。等他们修炼到‘傩仙’,就该被仙界摘走了。”说到这里,李逍客突然自嘲地笑了,“咱们也一样,不过是帮着浇水施肥的园丁,哪天没用了,照样被连根拔起。”
许应躲在屏风后,浑身冰冷。他想起村里为凑贡品死去的阿婆,想起被城隍当作祭品的凡人,想起自己一路逃亡见过的流离失所——原来从出生起,他们就被划进了“收割名单”。当李逍客说出“天地是菜园,修士是韭菜,一茬接一茬,割完这波割下波”时,许应再也忍不住,一脚踹开密室门,指着李逍客的鼻子嘶吼:“既然知道是骗局,为什么还要害这么多人?!”
这段戏之所以戳中无数读者,是因为它把修仙的“玄幻滤镜”撕得粉碎。李逍客的“韭菜论”哪里是说仙侠,分明是在讲现实里的“内卷陷阱”:学生卷成绩,打工人卷KPI,看似在“进阶”,实则可能只是在别人设定的规则里打转。有读者评论:“听到‘韭菜’两个字,突然想起自己加的班、熬的夜,眼泪一下就控制不住了。”
宅猪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没让情绪停留在愤怒上。许应没有当场杀了李逍客,而是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既然能看透,为什么不打破这一切?”这句话,既是主角的觉醒,也是替所有被“内卷”裹挟的人发问——看清规则之后,是沉沦还是反抗?
三、反思总结:从“弑神”到“容道”,宅猪到底想说什么?
《择日飞升》的结局,成了争议最大的“雷点”。许应最终没有推翻道盟,而是融合六秘重构了混沌大道,让多元宇宙能“包容共存”而非互相吞噬。很多读者骂“烂尾”“理想化”,但跳出“爽文思维”再看,这个结局藏着宅猪最想传递的深意。
1. 反抗的终极不是毁灭,是重建
小说里,仙界割裂天地法则,道盟收割多元宇宙,本质上都是“零和博弈”——上位者靠牺牲下位者存续。许应从砍村神开始,一路反抗到混沌海,最初想要的是“复仇”和“毁灭”,但当他看到无数文明在战火中崩塌时,终于明白:把旧世界砸烂很容易,但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才难。
就像现实中,抱怨职场不公、社会内卷很简单,但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躺平”或“决裂”,而是在理解复杂之后,依然愿意去建立新的秩序。许应的“混沌包容”,不是对强权的妥协,而是找到了比“毁灭”更高级的反抗方式——用新规则替代旧规则。那些骂“不够爽”的读者,或许忘了:爽文里的“手撕反派”很解压,但现实中的改变从来都是“慢功夫”。
2. 所谓成长,就是接受“不完美”
从“非黑即白”的捕蛇少年,到“兼容并蓄”的混沌主宰,许应的蜕变,正是成年人成长的缩影。他不再追求“绝对正义”,而是学会在复杂中寻找平衡;不再执着于“手撕反派”,而是懂得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这种转变在“奈何桥抉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许应面对孟婆汤时,他没有选择遗忘痛苦的过去,而是坚定地保留记忆——因为那些伤疤、那些挣扎,恰恰塑造了敢反抗、敢担当的自己。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年轻时总想删掉遗憾,后来才明白,正是那些不完美的经历,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那些骂主角“人设崩塌”的读者,或许还停留在“英雄必须完美”的幻想里,但宅猪想写的,从来不是神,而是人。
3. 仙侠的内核,永远是“人间”
从《牧神记》到《择日飞升》,宅猪的小说始终没变的,是对“人间”的关注。他写修仙,从来不是为了讲神仙多厉害,而是借修仙写人性、写现实。书中的“飞升陷阱”对应现实的“成功骗局”,“收割链”对应“阶层固化”,“混沌包容”对应“多元共存”。
就像许应一路从捕蛇村打到混沌海,看似在追求“飞升”,实则始终守护着最初的“人间烟火”。结尾处,他回到重建的捕蛇村,看着炊烟袅袅的村落,说了句“神仙不如人间烟火”,瞬间让所有宏大的战斗都落回了实处:所有的反抗和奋斗,最终都是为了守护这平凡又珍贵的日常。
结语:骂归骂,它仍是今年最该读的仙侠
不可否认,《择日飞升》有它的缺点:中期有些情节略显拖沓,受作者身体状况影响,结尾收束确实仓促,对前作角色的处理也引发了争议。但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开挂修仙文”,它至少敢撕开滤镜,把现实的棱角藏进仙侠的故事里。
宅猪用许应的一生告诉我们:所谓“择日飞升”,从来不是择一个“成神的日子”,而是择一个“敢直面真相、敢重建世界”的自己。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或许终其一生也成不了“神仙”,但依然可以像许应那样,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它、改变它。
如果你能放下对“爽文”的执念,愿意在仙侠里读点现实、品点人生,那《择日飞升》绝对值得一读——毕竟能让你又骂又哭又思考的小说,可不多见。
来源: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