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喜风谍战剧来袭,张一山能否打破童星标签?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9 21:51 1

摘要:今年电视圈的气氛有些微妙,说来也挺有趣,大家原本以为,从年头到秋天,荧幕还会冒出几部让人神经紧绷、脑力全开的谍战大戏。结果现实却像小朋友期末考试成绩,怎么都等不来个惊喜,倒是年代剧排得满满当当。直到北京卫视冒出了《守护者们》,才让一群谍战剧粉丝激动得好像年夜饭

今年电视圈的气氛有些微妙,说来也挺有趣,大家原本以为,从年头到秋天,荧幕还会冒出几部让人神经紧绷、脑力全开的谍战大戏。结果现实却像小朋友期末考试成绩,怎么都等不来个惊喜,倒是年代剧排得满满当当。直到北京卫视冒出了《守护者们》,才让一群谍战剧粉丝激动得好像年夜饭终于开锅了。可是你别急着收拾零食坐等高能剧情,这部剧却突然拐了个弯,端上来的是“轻喜+密码谍战”这一新配方,甚至还带点偶像剧的甜腻气息。看到这里,我心想,这不是把烧脑变逗趣吗?于是网络上立刻热闹起来,大家的留言像是楼下广场舞时的嗓门,一个比一个响亮。

有位网友这么形容,"危机重重的谍战,却拍成了小丑搞笑,漏洞一大堆,敌人像傻瓜!”这话虽然带点戏谑,但仔细回味,却道出了现下观众对谍战剧的期望——紧张刺激、逻辑严密,不是小打小闹的儿戏。更没想到的是,这部剧居然压了一年才播,这是要存到秋天当压箱底的宝贝吗?不过还有一件让人稍觉安慰的事,就是没再老套到让日军美女军官刷存在感,观众至少不会被一眼假扮的“异域风情”尬到。

剧本设定倒挺新鲜,背景放在1940年的上海。一个小打杂的龙套演员丁一,被军统干员顾仰山“安排”冒充盲人密码专家李约瑟,两人一起在剧团老板冼碧云的协助下,潜入敌人的情报机构。这画面就像一锅大杂烩,既有谍战的刺激,又添了点“乌龙山剿匪记”式的逗趣。这也让演员张一山有了发挥的机会,一人饰演两个角色。你说,这份挑战对演员来说算不算是高中数学考试突然加了两道压轴题?可惜他这次的表现,并没有帮他拿到高分。

张一山的转型始终是观众议论的热点。他小时候凭《家有儿女》的刘星几乎家喻户晓,那个鬼灵精怪的小男孩让全国观众差点把自己家孩子名字都改成“刘星”。后来《余罪》也算给他加了不少分,毒舌里混点机智,演技跟着长大。但自《鹿鼎记》后的韦小宝,这一跳可谓“跳崖不归”,夸张的表演和浮夸的小动作让观众一脸懵。这种情况,就像运动会上本来领先,结果在最后一圈自己摔了个大跟头,满场都在看热闹。之后,他在影视作品里偶尔露个脸,都是不起眼的小配角,成败之间其实只隔了一部剧。有时候,演员的命运真像做数学填空题,多写一个错就全篇出不了分。

《守护者们》里让他挑大梁,观众却并不买账。有人吐槽“张一山这身板,怎么看都像‘刘星’在做游戏,很难让人相信他是特工。”演技上也是老样子,习惯了喜剧风,浑身是小动作,一举一动都像儿时的喜剧包袱。说实话,如果他高几公分、胖一点,说不定还能撑住场子。再童星出道的确人气高,但演主角不能光靠童年回忆加成。大家都说演员的底色在于成长和突破,可一旦陷在旧角色里,那就像老爸过年只穿那一件花衬衫,每年都没新意。

我国每年有超过300部影视剧开播——根据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备案电视剧实际开播仅约132部,真正能出圈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可见一个演员能碰到心仪的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当年张一山凭童年光环逆袭,但如今市场环境、观众喜好都在变化,一味玩熟悉套路,吃老本,总让人替他捏把汗。演员只有不断突破自我,找到能让人忘掉过去的新鲜角色,否则怎么都难拯救“走下坡路”的形象。

《守护者们》虽试图用轻喜风谍战吸引年轻观众,但有些设定毕竟难服众。不是说创新不好,而是每一部剧要真诚对待自己的定位,否则就会让喜欢谍战的观众失望,也没能让喜欢偶像剧的观众满意。演员也一样,每一次出镜都是一次自我证明,不是见首不见尾的小配角,更不是被记住的“刘星”。现实比剧情更复杂,成长路上,谁都不容易。你是否也在追剧时,心头泛起同样的思索呢?

来源:小陈影视播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