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赴山海》14天播放量破10亿,抖音相关视频狂揽62亿播放,结果主演成毅微博16天才涨了5.5万粉——这要搁以前,绝对会被嘲“扑穿地心”,但现在反而证明:观众追剧不追人的时代,真的来了。
这数据对比太有意思了!
《赴山海》14天播放量破10亿,抖音相关视频狂揽62亿播放,结果主演成毅微博16天才涨了5.5万粉——这要搁以前,绝对会被嘲“扑穿地心”,但现在反而证明:观众追剧不追人的时代,真的来了。
先看这剧有多火:
腾讯爱奇艺联播、云合数据S+级,豆瓣开分7.2还能逆势上涨。成毅一人分饰现代打工人、侠客萧秋水、枭雄李沉舟三个角色,雨中哭戏直接让观众刷屏“手机屏幕都看湿了”。
可偏偏粉丝数就是“稳如泰山”——从开播到结局,微博粉丝从2950.4万缓慢爬到2955.9万。
对比一下更扎心:
去年《莲花楼》大爆,成毅单日涨粉20万;今年《折腰》让刘宇宁涨了55万粉,《九重紫》直接给李昀锐10天狂吸百万粉。
但成毅这波“涨粉失灵”,反而暴露了行业新趋势:观众更愿意为角色买单,而不是盲目关注演员微博。弹幕里全是“肖明明我嘴替”“萧秋水帅哭”,但出了剧集页面,观众立马回归现实——戏好我就夸,但追星?没必要。
业内人士早就说了:
现在平台衡量爆剧,早就不只看粉丝数了。弹幕互动率、短视频二创热度、豆瓣评分持续性,这些才是硬指标。《赴山海》能让观众自发玩梗“这届反派不行”,抖音二创视频破200万条,这比粉丝数涨不动更有含金量。
成毅自己恐怕也不在乎:
拍打戏连拍38条累到呕吐,演三个角色靠微表情和声线区分——这种演员要的本来就是“剧带人”而不是“人带剧”。
网友一语道破:“我要的是萧秋水不是成毅,关注他微博干嘛?看他广告吗?”
这届观众真的进化了:
他们愿意为好剧情熬夜,为神演技买单,但拒绝被粉丝经济绑架。
说白了,演员和观众终于达成了共识:戏好,咱们弹幕见;戏外,各自安好。
小编想说的是:
涨粉慢?说明观众把角色和演员分得门儿清!这才是健康生态——演员靠业务能力说话,观众用播放量投票,谁也别忽悠谁。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