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中最让人动容的三条亲情线!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30 10:52 1

摘要:我想了很久这么多悬疑剧自己为何独独喜欢《少年包青天》第一部这么多年?直到昨天刷到一条视频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视频内容就是第一部的友情线混剪,大致意思就是剧里的人真的就很像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会毫不留情的怼,飞燕和楚楚在一起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手挽手,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

我想了很久这么多悬疑剧自己为何独独喜欢《少年包青天》第一部这么多年?直到昨天刷到一条视频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视频内容就是第一部的友情线混剪,大致意思就是剧里的人真的就很像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会毫不留情的怼,飞燕和楚楚在一起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手挽手,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够做到为朋友两肋插刀。

剧情不是单纯的为破案而破案,不是单纯只有悬疑色彩,中间会穿插很多搞笑的内容,让人觉得主角团是鲜活的。

而除了友情线外,我觉得《少年包青天》中的亲情线也让我印象很深刻。

包大娘&包拯

包大娘开着一家青天药庐,但都是施医赠药居多,因为懂得一些验尸的事,所以偶尔也会兼任当官府的仵作协助破案,剧里的很多人都对她非常尊敬,可见她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

而她跟包拯的相处与其说是母子,更像是朋友,两个人经常会互怼,包大娘损起包拯来也是毫不留情的,会吵架会斗嘴,但彼此都不会放在心上,有什么都可以直言不讳,也难怪凌楚楚看了会很羡慕他们这种相处模式。

包大娘也从来不会苛求包拯做什么,不会指望着他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是包拯想要去做的事她更不会横加阻拦。就像在翻龙劫的案子最后,包拯发现了六子的真实身份,他终于明白八贤王到底在隐瞒什么,又为何叮嘱他要尽快远离京城,可他不愿意让真相就此被掩盖,所以哪怕是死也要试一试,但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家人朋友也陷入危险之中,没有说任何的理由就要让包大娘她们都离开,楚楚和飞燕都还在那劝说,唯有包大娘没有过问缘由,只是让包拯放心去做,她会照顾好自己。

在包拯为了案件迷茫时,包大娘也会给他说一些人生道理,知道包拯不愿意提早上京是因为想节省多一点开支时,她去找包海没要到钱就自己晚上支起个小摊卖面条,而包拯也不会因此觉得丢脸,反而大大方方地跟着包大娘一起卖东西,如此双向奔赴的母子情怎么能不让人动容呢?

公孙真&公孙策

公孙大人真的是一个很有喜感的人物,经常也是语出惊人,作为府尹他努力地为民做事,虽然有时候会犯怂,但偶尔也会有一丢丢的勇敢,也正是因为有他的言传身教,才让公孙策这个官二代没有长歪,没有因为自己是府尹之子就不学无术,相反地,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学校里的成绩也是均衡发展,不会偏科的。

性格上有些小傲娇,可不会是那种背后使绊子的人,他的坦荡让八贤王都忍不住赞赏。

因为公孙真不是主角,所以刻画父子情的戏份并没有很多,但我们也能从一些细枝末节里感受到他们父子之间的情谊。

比如公孙真因为看到高丽大宋大战在即,他不想再牵扯其中,就想带着家眷离开庐州时,公孙策三言两语就劝服了同样嘴硬心软的父亲,还有公孙策被作为杀害展俊的疑凶抓起来时,公孙真也不顾自己府尹的身份,主动地去求包拯参与这个案子,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绝不会杀人,但他需要拿出证据去证明公孙策的清白。

这里就是我觉得公孙真最有喜感的一面了,求包拯破案的时候还要损一把陆捕头,说“以他有限的智慧很难破案的”,还有包拯说相信公孙策不是凶手时,他也是立即反驳说“光相信没有用的,我也相信我可能成为朝廷的一品官”,这一段我真的是看一次笑一次。

李妃&六子

这是一对比较悲情的母子,六子刚出生就被抱走,估计李妃当时连看都没看到一眼呢!

可是若干年后,受了李妃一饭之恩的秀珠却阴差阳错地找到了六子,她用自己的命来换取真相,好在包拯没有辜负她的牺牲,破解了当年狸猫换太子之谜,还了李妃清白。

也庆幸他们遇到的是宋仁宗这个皇帝,他在知道六子的身份后即使有母亲的强压也没有妥协地把六子赶尽杀绝,反倒是答应六子接李妃一起离开皇宫的心愿,这才让这对分离了二十多年的母子得以团聚。

母子相认的名场面里李妃和六子几乎没说一句话,也是在这一刻我见识到了六子的演技,眼神里满是对李妃的心疼,两人抱头痛哭,一切尽在不言中,眼神已经把错失二十多年的母子情诠释得十分到位。

所以,《少年包青天》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悬疑的部分能够引发观众的兴趣猜想,还因为它在刻画亲情、友情、爱情这一块的细节拿捏得很好,既有悬疑的惊心动魄,又有幽默的互动情节,比如包拯当初为了不做相国寺主持穿着庞飞燕的女装飞奔的画面,还有在隐逸村庞飞燕中了暴雨梨花针看到色眯眯包拯的画面......好多情节都让我记忆犹新,这才是这部剧最让人喜欢的地方吧!

来源:闲來無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