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剧里褚韶华搞实业,夏元玩投机,最后一个跑香港一个被杀,只有闻知秋,开着药店卖着药,暗地里把西药送进苏区,到剧终还能在香港跟人碰头,这才是真本事。
闻知秋才是《灼灼韶华》里藏得最深的人。
你看剧里褚韶华搞实业,夏元玩投机,最后一个跑香港一个被杀,只有闻知秋,开着药店卖着药,暗地里把西药送进苏区,到剧终还能在香港跟人碰头,这才是真本事。
闻知秋的药店不是普通生意。
原文说他这店是苏区药品秘密转运站,1930年代上海租界西药被外国人垄断,苏区缺药能急死人。
他借着卖药的幌子,把盘尼西林这些救命药藏在药材里,过租界检查的时候,账本做得滴水不漏,巡捕房来了好几次都没查出问题。
这比褚韶华硬碰硬跟洋行抢生意聪明多了——褚韶华有天津药材世家的底子,懂行,但她想靠国货运动跟外国人斗,1934年国民刚颁布《国货运动纲要》,洋行就联合起来涨价,她的药厂差点被挤垮。
不是褚韶华不厉害,是那时候的世道,光靠实业硬拼,太难。
夏元更别提了。
他发家靠青帮,原文说他原型是好几个汉奸商人揉在一起的,这种人看着风光,其实命捏在别人手里。
1937年上海有个汉奸商人就是在霞飞路被人打黑枪,夏元的结局跟这个一样。
投机的人,今天靠日本人,明天日本人倒了,照样有人收拾他。
闻知秋不一样,他不沾这些浑水,表面上跟谁都客客气气,日本人来查店,他递上账本,说自己是做小本生意的,转头就把药送走。
这种藏在人群里做事的本事,才是乱世里的护身符。
观众调研说65%的人觉得闻知秋是理想爱国者,为啥?
因为他干的是实在事。
褚韶华喊着救国,最后厂子保不住跑香港了;夏元喊着发财,最后把命丢了。
闻知秋没喊口号,就开着他的药店,一天卖药,一天送药,苏区缺什么他就想办法弄什么。
这种“闷声干大事”的,老百姓看得明白——你说你爱国,得拿出真东西,光动嘴不行,光拼命也不行,得活着把事办成。
闻知秋的“假死”也不是瞎编的。
那时候地下党为了躲追捕,经常用这招,报纸上登个讣告,人早就换了身份跑到别的地方。
剧里他假死以后,换了个名字继续开药店,这种办法,比褚韶华带着钱跑路稳当,也比夏元抱着日本人的腿牢靠。
乱世里,活下去是第一要紧的,活不下去,什么救国发财都是空话。
乱世里,活着还能做事,不比空喊救国或投机取巧强?
来源:洒脱柳叶w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