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公布,听花岛两部精品佳作成功入选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9 10:18 1

摘要:微短剧行业发展至今,已涌现出海量作品,但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与时间检验、获得官方权威认可的作品却并不多见。近日,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名单的公布,让两部优质作品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听花岛出品的《家里家外》与《法官的荣耀》。这两部作品能够从众多短剧作品中脱

微短剧行业发展至今,已涌现出海量作品,但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与时间检验、获得官方权威认可的作品却并不多见。近日,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名单的公布,让两部优质作品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听花岛出品的《家里家外》与《法官的荣耀》。这两部作品能够从众多短剧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最高宣传文化领导机构的扶持认可,关键在于它们跳出了“短平快”的流量套路,以深刻的现实关怀、细腻的情感表达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现了微短剧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这份认可,不仅是对作品本身的肯定,更是对听花岛为微短剧行业“去粗取精”所做努力的褒奖。

两部作品题材迥异,却同样扎根现实、打动人心。《家里家外》聚焦当代家庭生活,用细腻笔触勾勒百姓的喜怒哀乐,凭借贴近生活的叙事,收获全网52亿次话题讨论与30亿次播放量,鲜活呈现了普通家庭的烟火日常;《法官的荣耀》则将目光投向基层法治领域,讲述法官深入田间地头化解矛盾的温情故事,让庄严的法治精神在平凡生活场景中落地生根。它们共同印证了听花岛的核心创作观:好故事源于生活,唯有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才能真正触达人心。

中宣部对这两部作品的认可,更凸显出其在行业引导层面的重要意义。在“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特别以《家里家外》为例,提及微短剧“爆发式增长”的态势。高层领导在高规格会议上的点名肯定,不仅是对作品市场热度的认可,更将听花岛的创作实践树立为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正面典范,彰显其创作方向与国家推动网络视听内容提质升级的导向高度契合。

在竞争激烈的短剧市场中,听花岛的差异化叙事是其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女性角色塑造上,它摒弃了女性被物化、标签化的俗套,着力打造拥有独立人格与自主选择权的“大女主”形象。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到《十八岁太奶奶》系列,女主角们皆凭借坚韧性格与独立认知收获幸福;《我的姐妹三千岁》更是突破传统框架,以“奇幻+治愈”手法展现江烬与陆星相互扶持的纯粹友谊,打破“塑料姐妹花”的刻板印象。

同时,听花岛始终紧扣现实题材,传递时代温度。无论是探讨家庭伦理的《家里家外》,还是展现司法为民的《法官的荣耀》,其选题均源自社会现实,用戏剧化方式反映时代脉搏,观照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这种对现实的深切关注,让作品具备了扎实的生活质感与强烈代入感,恰好契合了当下观众审美的转变——当“悬浮剧”充斥屏幕时,观众更渴望在作品中找到情感落脚点,感受真实的生活肌理与地域文化。

值得关注的是,听花岛擅长在日常叙事中融入宏大命题,升华创作格局。《法官的荣耀》将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基层法官与村民的具体抉择,实现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中,主角容遇从民国数学家到现代家族掌门人的蜕变,既展现个人成长,更传递出“科技强邦”“航天事业需接力奋斗”的家国情怀,做到融家国于日常。

此次听花岛两部作品获中宣部扶持,为微短剧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创新样本。这充分证明,唯有坚持内容为本、价值先行、风格独具,才能在短剧创作浪潮中行稳致远,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观众的精品力作,推动微短剧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编辑:侯宜均

来源:陕西法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