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岛双剧入选中宣部扶持计划:以现实为根,用故事传递时代温度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9 10:16 1

摘要:近日,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名单的揭晓,让短剧厂牌听花岛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其出品的《家里家外》与《法官的荣耀》两部作品同时入选,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要知道,这份扶持计划由国家最高宣传文化领导机构主导,选拔出的作品均是在内容品质、价值导向、时代内涵等

近日,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名单的揭晓,让短剧厂牌听花岛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其出品的《家里家外》与《法官的荣耀》两部作品同时入选,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要知道,这份扶持计划由国家最高宣传文化领导机构主导,选拔出的作品均是在内容品质、价值导向、时代内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佼佼者。听花岛两部作品上榜,不仅是对其团队创作理念的高度认可,更证明了微短剧完全可以突破“短平快”的浅层叙事,实现“有温度的写实”,引发观众深层情感共鸣。

从题材选择来看,《家里家外》与《法官的荣耀》虽聚焦领域不同,却同样扎根现实土壤,勾勒出鲜活的时代图景。《家里家外》将镜头对准当代家庭生活,以细腻的叙事手法描绘普通家庭的喜怒哀乐。剧中没有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家长里短的日常场景,展现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与矛盾化解。正是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风格,让该剧成功撬动全网52亿次的话题讨论和30亿次的播放量,成为观众口中“能看到自己生活影子”的作品。

《法官的荣耀》则把目光投向基层法治实践,打破了大众对法官职业的刻板印象。剧中,法官们走出法庭,深入田间地头,用接地气的方式化解邻里矛盾、解决民生难题。当庄严的国徽出现在乡村小院、田间地头,法治精神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温情的守护。这部作品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藏在每一次耐心调解、每一份公正判决之中。

听花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微短剧市场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创作理念与差异化叙事风格。在女性角色塑造上,听花岛摒弃了行业内常见的物化、标签化现象,着力打造拥有独立人格与自主选择权的“大女主”形象。从2024年春节档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到《破晓》《念念有词》,再到《十八岁太奶奶》系列,剧中女主角无论身份背景、性格特质如何,都始终凭借自身的坚韧与智慧追求幸福,而非依附他人。

奇幻治愈短剧《我的姐妹三千岁》更是突破传统女性题材框架,以“奇幻+治愈”的创新形式,讲述江烬与陆星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故事。剧中没有“塑料姐妹花”的狗血戏码,也没有“防火防盗防闺蜜”的负面引导,只有纯粹、平等的女性友谊,为观众呈现出女性之间相互守护、彼此成就的美好图景。

在内容创作上,听花岛始终紧扣现实主题,用故事传递时代温度。当下,部分微短剧为追求流量,沉迷于“短平快”的狗血剧情,导致作品悬浮、脱离现实。而听花岛却坚持从社会现实中挖掘选题,无论是《家里家外》关注的家庭伦理问题,还是《法官的荣耀》展现的基层法治建设,都精准捕捉到社会热点与大众关切,让作品具备了扎实的生活质感和强烈的代入感。

这种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也契合了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转变。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再满足于短暂的情绪刺激,而是渴望在作品中找到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家里家外》的走红便印证了这一点,它以温情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在平凡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人间的善意,实现了微短剧从“表达情绪”到“表达情感”再到“表达情怀”的迭代升级。

更难得的是,听花岛善于在日常叙事中融入宏大命题,实现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法官的荣耀》将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基层法官在具体案件中的抉择与坚守,让观众在感受人物命运的同时,深刻理解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中,主角容遇从民国数学家到现代家族掌门人的蜕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成长与担当,更通过“科技强邦”“航天报国”等情节,传递出知识分子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

中宣部对听花岛两部作品的认可,不仅是对单个作品的肯定,更是对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指引。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看来,以《家里家外》为代表的爆款微短剧,正是行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听花岛的创作实践证明,微短剧只有坚持内容为本、价值先行,扎根现实、贴近观众,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当前,微短剧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听花岛的成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未来,期待更多微短剧创作者能以听花岛为榜样,聚焦现实、深耕内容,用更多优质作品丰富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微短剧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鹰潭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