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剧,虐女成瘾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8 19:23 3

摘要:由热依扎主演的电视剧《灼灼韶华》在完结时,收视率破新高,截至目前,成为央八新的年度收视冠军。但其中最出圈的几个片段,让人眼前一黑又一黑。

作者 - 毛毛

监制 - 她姐

今年,国产剧中又出现了高强度虐女桥段。

由热依扎主演的电视剧《灼灼韶华》在完结时,收视率破新高,截至目前,成为央八新的年度收视冠军。但其中最出圈的几个片段,让人眼前一黑又一黑。

女主角韶华在短短一个晚上,经历了被下药、被强奸、财产被烧、丧女等惨绝人寰的遭遇。

有观众感叹,这简直堪称“绝望核爆”。

国产剧,犹如流水线,盛产“性侵”桥段。如此大量重复而令人不适的剧情,真的有必要吗?

《灼灼韶华》讲述了女人韶华在1961年的上海滩,经历重重磨难,成为成功商人的故事。

众所周知,在套路化的国产剧里,一位女性想要出人头地,必须要断掉所有后路,才能“被迫”走上唯一通往成功的道路。韶华也一样,后期的成功,必须有前期的惨烈来衬托。

于是,韶华开始了她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原本,丈夫意外去世后,她已经通过努力,扭转了家中药铺的盈亏,正筹备着踏上去法兰西的船,开启新生活。

可惜天不遂人愿。两拨人垂涎着生意兴隆的药铺,不约而同地使出阴招。婆婆和小叔子策划着下药强奸,让韶华清誉扫地而被迫留下,嫂子打算下药偷钱。

深夜,被嫂子下药的韶华神智不清躺地在床上,小叔子按照原计划爬上韶华的床,迅速脱掉她的裤子。

这时,韶华的女儿萱萱在熟睡中惊醒,死死拽着已经半裸的男人的头发喊:“不许欺负妈妈!”

小叔子一手按着韶华的头,另一只手抄起枕头将萱萱活活捂死。

镜头一转,韶华衣衫不整地苏醒后,抱着女儿的尸体哀嚎,小叔子跪在地上发誓:“嫂子,我娶你。”韶华摸出枕头下的镰刀,抬手就将小叔子杀死。

婆婆颤巍巍到达案发现场,坐在地上哭天抢地:“他就算把你怎么样了,你也不能把他杀了啊!”

几分钟后,一伙土匪闯入药铺,进门先将婆婆捅死,随后将韶华掳走,并放火烧了药铺。

追剧的网友,称这一集简直是国产剧中具有里程碑式的祸不单行,因为几乎所有的天灾人祸,都降临在主角韶华一人身上。

“这就是长剧中的短剧吗?太狗血了吧!”

“韶华惨到让我揪心,想穿过屏幕给她擦擦眼泪。”

主角的成长,总绕不开这个“惨”字。他们周遭会发生一系列灾难,只有战胜它们,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上映了153天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也运用了这番套路。哪吒战力的瞬间提升源于母亲的去世。在打斗过程中,他也完成了从男童到男孩的蜕变。

遇到困难,直面困难,战胜困难。这样的小人物逆袭叙事,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困难的形态有许多种。

佛经里有人生八苦,《道德经》浓缩出“有身为苦”。身体的生长、死亡,对外界名利、财富等欲望,可以延伸出无数人生之苦:贫困、病痛、丧偶、丧子、所求不得、相爱者别离……

明明有无数种人间苦难可以书写,国产电视剧的女性角色,却从始至终都承受着独属于女性的灾难——性暴力。

如此严重的虐女情节,真的有必要吗?

尤其在《灼灼韶华》中,虐女的性暴力场面中,还卷入了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女孩。剧情中,未成年的女儿需要面对两个赤裸的成年人。

有人怀疑这是否会对小演员本身造成伤害,还有人批评:“这和韶华成为商人的情节有关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女性角色这里行不通了。

不只是《灼灼韶华》,今年由景甜主演的重生古装剧《似锦》也有类似情节,主角死前被姐夫欺辱,重生后反击。网剧《彼岸灯塔》中女主角的人生之苦也是男性欺辱,所谓的爽文结尾就是反杀了施暴者,成功复仇。

这些影视剧都以性伤害作为女性觉醒、涅槃重生的支点。

如今,在部分不高级的国产剧里,在部分导演、编剧的眼里,似乎所有苦难对女性来说,都不值一提,不足为惧。只有从性上进行摧毁,才算写出了一个属于女性的灭顶之灾。她们必须且只有经历了性的伤害,才能被苦难的巨石打进谷底,进而逆袭,获得成功。

一集40分钟的剧情一过,过往遭遇仿佛翻篇,许多触底反弹的情节也就此展开,它是女性苦难中最关键的一环,只为给她日后的强大做准备。

这样的表达,我们看过太多太多了。

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在大荧幕上看到,“遭遇性暴力等于摧毁女性人生”的粗暴表达。

去年,电影《灿烂的她》里,刘浩存塑造了一个身世凄惨的女孩。她饰演的角色斯然,饱受苦难但依旧坚韧地生活,直到被人拍了裸照。

故事里,犯罪团伙要求她和其他女孩穿着暴露,做低俗直播,斯然拒绝了。团伙里的男人重重地扇了她一巴掌,粗暴扯掉她的内衣,掏出手机拍了裸照,后来还张贴在学校的布告栏上。

后面的剧情,是内娱观众最熟悉的那一套。照片被公之于众,斯然的人生走到谷底,以为一切都完了。而故事里的另一个主角奶奶,伸出援手,打开了斯然的内心。女孩的人生步入正轨,迎接美好的未来。

吊诡的是,这是一部改编电影。韩国原版电影《季春奶奶》里,并无这样的性暴力情节。

被迫直播、扇巴掌、拍裸照的桥段,是“本土化”的结果。

或许在某些国产编剧的笔下,唯有性虐待和散布裸照,才是将女主角打入人生谷底最好的方式。同时,这样的情节成了鉴别真情的过滤器,目的是让观众明白,在女主如此“糟糕”的情况下,愿意相信女主并且留下来帮助她的人,就是真正善良的人。

而当女性的裸露,由被人逼迫转变为主动时,这样的悲惨叙事,就增添了女性牺牲的色彩,更能突显真情的可贵。

2011年,章子怡和郭富城主演电影《最爱》。这是一个农村人因卖血染上艾滋病的苦命故事,影片却通过暴露章子怡的身体,来展现人性。

影片中,丈夫艾滋病发作,浑身热得像炭烧一样。但因为染病,夫妻俩成为全村避之不及的怪物。

无人可以求助,妻子只好脱光衣服,全身浸泡在院子中的大水缸里,再回屋趴在丈夫身上降温,一晚上如此来来回回。

人性的丑恶、被践踏的尊严和夫妻的真挚感情,最后具象成女演员赤裸的身体。

镜头仔细扫过章子怡的背,和极薄的底裤。仅仅是从水缸中站起的画面就出现了三四次,最后,镜头索性直接对准演员身体的正面。

她的牺牲和无助,显露苦难本身的面貌。而镜头似乎希望通过她的裸露,让电影得到升华。

但观众无法越过女演员赤裸的身体,只体会其中的抽象思想。当丈夫度过难熬的一夜,女主却死去时,这样的结局只让人感到女主角无用的自我牺牲,观众连连发问:“有必要这样拍吗?扯一个被单打湿了披身上,不是同样效果吗?”

有导演似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让女主角的主动裸露变得有“正当性”,更符合现实情况,他们描绘出了一个有理由“自愿受虐”的女性形象。


2023年上映的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就是这样的虐女内核,用一个少女的牺牲来唤醒失职的父亲。

女主角因为缺乏父爱,从而不停地寻找爱,具体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和男人上床,每一段感情都以疯癫、自残式的爱来展现。

例如,她不穿裤子、半露内衣地恳求男友爱她。后来矛盾爆发,她赤裸着,被男友揪着头发按在窗户上威胁。

女主角真正源自原生家庭的痛苦只言片语,她和男性不断上床的镜头则占据了电影绝大的篇幅。

过于艺术的处理手法,让许多观众看不懂:“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原生家庭究竟有多差劲,才能让一个女孩在被拍多人侵犯的视频后,因男友误会,捅了自己17刀,然后爬进衣柜等死?”

而影片最后,女主发疯后自杀,自始至终也没有任何变化。她生前被多个男性欺辱的视频,被父亲找到,父亲像举着胜利果实一般,为帮女儿复仇而感到自豪。

可是,关于女性角色的心境,我们无从得知,她为何会将童年缺失的父爱和成年后对性爱痴迷画上等号?她已经到国外留学,人生开启了新篇章,为何要踏入泥沼?

我们只能清晰看到一个经历丧女之痛后,醒悟、复仇的父亲形象。

《涉过愤怒的海》不是孤例。近几年来我们能看到很多类似的操作,将女性角色工具化,通过针对女性角色的性暴力和苦难、牺牲叙事,加速女性走向毁灭,同时作为催化男性角色觉醒的最关键一环。

2022年的刑侦悬疑剧《胆小鬼》,从一个躺在冰天雪地,只穿着内衣的女尸讲起。

她名叫黄姝,父母不管她,跟着好赌的舅舅生活。生活艰苦,她还在上学,没什么钱,但依旧想为男友买助听器,急需一万元。

大老板骗她说,吃顿饭就能赚一万。没想到,老板将黄姝囚禁起来,折磨和侵犯了她几天几夜,房间里一直架着一台摄像机记录。

折磨过后,她拿着一万块被扔在街边,被警告如果报警则会发布视频。她去商店买了助听器,和一瓶掺了农药的可乐。

当欧豪饰演的男友戴上助听器后,她开始讲述这几天的遭遇,最后,她一边说“对不起”一边将可乐喝下。

男友自此担负起为女友复仇的责任。

女性经受的性虐待,一方面彻底摧毁了她生的希望,另一方面,促使男主角一夜之间成长。

为了突出这样的惨状,女主角死后也被剥去外衣,只穿着内衣躺在雪地中。

有观众想为黄姝辩护,她的人生不是只有自杀一条路可选:

“唯一不喜欢的点,是女性被强奸后受辱自杀的情节。黄姝那么有生命力,世界上终于有了她在乎的人,她怎么可能自杀呢?更符合她行为的是复仇。”

在国产剧中,女孩们可能会因为原生家庭、意外横祸等原因陷入各式各样的性暴力中,她们丧失主体性,只能随着苦难随波逐流,越陷越深。

女性苦难似乎只能借助“性”的土壤,才能成为一个催泪的故事。而她们本身的成长轨迹,七零八落,蜕变更是无从谈起。

但女性的苦难只有这一种吗?只能这么刻画吗?

曾经,我们看到过许多不一样的女性苦难,并且每一段故事都深入人心。

让巩俐横扫各大奖项的电影《秋菊打官司》里,一个农村女人,为了讨一个说法,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

因为丈夫被欺负,秋菊怀着孕从村里一直告到市里。全村人都说她是个漂亮媳妇,但全片没有出现性凝视、性犯罪相关的戏码,她所经受的苦难一直紧扣主题:公平。

被封为恋爱脑鼻祖的琼瑶,笔下的女性也并非只吃爱情的苦。

《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主角依萍所面临的困难,有单亲家庭、贫富差距、社会歧视等。

她在大上海做歌女,但也没有露肤度极高的镜头,相反,她有时在台上唱一些伤感情歌,更像是内心的独白。

就连反派雪姨,她的恶也源自那个时代的女性被挑选的命运。

陆振华用同一句话娶两个妻子

而对于身体伤害的戏,我们也见到过与如今不同的拍摄方式。

一部经典的家暴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给不少人留下了童年阴影。

但它的呈现方式,是展现丈夫的恐怖,以及生活的阴森感。她不用脱下衣服展现浑身的伤疤,每一天的黑眼圈和面部的淤青,早已显示她处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

而她,从始至终没有放弃逃跑。

一方面,女性苦难不止于性。能摧毁每个人的暴力、贫穷、不公平,这些困难同样也会降临在女性身上,她们的苦难不该如此片面。

国产剧需要明白,女性的价值不在于 “有多惨”,而在于惨境中的人性光辉;女性的苦难不该只有性暴力一种模样,她们的觉醒更无需以身体为代价。

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性暴力”的确是女性遭受的最多的苦难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女性(约7.36亿人)在其一生中遭受了身体或性暴力,这一比例曾在10年内保持基本不变。

而面对如此高发且沉重的事件,影视剧中大多数的呈现方式都太过单薄,女性角色们更像是苦难的容器。

《第二十条》中,赵丽颖饰演的角色郝秀萍被强奸时,镜头对准她破烂的衣服和流血的嘴角。而恶霸的镜头,只有完事之后,在门口提裤子。

实际上,不需要激烈、戏剧化的剧情推动,也能完全展现女性遭受的性暴力。

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难以置信》,就展现了被侵害后的女性群像。

受害者中,有人能记得每一个细节,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有人一片空白,启动了自身的保护机制,自动抹去那段记忆;有人每次讲述的版本会不同,不断推翻上次陈述的自己;还有人看似元气满满,但会不断约男人排挤这种痛苦……

剧中,没有对于女性被伤害的表情、画面的过度展示,镜头聚焦在她们如何继续生活。这为镜头外的我们,提供了一个真正了解她们处境的渠道。她们不仅仅是角色,更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女性。

有女性事后回忆不起来任何画面

但在大多数的国产剧中,无人在意她们遭受伤害后的状态,推动剧情发展的是随之而来的误解、屈辱、自证……

无数的女性角色碰到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时,似乎只能发疯喊叫,或是痛苦颤抖。

以至于许多人发出感叹:“之前根本不明白‘性侵’是什么,小时候一直以为是乱亲,然后躺在一张床上就会怀小孩。以为只要亲到嘴唇,就算是强奸了。”

这样的国产剧,还让无数女孩产生了“被性侵就完蛋了,这辈子嫁不出去了”的奇怪想法。

我们不排斥将所有的女性苦难搬上大荧幕,因为这意味着“被看到”“被正视”。

但如果女性角色只承担了展现苦难的功能,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镜头暴力”,是一种二次伤害。

国产剧,别再盯着女性遍体鳞伤的身体了。

来源:她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