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赴山海》“高开低走”:顶流单扛一部剧的时代过去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8 17:21 1

摘要:由《莲花楼》原班人马打造、成毅领衔主演的新武侠剧《赴山海》,近日迎来“超点”大结局。该剧播出前备受期待,一经播出便“高开”,甚至被视为“新武侠爆款候选”。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赴山海》却因武打粗糙、侠义稀释、创新失效而遭到网友群嘲,口碑与热度双重下滑。

扎实的剧本、真诚的创作态度,才是决定作品能够“赴山海”,接住观众热情的关键

由《莲花楼》原班人马打造、成毅领衔主演的新武侠剧《赴山海》,近日迎来“超点”大结局。该剧播出前备受期待,一经播出便“高开”,甚至被视为“新武侠爆款候选”。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赴山海》却因武打粗糙、侠义稀释、创新失效而遭到网友群嘲,口碑与热度双重下滑。

本以为能够延续《莲花楼》的口碑,播出的实际效果却是:演员声量更大了,剧集的投资更大了,粉丝也更热情了,剧集却失败了。

武侠剧将武艺、武力具象化,其中的武打戏是视觉核心。而《赴山海》的武打设计,虽然很多动作场面依然由演员亲自上阵,但滥用慢镜头,消解了武打的张力,原本该有的江湖厮杀感,则被磨成了毫无波澜的“动作慢放教学”。更重要的是,“武”的更高境界,是“武”为“人”服务。《莲花楼》做到了这一点,《赴山海》却丢失了“以武显人”的内核。比如大结局时萧开雁与萧秋水大战的戏码,忘情天书如何影响了萧秋水的功力被一笔带过,只留下一场潦草的“走过场式打斗”。

“侠”是武侠的灵魂,侠客不仅是武力超群的斗士,更是道义的践行者,他们以弱者守护者的身份出现,通过“锄强扶弱”的行为,满足人们对正义的渴望。

《赴山海》改编自温瑞安的《神州奇侠》,小说的内核是“以残酷江湖衬侠义之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残酷,才让萧秋水宁折不屈、坚守道义的侠义更显珍贵。可惜,《赴山海》的改编,一边照搬原著的江湖险恶,一边又用“穿书”的设定,以离间效应消解这份残酷,原著里的“侠义”是在背叛中坚守的底线,在剧里却成了“系统任务”……这分明是将武侠扔进了单机游戏,残酷的背叛再多,观众都难免有一种置身事外之感。

作为“新武侠”,《莲花楼》用“悬疑+武侠”的混搭、反套路的主角、存在主义的内核,让武侠不再是“脱离现实的童话”,与当下观众的审美、心境产生共鸣。《赴山海》的“新”,本是想走“经典武侠+网文元素”的路线——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穿书”“系统”等设定,以游戏化叙事打造新武侠范式。可回过头来看,《赴山海》既没有网文的“爽感”,也没有武侠的“厚重感”,最终沦为了“四不像”。

《莲花楼》的成功,是“以内容为王”的成功,好的剧作、好的表演,让观众主动成为“自来水”,也让成毅成为新晋顶流。《赴山海》似乎遗忘了这个初心。或许制作团队认为,蹭一下《莲花楼》的长尾效应,再加上成毅这个新顶流,剧集内容哪怕稍微马虎一点,也能扛起一部剧。

顶流确实给《赴山海》带来了初始关注度,让剧集“高开”,但能否“高开高走”,取决于故事是否扎实、人物是否立体、表达是否深刻。一旦缺乏好剧本、好故事依托,流量效应也会反噬自身,让剧集的缺陷被无限放大。就如《赴山海》中,成毅的一句台词、一个表情,都被观众截图讨论,剧情里的bug也因高关注度被反复拆解,相关吐槽也反复上热搜……哪怕制作上并非烂剧,也难免给人一种烂剧的观感,让剧集彻底“低走”,最终也拖累了演员。

顶流单扛一部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赴山海》“高开低走”留下的教训。要明白,扎实的剧本、真诚的创作态度,才是决定作品能够“赴山海”,接住观众热情的关键。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从易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