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懂啊,通勤地铁里刚点开第一集,下车那刻差点坐过站,脑子里全是“大哥”刘萧旭那句低哑的“芬德拉,看我”。
“2分钟一集,刷到凌晨三点还停不下来,这剧是给人下了蛊?
”——评论区里最高赞的吐槽,精准戳中社畜的熊猫眼。
谁懂啊,通勤地铁里刚点开第一集,下车那刻差点坐过站,脑子里全是“大哥”刘萧旭那句低哑的“芬德拉,看我”。
火得离谱的数据就不复读机了,说点新鲜的:隔壁做海外发行的朋友透露,马来那边平台抢版权抢到头秃,字幕组连夜加班,把“大嫂”郭宇欣的怼人金句翻译成“boleh tak jangan buat perangai macam tong kosong”,本地网友笑到打鸣。
文化输出第一次不靠古装权谋,靠都市小短剧,离谱但爽。
更离谱的是品牌方抢人速度。
上周刘萧旭去杭州拍男装广告,现场工作人员八卦:品牌原本预算七位数,听说竞品也递了合同,直接加零,合同当场摁手印。
郭宇欣更夸张,美妆PR私下吐槽,她代言的那支唇釉,预售链接刚挂出,仓库直接干空,客服小姐姐键盘敲到冒烟。
网友辣评:“原来‘大嫂’涂的不是口红,是印钞机。
”
别以为只有演员吃肉,幕后一样杀疯。
广播剧立项消息一出,配音圈集体高潮——原班人声返场,等于把剧里名场面再做一遍ASMR,睡不着的姐妹有救了。
最鸡贼的是线下见面会选在上海老洋房,限300个名额,黄牛票已经炒到两千,还得答对“大哥第一次送芬德拉的花是什么品种”才给进,纯纯粉丝高考现场。
有人酸:“不就一部短剧,至于吗?
”至于。
它把“不狗血”写进创作守则,却让观众哭掉一包抽纸;每集120秒,镜头却比某些长剧还讲究,大哥家那面绿墙被扒出是潘通年度色,淘宝同款油漆连夜上架。
连带着平台爸爸们开会口径都变了,以前张口“下沉市场”,现在闭口“精品短剧”,预算表瞬间膨胀40%,打工编剧集体过年。
说到底,大家不是没见过爆款,是没见过这么尊重智商的爆款。
它证明:短≠糊弄,快≠粗糙。
当别的剧还在洒工业糖精,《盛夏芬德拉》把糖纸剥了,给你看里头那颗有点苦、但回甘很久的真实生活。
明天还要早起挤地铁,可今晚就想被“大哥大嫂”按头治愈——两分钟,够了。
来源:风姿卓越叶子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