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死了!《灼灼韶华》大结局:这才是汉奸的报应,二妞没白死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8 11:10 2

摘要:《灼灼韶华》在38集正式迎来收官。对于这部剧来说,真正震撼人心的,并不只是褚韶华成长为大女主,也不是闻知秋的“死而复生”,而是夏元这个角色的彻底反转。

《灼灼韶华》在38集正式迎来收官。对于这部剧来说,真正震撼人心的,并不只是褚韶华成长为大女主,也不是闻知秋的“死而复生”,而是夏元这个角色的彻底反转。

要知道,在剧的前半段,谁能想到风度翩翩的夏元,最后竟会沦落到在雨夜街头,被日本人一枪打死的结局?

他不是壮烈赴死,也不是带着歉意去谢罪,而是作为汉奸被日本人抛弃,用完即丢。就像丢掉一张不再有价值的牌。

这样的死法,说是报应,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他整个人生仿佛就是对“背叛”和“算计”的注脚。既抛了亲人,也骗了二妞,最后更是把整个夏家基业拱手交给了日本人。既然他所有的呼吸和存在,都是为了金钱和权位,那当他一无所有时,结局早就注定。

回头看夏元的一生,他的堕落,其实从第一集就有伏笔。

剧中有一个闪回,迟春堂药铺的衰落,本以为是褚家经营不善导致,结果却是夏元暗中布的局。他设计让褚韶中买了假药材,迟春堂因此崩盘,而他则趁机收购了迟春堂的招牌,顺势打响名声。

所以有人说夏元是后期才黑化的,其实根本就不是。他从始至终,都是唯利是图,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一切的人。

大结局更是把他的真面目彻底撕开。

日本人侵占各大药庄时,夏元想的并不是抵抗,而是如何最大程度保住自己的钱袋子。他和小村签下合同,把橘井堂和守仁药业的股份交出去,还打起了褚韶华手中“万灵丹”药方的主意。

从那一刻起,他不单是一个商人,也不只是个伪君子,而是彻头彻尾的汉奸。

他没有一点家国意识,只有算盘珠子。输赢在他眼里,不是民族的生死,而是账簿上的盈亏。

哪怕做汉奸,也还可能有人辩解“为生存所迫”,可是夏元的自私,早就突破了人性最低限度。

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掉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妻子高淑芬,一大笔钱打发走对方和孩子,从此不管不顾。表面看似“体贴”,实则冷血,他甚至没有想过妻子带着孩子在乱世能不能活下去。

更残忍的是对待二妞。

从头到尾,二妞在他眼里就是一只金丝雀,或者说是一枚棋子。嘴上说她“可以和褚韶华比肩”,实际上从没打算真正培养她。给她钱、首饰、衣服,不过是拿点零头去搪塞,让她依附在自己身边。

戏最透的地方在于,他们假意演了一出“决裂”的戏码,用姐妹情感来骗韶华交出药方,可当事情败露的时候,他对二妞毫不心软。

最后关头,他甚至逼迫二妞去出卖韶华,还动手打她,用尽手段要从她口中得到秘密。

这种心狠手辣,让人毛骨悚然。

在大结局里,很多人一度以为二妞真的投靠夏元,真心背叛了褚韶华。但剧情反转时,她用生命完成了最痛快也最悲壮的选择。

夏元要她把韶华骗到新亚饭店的时候,二妞并没有照做,而是在看到韶华出现后,从高楼一跃而下。她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再被利用,更不会让姐妹二次遭受伤害。

她知道自己曾经动摇,背叛过一次,那已经是刻骨的悔恨,所以这回一定要用死亡来把事情斩断。

没有人再去质疑她对韶华的感情,因为到最后这一跃,已经证明了一切。二妞不是汉奸的帮凶,她只是个错付了感情的女人。

夏元逼死了二妞,从那一刻开始,他其实也已经宣告完蛋。

剧外观众常常讨论:夏元的人设是不是崩塌?为何前期表现得温文尔雅,后面却成了彻头彻尾的恶人?

其实仔细想想,编剧早就埋下了暗线。

他看似孝顺母亲,其实只是想巩固家业;他捐钱捐物资给前线,看起来体面,其实都要“名利双收”;他对下属宽和,看似大气,其实不过是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

更关键的是,他从早年就和日本人小村来往密切,这已经说明他的选择。只是当时局势未到,他还披着“好老板”的外衣。

一旦风雨来临,他的真面目就彻底暴露。

他本来就是笑里藏刀的人,这种人伪装得久了,总有一天会露馅。

夏元的死,是全剧最有“讽刺意味”的片段。

一个一心靠着日本人发财的汉奸,却死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不是敌人惩罚的烈烈正义,而是被自己所谓的“靠山”无情抛弃。

这才是汉奸最悲凉、最应得的结局——你以为自己能靠出卖民族换来荣华富贵,实际上在利用者眼里,你连条狗都不如。

二妞的死,让他的恶行彻底暴露,也让观众意识到,爱错人比死更辛苦。她的跳楼一瞬间,压过了无数对白,比任何控诉都更有力量。

夏元的死,则像是一记落锤。再多的权谋,再大的基业,到头来都化作泡影。

《灼灼韶华》里,夏元这个人物是整部剧最大的反转。他既不是单纯的反派,也不是单纯的伪君子,而是被浓墨重彩刻画为“利益至上、人性泯灭”的代表。

编剧让他披着“正人君子”的壳子,慢慢露出獠牙,这种写法带来了悬念和震撼。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物给观众提供了一种警示:一个人如果没有底线,没有信仰,没有真正的情感支撑,光凭钱财去撑起生活,迟早会崩塌。

夏元死于日本人,二妞死在爱而不得,韶华和闻知秋走上革命道路。不同的人生轨迹,恰恰说明了乱世之中人的不同抉择。

二妞没白死,因为她的举动,揭穿了夏元,成全了韶华,也让观众记住了一段最真挚的姐妹情。

夏元的死,更算不上悲剧,而是必然的报应。

这部剧的最后,褚韶华把一切献给家国,这才是与夏元形成最强烈对比的地方。有人选择背叛,就有人选择献身。

一个死于背叛,一个活在信仰。

看过大结局,才明白编剧真正要说的那句话:汉奸的终局,不是掌声,而是遗弃。

来源:影探阿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