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曦进府,那身份就不一样,侧福晋嘛,进门的时候,八福晋一句你愿意就娶,四福晋递杯安神茶,表面上一团和气,十年后回头看,哪有那么简单,温情底下,全是算盘珠子响,跟心软没半点关系,她们就没把若曦当回事,棋盘上一颗废子,局外人罢了。
若曦进府,那身份就不一样,侧福晋嘛,进门的时候,八福晋一句你愿意就娶,四福晋递杯安神茶,表面上一团和气,十年后回头看,哪有那么简单,温情底下,全是算盘珠子响,跟心软没半点关系,她们就没把若曦当回事,棋盘上一颗废子,局外人罢了。
八福晋明慧,那可不是一般人,外祖父抱着听政长大的,骑马写字样样行,安亲王府里出来的,压根就不是为了情爱活着的,八爷娶她,明慧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门亲事打一开始就不是过日子,是整个家族押宝夺嫡。
若曦姐姐若兰,侧福晋,没背景,若曦自己更白丁一个,嫡福晋的门槛她摸都摸不着,八爷对若曦那点心思,就算真有,明慧一眼就看透了,没威胁,若曦压根不争权,也不争孩子,八爷有个地方说说心里话,倒省了她的事。
明慧点头让若曦留下,这算盘打得噼啪响,府里头她说了算,八爷也得听她的,若曦翻不起浪,外面看着还显得她大度,不让康熙直接指婚,反倒稳住了八爷的阵脚。
后来若曦小产,明慧跑去说那些话,根本不是吃醋,纯粹是算计,八爷夺嫡失败,心里不痛快,明慧自己不好过,也不让你好过。
四福晋乌拉那拉氏,看着没啥存在感,真本事全在肚子里藏着,夫妻那点事,她心里门儿清,康熙去四爷府上那回,四福晋陪着做点心,装出一副不争不抢的样子,皇帝一高兴,四爷就安全了。
若曦对四爷有那意思,她看得清清楚楚,一个字都不多问,四爷要的是个精神寄托,她守好自己贤妻的位置,稳当,雍正登基,她去劝若曦,也不是讨好,就是图个后宅安宁。
皇帝心情好,这府里才能太平,她的底气,是家世硬,满洲八大姓,四爷慢慢熬出头,她就把后方稳住,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年妃再受宠,也动不了嫡妻的根基,若曦再特别又怎么样,四爷一句“皇后自小陪伴朕,从未行差踏错”,这事就算给了答案。
若曦这个人,嫡福晋们早就看明白了,安全,她脑子里想的跟后宅那套不一样,根本就不是一个赛道的,她不争,跟八爷说得明明白白,不想跟人分一个丈夫,四福晋的位置她也不惦记,浣衣局吃苦受罪都不想争,完全是反着来的。
嫡福晋们最怕的争宠,她没有,小产以后,生孩子这条路也断了,母凭子贵跟她沾不上边,嫡福晋们最看重的,不就是孩子和地位,皇帝后来把她指给十四爷,完颜氏也得认。
皇命难违,面子里子都有了,若曦在府里,倒成了个润滑剂,跟阿哥们称兄道弟,帮敏敏办成人礼,管玉檀那些小事,就是不掺和后宅那点斗争,主母省心,管家也方便。
说白了,哪有什么“大度”,全是生存智慧,跟甄嬛传里那种你死我活不一样,这边更像下棋,比的是谁更有耐心,谁脑子更清楚,战场不在枕边,在家族和前途上,八福晋最后放火,是保全家族和八爷最后的脸面,四福晋不争不抢,稳稳当当坐上皇后宝座。
她们对若曦的接纳,从来就不是感情用事,是把规则看得太透了,嫡庶有别,家世,权力,孩子,这三样东西抓手里,再多的宠爱也不怕,若曦,就是刚好站在了她们的“安全区”里,那种温情脉脉的背后,全是看得清,算得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来源:悠闲叶子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