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剧《围猎》开播,连看4集后,我要说:王阳又淘到宝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5 19:52 1

摘要:南州禁毒大队罗队(余皑磊饰)和缉毒警杨一鹏(王阳饰)接到线索,“清剿行动”首犯牟海东出现在丰茂村一处老宅。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围猎”。

南州禁毒大队罗队(余皑磊饰)和缉毒警杨一鹏(王阳饰)接到线索,“清剿行动”首犯牟海东出现在丰茂村一处老宅。

二人一路追击,终于将慌忙奔逃的牟海东扑倒,并戴上手铐。

但就在抓捕完成时,牟海东跌落在地的手机响了,短信就五个字:撤,渔排会合。

罗队押送要犯归队,伍队带领杨一鹏乘快艇赶到继续抓捕,

却发现一人正启动快艇逃离。

而渔排前的木屋里则是满满的制毒化学试剂,很明显,逃掉的是一名制毒师。

二人立刻向快艇开火,可快艇已经开远,行动终究留下一个漏网之鱼。

而此时身后的化学试剂燃起火花,危急关头,伍队一把推开杨一鹏,

随后整个木屋被爆炸的火光吞没,

杨一鹏生还,可伍队却牺牲了。

在伍队的追悼大会现场,杨一鹏身着便装,远远敬了个礼:这个案子不破的话,我没法面对死去的伍队。

“要把这些毒贩揪出来,必须要有人沉下去。”

一场卧底行动,紧接着开始。

以上场景,就出自今晚开播的24集刑侦缉毒剧《围猎》。

最近几年的刑侦缉毒剧市场,始终够热闹。

暑期档《扫毒风暴》收视口碑双丰收,让观众看到刑侦缉毒剧巨大的市场潜力。

今晚这部江苏卫视独播,鹅厂、桃厂同步网播的《围猎》,又为这股缉毒剧热潮再添一把火。

阵容,的确不俗。

李少红执导,王阳、张宥浩、俞灏明、邓恩熙领衔,李诚儒、许绍雄、杨皓宇、余皑磊等助阵。

但我最期待的,还是题材:直面 “后冰毒时代” 的新型毒品挑战和智慧博弈。

面对“后冰毒时代”的新型毒品迭代,以及犯罪形态从“线下”到“线上”,从“可见”到“无形”,我们的缉毒干警,如何进行围猎?

剧集开局就爆,上线一个半小时,就拿下爱奇艺飙升榜第一,腾讯热度破17000。

从数据来看,这部剧大有可能,成为近期一部刑侦剧黑马。

第一时间刷完播出的4集,下面就结合剧情演员和大家来聊一聊,这场“围猎”,到底有几成胜算?

缉毒剧好不好看?除了题材本身,剧情是关键。

而这部《围猎》,开局就通过男主缉毒警察杨一鹏的卧底视角,把三大刑侦缉毒元素带入其中。

不仅死死地拿捏观众,还让警匪剧氛围浓郁得几乎溢出屏幕。

第一:卧底。

首先说一下该剧的时间背景,发生在当年伍队牺牲、制毒师牟森逃逸三年后。

而杨一鹏也已经化装侦察卧底了三年。

他的伪装身份,是混迹码头,头发凌乱顶着啤酒肚的“镇哥”,与他一起卧底的,则是牺牲的伍队之女之安(邓恩熙饰)。

他紧跟的一条线索,则是毒网底层马仔叔(杨浩宇饰)。

正是透过这条线索,他已经掌握了南州毒网的秘密交易方式:第一步,小卖部偷酒作掩护。

第二步:用外卖员身份掩人耳目。

第三步:选择隐蔽交易地点。

第四步:按约定地点拿到货款,确认安全后,将货放入储藏柜。

就这样,在无接触条件下,交易顺利完成。

他还察觉到,一种开始在年轻人中间迅速流传开的新型毒品——“邮票”。

但他不知道的是,马仔叔从毒贩万哥手中救下的毒贩儿子多仔,却会成为警方接下来破局的关键。

第二:偷毒。

改写一切的,是多仔一场意外的偷窃。

他原本只是和小伙伴去车库偷车,结果却无意中偷到了牟森制作的红色冰毒。

同伴接着又无意中找到了放在汽车后座的一叠红烧肉罐头。

打开一看,两个人都傻了:罐头里存放的,还有一袋袋白色精状物体。

身为“毒二代”的多仔脱口而出:毒。

这些毒品,成为马仔叔和多仔手中,烫手的山芋。

被他们找到散货的万哥直接开口:至少再给我搞两公斤这样的货。

可当多仔同伴推说再找朋友要货时,万哥直接把手机递给他:今天你们要是不给我一个答复,谁也别走了。

好在杨一鹏出来打圆场,让万哥跟着他们到藏车的地方取货。

没想到见到货的万哥,立刻想要杀人抢货。

幸亏多仔及时出现,撞飞想要杀人的万哥,最后缠斗之下,万哥殒命。

第三:埋线。

自以为安全的多仔却不知道,一个真正的狠角色黎海鹏已经找上门来。

他绑了多仔,逼问这批货在哪里。

“那么多货,那么多钱,我怕你有钱没命花啊。”

而死里逃生的多仔,也很快陷入了警方埋的线中:化身洗头小妹的纯萌女警之安。

正是她的出现,将一步步感化这位误入歧途的青年成为警方线人,最终传递关键情报。

不得不说,《围猎》真的给观众带来了沉浸感十足的刑侦爽剧。

以缉毒带观众入戏,同时又埋下悬念,牢牢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三年前逃逸的制毒师牟森到底在策划什么?

杨一鹏如何才能顺藤摸瓜,找到这位当年害死伍队的漏网之鱼?

这场和新型毒品的博弈中,谁能守住人性底线,谁又将被贪念欲望裹挟沉沦?

缉毒警察以命为棋的正邪对决,究竟如何落下最后一子?

入戏了。

2:观感:剧集风格硬,动作场面狠,缉毒细节真,这才是硬核刑侦缉毒剧

看完4集后,你要问我观感如何,我会用3个字形容,硬!狠!真!

其一,剧集风格硬

剧集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从镜头的运用、画面的色调,到演员们的表演,都非常贴近现实,观看时代入感极强,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风格真实,粗粝,紧凑,就凭这些,就堪称得上国产刑侦缉毒剧中少有的质感。

剧情节奏也保持干练,一上来就是揭开毒品转运链条,接着揭开三年前的旧案,再由男主卧底和多仔引出新线索,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剧情节奏主打一个一气呵成,一个冲突连着一个冲突,看起来够过瘾。

其二,动作场面狠

同样硬核的,还有动作场面。

各种惊险刺激的追逃、枪战、肉搏等,保持凌厉的武打风格,实战击打,你来我往,拳拳到肉,不搞慢镜头花架子。

不管是警匪追击战,还是毒贩近距离肉搏,大量的实战动作一一展现,就突出一个硬气。

海上追逐、火场爆破等惊险场面,也拍得干净利落,透出一股狠劲。

其三,缉毒细节真

就像之前说的,整部剧透出一股强烈纪实风格。

李少红这么拍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完成对缉毒细节的呈现。

比如剧中呈现的伪装成邮票的合成毒品、通过社交软件和游戏网络进行的勾连交易、跨区域的犯罪网络协作,都极具现实感。

还有新型粉红毒品摇身一变成为货架上堂而皇之出售的“红烧肉罐头”。

一个电话,一趟快递,交易已然在普通人眼皮子底下完成,虚拟游戏中也潜藏着毒品交易的隐形“卖场”。

剧中对贩毒生态的层层勾勒越深入细腻,观众对以身入局的杨一鹏安危担心越真切。果然禁毒一线宛如刀尖上行走。

作为一部硬核缉毒剧,《围猎》阵容也主打一个硬核,主要演员都是实力派。

剧中每个演员都表演在线,能让观众不出戏。

比如男主王阳。

这些年的《叛逆者》《追风者》等谍战剧中,王阳西装革履的形象潇洒又入戏,俘获不少观众的心。

他这次饰演的缉毒警察杨一鹏,抓捕行动和毒贩交锋时,身手利索,气场强大,浑身透着一股利落劲。

可当他化身街头“镇哥”,身穿花衬衣趿拉着夹脚拖鞋一出场,造型就直接让观众认不出。

但一个卧底的形象瞬间立住了。

对于这样的双面角色王阳的表演也始终在线,在不同剧情下演出角色不同的气质。

在和毒贩相处时,他笑容豪爽,透着一股江湖气。

而当他面对自己人,一句“我们和他是两种人”,又演出了缉毒警的气质。

最打动我的,还是在为救自己牺牲的伍队的葬礼上,那个庄严的敬礼,郑重深情中,又透着一股隐隐的怒火,这个敬礼本身,就像一个响亮的誓言,不抓到幕后之人,他是绝不会罢手的。

这样的王阳难怪让网友直呼,又找到适合的一条赛道,邋遢大叔的卧底形象真的很有魅力。

又比如杨皓宇饰演的马仔叔。

出场时他就演出了一个毒网底层的马仔,转运毒品中,熟练中又透着一丝麻木,仿佛在干一件日常工作。

虽然可恶,但对多仔又带着强烈的人情。

人是多面的,杨皓宇也很好地诠释出角色的反差。

其他如李诚儒饰演的毒村狠人牟海东,余皑磊饰演的刑警队长,老戏骨个个入戏。

邓恩熙饰演的年轻缉毒干警之安,张宥浩饰演的多仔,则是透出一股青春朝气。

俞灏明饰演的制毒师牟森,斯文儒雅外表下的疯狂,已经相当入戏。

也正是因为这些出彩的角色,以身入局的缉毒警察杨一鹏、“警二代”之安、“毒二代”多仔、在逃毒师牟森串等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禁毒一线生态网络。

围猎,才有戏。

最后,想再聊一聊国产缉毒剧。

众所周知,缉毒剧一直是国剧市场的热门题材和收视主力。

从《破冰行动》到《扫毒风暴》,出一部火一部,热度始终不低。

但近几年,这个类型同样也开始遭遇观众审美疲劳,需要创新求变。

于是有了《扫毒风暴》这样的改弦更张之作,从影像到剧情,都有不少突破创新。

但看这部《围猎》的气质,却仿佛回到了20年前的刑侦剧质感。

一个字,真。

首先,是服化道场景真。

剧集花费了大力气,去除拍戏的痕迹化,从人物的妆造,到人物的设定和台词,以及超过200多场的实景,都从生活出发,尽量还原真实。

在种种细节的考究基础之上,《围猎》的纪实感无处不在。

各种细节也都极尽还原了一个完整且真实的毒品犯罪生态。

从最底层的跑腿马仔、瘾君子,到中层的分销者、狠戾的打手,再到顶端的制毒师和幕后毒枭,剧集清晰地勾勒出一条残酷的“犯罪食物链”。

也正是这种真实感,更提醒着人们禁毒工作任重道远。

其次,是人物真。

剧中将缉毒警察和毒贩之间的“正邪对决”,拓展为禁毒一线、市井生活、制毒贩毒生态三方的博弈,情感链接,是人。

剧集着力刻画了杨一鹏、伍建国等人的家庭困境、情感挣扎,以及在巨大压力下依然保有的人性。

观众就能理解导演李少红说的,禁毒一线与刑侦一线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现场”,因此缉毒警察要下沉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以身犯险寻找线索。

这一个个角色,真实生活中都能寻到脉络,这才是《围猎》接地气的地方。

最后,是方向真。

《围猎》没有一味迎合观众,没有加入恋爱、猎奇等流行元素,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缉毒众生相的刻画中。

“围猎”不止剧名,更是题眼,故事的重点,就是要让观众持续沉浸在“猎手”与“猎物”的对决中。

某种程度上,《围猎》没有了以前刑侦剧那般的猎奇血腥。

但在牺牲尺度之余,它其实又换来了一幅关于刑警生动又唏嘘的浮世绘。

真正的英雄,不是拥有超能力的超人,也不是什么枪王,而是一个个穿上警服、肩负起缉毒责任的普通人。

剧中对他们的刻画不是英雄主义,更不是伟光正。

而是用心塑造了一群相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缉毒警察群像。

他们未必完美,但却坚定执着。

正是对每一个刑警真实生活和个性的尊重,剧集才刻画了多个鲜活的刑警形象。

“缉毒剧”三个字,本应该意味着真实而不是刻奇,意味着硬核而不是尺度,从目前放出的剧集看,《围猎》正是如此。

那些走尺度路线的噱头与花招,终究难逃时间的考验。

而只有那些真正尊重观众、敬佩刑警的作品,才能赢得长久的赞誉。

而观众眼睛比谁都雪亮。

来源:肥罗大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