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扩展队伍,光有人不行,还得有枪有炮有物资,不然,就算把人数拉上去了,也形成不了战斗力,无法实现队伍的良性扩张。所以,孔捷把目光瞄准了黑云寨的这伙土匪,只要他们肯收编,那等于自己平白无故白得一支队伍,还是自带武器弹药的那种。
书接上回,由于李云龙和丁伟的队伍发展太快,导致他们跟孔捷的这个铁三角缺了一角,让孔捷的心里直痒痒。
但是扩展队伍,光有人不行,还得有枪有炮有物资,不然,就算把人数拉上去了,也形成不了战斗力,无法实现队伍的良性扩张。所以,孔捷把目光瞄准了黑云寨的这伙土匪,只要他们肯收编,那等于自己平白无故白得一支队伍,还是自带武器弹药的那种。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边孔捷还做着队伍就要扩充,能跟李云龙吹牛的梦,那边黑云寨就出事了。原来是黑云寨二当家的带人劫了和尚,还将其活活打死,这一下子李云龙瞬间炸毛,扬言一定要扫平黑云寨……
杨角风谈《亮剑》系列文章第18期:李云龙替和尚报仇砍了山猫子,到底有啥错,为什么被降职?
一、
按照电视剧的逻辑,一旦一个组织里,出现了两个同样能力和作用的人,基本就有一个离淘汰不远了。
和尚作为李云龙的警卫员,自然哪去哪跟着,结果就在一次进城办事时,偶遇卖小米的段鹏。
本来一开始李云龙并没有注意到段鹏,反而是和尚先发现的,并且吹嘘说自己作为练武人,识人的本领很强。面前这小伙子一手拎着二百斤的麻袋,气不喘、脸不红、手不抖,一看就是练家子,还是练黑砂掌的那种。
一开始他们想收编段鹏,结果人家说家里还有老娘要养,并没有同意。结果转过头来,段鹏就跟鬼子宪兵队的干了起来,李云龙见势不妙,急忙跟和尚把段鹏拉到一边。
就这样,段鹏也参军当八路了,正所谓同行是“冤家”,他一来就跟和尚杠起来了,互相不服气。和尚以老八路自居,逼着段鹏打扫院子,挑水,还得给房东大娘挑。段鹏就不服气,喊着你也没比我早来几天,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不服就干!
没想到,和尚跟段鹏的功夫也不相上下,虽然互相不服气,可又互相打不过,算是个平手。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俩人这么一过招,也就互相看得顺眼了。再等到和尚陪着段鹏回县城探亲被抓,俩人并肩作战,一起逃出鬼子魔窟后,俩人已经好得跟一个人一样了。
甚至和尚牺牲那天都说过这么一句话:
“兄弟,俺魏大勇看得上的人没有几个,咱团长是一个,你是一个!”
二、
那一天,和尚跟段鹏刚刚从鬼子那逃出生天,就被邢副团长喊住,要往师部送一份文件。
原本送文件这事是通讯兵的差事,可惜那天刚好通讯兵都派出去了,没办法,团长才决定派和尚去送。和尚倒是很爽快接下了差事,反而段鹏隐隐有点担心,并提议他跟着一起去送信:
“和尚,把刀带上,我陪你一起去吧?”
结果和尚一口拒绝:
“这哪成,团长身边不能没有人,你机灵着点!”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和尚从一开始总吃段鹏的醋,发现团长不仅偏向对方,连子弹都比给自己给的多。到现在跟段鹏成了肝胆相照的兄弟,自己也放心将警卫员的工作让给段鹏去做,甚至觉得对方比自己做的还要好。
就像很多电视剧演的那样,凡是讲等他回来喝酒的,除了关羽以外,基本都回不来了,和尚也是一样。好不容易跟段鹏化干戈为玉帛,俩人也约定,这次送完信,回来好好喝酒聊聊。可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永别,因为和尚送信的路上,遇到了黑云寨的二当家正带人劫道儿呢。
和尚也是硬,原本那几个土匪没想要他命,只不过想劫点财。可和尚哪里肯惯着他们,瞬间拔枪,一顿操作猛如虎,一口气干掉了五个土匪。正在他捡起自己的枪,想继续赶路时,却没想躲在后面的二当家射了一发黑枪,随后赶过去又补上两枪。
和尚死了!
三、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黑云寨的二当家为什么要拦路抢劫,还冲着八路军下手?
孔捷之所以要收编黑云寨的土匪,除了有自己的小算盘以外,更因为黑云寨的土匪从来没有对八路军下过手。这一点,黑云寨的大当家谢宝庆就说了,他抢过小鬼子,抢过中央军,抢过晋绥军,唯独没有抢过八路。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因为谢宝庆政治觉悟高,就像很多土匪说从来不抢穷人,只干劫富济贫行侠仗义之事一样。
因为穷人之所以是穷人,是因为他穷啊,一个穷光蛋除了一条命以外,还有什么好抢的。同样,八路军也不富裕啊,他们自己都得靠抢小鬼子,抢伪军装备充实实力。好不容易弄条枪,就跟自己的命一样珍惜,抢他们性价比太低,搞不好还被疯狂报复。
所以,这一次孔捷改编黑云寨土匪,提出了两条要求,一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二是严格遵守八路军的纪律。
面对这两个要求,谢宝庆表示同意,并当场表态:
“这没说的,今天以前的事咱一笔勾销,今天以后,我的弟兄再做什么出格的事,就按你们八……八路的规矩办!”
可惜,大当家的是为了大家好,可二当家的却不这么想。他手下的那几个弟兄也说了,八路军的纪律严,不让偷,不让抢,还不让抽大烟,玩女人,这活着没什么劲。所以,他们要趁着大当家还没跟孔团长谈妥之前,再抢他几次,攒点大洋。
四、
在《亮剑》小说原著中,和尚去送信时是穿的便衣,骑着的马也是刚从鬼子那缴获的白马,腰里别着驳壳枪。
这其实符合黑云寨二当家山猫子,想在被收编之前趁机再捞一把的条件,毕竟便衣、白马、驳壳枪,并不能代表是八路军,反而更像是伪军。
当然,若是按照原著拍,那李云龙再去灭了黑云寨,亲手砍了二当家山猫子,那就会显得他犯的错更大一些,仅仅降为营长作为处罚远远不够。所以,在剧中,和尚跟段鹏从鬼子那逃出来后,原本穿便装,等到了团部后刚换上了军装。
为此,李云龙攻上黑云寨后,还特意问了二当家的:
“认识这衣服吗?”
山猫子哪敢不认识,只能解释说自己那时候还没有参加八路,这是个误会。可惜李云龙只需要知道你认识这身衣服就行,在确信他认识后,直接举起了大刀片子……
有人说,八路军那时候也属于国军,他们的服装是一样的,山猫子认错也是有可能的。
还真不是!
真实历史上,他们的衣服是不是一样,咱不是很专业,没有去考究。但是在《亮剑》这部剧中,是存在对比的,为此角风特意去截了一下剧中的图。
比如和尚最开始是中央军的,他跟李云龙的军装就不一样:
晋绥军的跟八路军的也不一样,比如邢副团长跟楚云飞对比:
五、
所以,单纯从剧中来讲,黑云寨的二当家山猫子冲和尚下手,那是必死无疑!
如果像他说的那样,他还没加入八路军,所以杀掉了和尚。那就是一股土匪,不仅残忍杀害我八路军战士,还将战士的头颅砍下来挂在了树上。其行为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危害特别重大,必须予以严惩。
事实上,别说土匪杀的是八路军战士,还是战功赫赫的战士,即便是个普通老百姓,八路军也有将其剿灭的责任在。李云龙率兵包围黑云寨,放走了无关人员,只手刃了杀人凶手二当家的,已经算是非常客气了。
在原著中,独立团的大军一到,谢宝庆就举了白旗,可惜李云龙根本不鸟他,硬是让一营上刺刀,一次冲锋将小喽喽们全给刺死了。大当家谢宝庆一个人逃了,抓住了二当家、三当家和四当家。李云龙先砍了山猫子,又砍了三当家的,最后砍老四时赵刚及时赶到,给拦下了。
可惜,李云龙还是将其脖子上的腱给砍断了,从此那个老四就成了歪脖子,后来还经常炫耀,说自己的歪脖子就是李团长砍的。
如果黑云寨的土匪是以改编后的身份,也就是打着新二团独立大队的旗帜杀掉了和尚,那就属于叛军了,李云龙更是有责任消灭他们。就像楚云飞的部下叛变,他亲自骑马追上一营长钱伯钧,将其击毙一样。
李云龙饶了下面的小兵,手刃了罪魁祸首山猫子,也是合情合理,并没有问题!
六、
在剧中,李云龙剿灭黑云寨的土匪并没啥问题,既然没问题,为什么他还是被处罚并降职了呢?
其实李云龙没有请示上级,直接发兵黑云寨,问题也不大,顶多批评他一顿。毕竟这种突发事件,谁能知道土匪会不会狗急跳墙,采取下一步行动呢。毕竟被杀掉的和尚,就是通讯员,特意往师部送信的。
李云龙要是通知师部,是不是还得让通讯员上,是不是还是会遇到土匪呢?
别忘了,邢副团长特意派和尚去师部送信,送的还是机密文件,还把运送机密文件的八路军战士给斩首示众了。
这只是打李云龙的脸吗?
当然不是,这不仅仅是挑衅李云龙,更是在挑战刘军神和邓政委,毕竟这是送往师部的机密文件,若是落到小鬼子或者伪军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事要是让这两位杀神知道,根本就不用李云龙把意大利炮拉出来,估计直接喊陈赓把炮营调来,直接对准黑云寨了。
八路军收编土匪,也不是什么匪都要的,肯定要先派政工同志进行长时间的政治审查。真有沾上老百姓血债的顽固分子,怎么可能就凭孔捷一句话,就可以既往不咎呢?
说白了,若是李云龙被孔捷拦下来了,后果更严重。不仅孔捷在劫难逃,连李云龙都得背上一个包庇罪,知情不报,为敌对分子提供保护,那孔捷和李云龙的脑袋搞不好真就成尿壶了。
七、
既然通知师部,也会同意李云龙出兵,那么,他到底是犯的什么错,为什么会被降职?
其实没有向上级请示,擅自出兵,不算原则性错误,只要能讲清楚正当出兵的理由,上级也会网开一面的。比如李云龙出兵攻打平安县城,他完全可以说成赵家峪战斗的延续,被鬼子偷袭后一路追击到县城。因为被偷袭事发突然,后来一直在跟这股鬼子作战,没来得及上报。
所以,后来上级追究李云龙责任的时候,虽然也提了一嘴擅自调动部队,但真正的处罚依据是造成所部较大伤亡。
李云龙调兵攻打黑云寨,被追究擅自调兵的责任,完全是因为政委当时受伤不在部队。若是跟政委商量后出兵,责任会更低一些,若是政委及时上报上级,更是不会有责任了。
他真正被降职的原因是杀俘,黑云寨根本就没抵抗,直接升了白旗。可是李云龙毫不在意,书中是一营上刺刀,直接冲上去将土匪挨个捅死,剧中是直接大炮轰,轰死了不少。
这就违反了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不能虐待俘虏。
如果当初政委赵刚没有生病住院,俘虏了这批土匪之后,大家坐一起开个会,由团党委决定对这些土匪的处理意见。比如罪魁祸首拦路抢劫的那三位,审理后决定处死,剩下的挨个政治审查,合格的可以收编或解散。
即便是开完会后,李云龙先将二当家的砍了,然后再把会议记录,以文件的形式上交上级审查,问题也不大。
八、
当然,李云龙除了没有向上级请示出兵,以及杀俘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罪名是缴了孔捷的械,并将其囚禁了起来。
剧中的他更过分,直接掏枪,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志。这才是李云龙犯的最大的错,而且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就因为跟孔捷有争执,就直接拔枪。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1939年的齐会战役,715团的团长李文清在清点缴获的物资时,相中了一把小手枪。结果政委不同意他据为己有,非要他上交,气得李文清直接就掏枪对准了政委。此事发生后,他们的上级是贺龙,当时都想枪毙了李文清,后来从轻处罚,仅仅降职处理了。
我(凡是账号名非杨角风发作均为抄袭)认为,李云龙真正被降职的原因,就在这里,他拔枪对准了孔捷,新二团的团长,这才是大忌。
而且这个后果李云龙也知道,所以,才会在下达命令后,跟孔捷说了一句:
“老孔,对不起你了,你先委屈一下,等我把事情干完了,你要杀要剐我随你便!”
事实上,李云龙犯的这些错,单独把一个拎出来,好像都能解释清楚。可若是这么多罗列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李云龙这人意气用事,把党和人民的部队当成个人资产,为了个人恩怨,擅自出兵,还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志,罪不可恕。
可要是形成书面文件,又没办法这么写,所以最后给了个莫名其妙的处罚:
“鉴于李云龙同志的严重错误……”
九、
至于是什么错误,剧中没说,书里也没写,总之是李云龙错了。
只是,虽说他做错了,也被降了职,但上面也没有动真格的。道理也很简单,若是真心要降李云龙的职,就不会让赵刚兼职当团长了。至少也得跟当初撤独立团孔捷的职一样,再派个王云龙到这里当团长。
更不用说,即便李云龙当了一营长,还依然享受着团长待遇。有个警务兵喊了一声一营长好,李云龙还没说啥呢,政委赵刚倒不乐意了。
说白了,还是李云龙替和尚报仇的行为,在独立团获得了极大的威望。让这些战士们一心跟着他走,因为他们心中明白,这样的团长是值得自己托付的。李云龙此举不仅仅是为了替和尚报仇,更是维护了独立团的尊严,让其他人明白,招惹了独立团,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而且,赵刚在养伤期间跟李云龙有过一段推心置腹的对话,一开始他就在想,若是他没有负伤,他会不会阻止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
后来他想通了,如果他制止了李云龙的行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胜仗。而且,听话的孩子,虽然不会犯大错,但也缺乏狼性。最后,他竟然肯定了李云龙的行为,说他打得好,打得妙,打出了独立团的威风:
“就为了这个,处分撤职都值,我想我要是在的话,会和你一块干的!”
所以,政委赵刚回到了部队,又试图拦着李云龙干傻事,回头写报告的时候,必然也会美言几句,李云龙的处分也就自然有名无实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亮剑》,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来源:杨角风发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