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剧组再回应剧本创作相关话题 不存在程某某担任编剧情况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4 20:05 7

摘要:此前,9月20日,《繁花》剧组方曾发文表示,“剧组尊重支持所有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最后一集长长的片尾字幕是我们对两千余名繁花工作人员的肯定和致敬",此外,剧组还宣布将于近期公开《繁花》历时三年的前期筹备内容。

9月23日,《繁花》剧组再次发布严正声明。

此前,9月20日,《繁花》剧组方曾发文表示,“剧组尊重支持所有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最后一集长长的片尾字幕是我们对两千余名繁花工作人员的肯定和致敬",此外,剧组还宣布将于近期公开《繁花》历时三年的前期筹备内容。

此外,还有两段讨论剧本的会议录音曝光,长文和录音中提及《繁花》金融线、火烧丝光棉T恤衫生意线、Lily复仇线及汪小姐创业线的部分均有“古二”参与。

截至目前,整个事件变成一场闹剧。编剧@汪海林在微博发表评论称:古二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缺乏有效证据支持其主张。他公开的八卦录音对其自身诉求并无实质帮助。尽管双方可能未签订正式合同,但若能提供甲方承诺其编剧署名的录音或微信截图等证据,才能真正起到关键作用,这也应是他最需要公开的内容。此外,关于他具体参与创作的内容及被采纳的比例,不能仅凭其单方面陈述,而需经由第三方进行客观认证。显然,他尚未开展此类必要工作。目前他的做法显得不得要领,将原本严肃的维权行为转化为一场八卦闹剧。

汪海林想表达的是,编剧的署名权不仅基于“是否参与”,更基于“创作性贡献是否被最终作品采纳”,这通常需要复杂的专业鉴定。

古二目前的爆料方式,虽然成功吸引了公众眼球,但也将严肃的行业权益问题引向了娱乐化的“吃瓜”方向。公众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名人隐私上,反而削弱了对编剧署名权这一核心议题的深入讨论

行业内在项目初期依赖“口头约定”、“试稿”等现象普遍,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许多合作建立在“人情”与“信任”之上,一旦出现问题,弱势方维权无门。一部影视剧的编剧署名顺序(如“编剧”、“联合编剧”、“剧本策划”等)往往涉及复杂的贡献度评估和权力博弈,缺乏统一、透明的标准,容易引发争议。

来源:剧集迷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