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新剧翻车!《暴风圈》黑中国引众怒,赖岳谦怒批

西瓜影视 韩剧 2025-09-23 03:30 2

摘要:最近,韩剧《暴风圈》彻底火了——可惜是“黑红”的。全智贤和姜栋元两大顶流坐镇,本该是口碑爆棚的年度大戏,结果却因为一系列离谱操作,直接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剧中不仅让全智贤说出“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这种荒谬台词,还把2025年的大连拍成“贫民窟”,反派

最近,韩剧《暴风圈》彻底火了——可惜是“黑红”的。全智贤和姜栋元两大顶流坐镇,本该是口碑爆棚的年度大戏,结果却因为一系列离谱操作,直接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剧中不仅让全智贤说出“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这种荒谬台词,还把2025年的大连拍成“贫民窟”,反派角色清一色操着中文,就差没把“中国=邪恶”打在公屏上。

9月19日,台湾学者赖岳谦在节目中直接开炮:“这编剧很Low、很差劲!”并反问:“好战的是谁?美国跟西方国家打过的仗数得清吗?”一句话点醒观众——二战结束后的300多场战争中,美国参与了近一半,而中国已经40年没打过仗。某些人倒打一耙的本事,果然比讲真话的能耐大得多。

《暴风圈》一开播,争议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全智贤那句“中国偏好战争”的台词被剪成短视频疯传,网友直接炸锅:“睁眼说瞎话?”更离谱的是剧中的场景设定——2025年的大连被拍得破败不堪,街道脏乱差,反派角色全员中文对白,就差没在屏幕上贴个“中国=反派”的标签。

有观众吐槽:“韩国编剧是不是还活在冷战时代?”这种刻板印象不仅脱离现实,甚至带着明显的恶意。大连作为中国东北的经济重镇,高楼林立、现代化程度极高,而剧中却硬生生把它“降维”成第三世界贫民窟。这种扭曲现实的拍摄手法,已经不是艺术创作,而是赤裸裸的意识形态输出。

其实,《暴风圈》的操作并非孤例。近年来,韩剧在涉及中国的内容上频频翻车:

某些古装韩剧把汉字说成“韩文发明的”,甚至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汉服、中医)强行“韩国化”。

据统计,近十年韩剧里的中国角色,60%不是“暴发户”就是“骗子”,比如《顶楼》里的中国商人被塑造成唯利是图的奸商。

2020年的《爱的迫降》曾因涉及“脱北者”议题引发争议,而《雪降花》更是因美化韩国军政府被观众抵制。

更讽刺的是,《暴风圈》的编剧被扒出曾参与过反华集会,难怪剧情如此拧巴。有网友调侃:“韩国经济依赖中国(去年中韩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可荧幕上却拼命抹黑‘金主’,这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韩国影视圈一直以“敢拍现实”自居,《寄生虫》《鱿鱼游戏》等作品也确实揭露了本国财阀黑暗面,甚至拿到国际大奖。可一旦涉及国际关系,尤其是中国,韩剧的画风就瞬间变味——从“现实主义”秒变“偏见大赏”。

赖岳谦在节目中的点评一针见血:“韩国自己被殖民了半个世纪,现在反倒学起西方那套话语霸权。”确实,美国二战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最近还在俄乌冲突中煽风点火,而韩国作为美国的“小弟”,却在影视作品里把中国塑造成“好战分子”,这种逻辑堪比“小偷指着警察喊抓贼”。

《暴风圈》的翻车,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话语权碰瓷。某些人以为给中国贴标签就能赚足眼球,殊不知观众早已不吃这套。土耳其网友的评论堪称经典:“韩国人拍中国,就像小偷指着警察喊抓贼。”

当今世界,谁在制造战乱?叙利亚的废墟、阿富汗的难民、巴勒斯坦的哭声……哪一处没有西方霸权的手影?中国40年没打过仗,反倒被扣上“好战”帽子,这种叙事比狗血剧还荒谬。

文化输出本该是桥梁,可有些人偏要把它变成棍棒。当韩剧用滤镜美化财阀爱情时,观众会鼓掌;可当它用“阴间滤镜”丑化邻国时,就别怪观众掀桌。

《暴风圈》的闹剧,暴露了某些国家在文化叙事上的双重标准——一边喊着“艺术自由”,一边用偏见填充剧本。当“黑中国”成为某种政治正确时,所谓的“韩流”还剩多少真诚?

最后留个问题:当偏见比剧情更精彩,这样的“文化输出”,到底伤了谁的脸?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晚灯聊心事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