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5号北京卫视一出手,《守护者们》首播直接飙到0.78%,把今年卫视黄金档的开播纪录给掀了。
谍战剧再烂下去,我连陪老爸吃晚饭的借口都要没了。
6月15号北京卫视一出手,《守护者们》首播直接飙到0.78%,把今年卫视黄金档的开播纪录给掀了。
我蹲微博热搜,第一条就是张一山拿扑克牌挡子弹的动图,点进去一看,好家伙,他真练了三个月魔术,剧组说那套脱绳戏没借位,实拍三条过。
我脑子里立刻冒出我爸的点评:现在的年轻演员肯下苦功,少见。
我陪老爸连刷四集,他一边扒饭一边指着电视说,这租界的砖缝跟他小时候见过的老上海一个色。
我转头查资料,原来剧组把上海影视乐园整条街刷成了1930色号,拍完不拆,直接留给游客打卡。
老爸听完嘿嘿笑,说那得抽空去看看,顺便骂我奶奶家的老相框里就缺这么一块景。
我以为这就够了,结果央视八套又甩出《沉默的荣耀》,预告片一天冲了2000万播放。
吴越在里面穿阴丹士林布旗袍,抬眼一瞥,像把冰碴子摁进你脖领子。
她上访谈说角色按沈安娜写的,党史专家坐旁边盯台词,一句“密码本”都不能叫错。
我爸听完点头,说沈安娜是真事,当年会议记录她记一份,国民党高层还给她倒茶。
我愣住,第一次听见他讲课本里没有的名字。
两部剧隔空打架,抖音上却玩到一起。
《守护者们》搞了个“解密1939”小游戏,我午休刷手机,连破三关,系统弹窗送我一枚电子徽章,我顺手甩进家族群,老爸立刻回了个大拇指。
《沉默的荣耀》更绝,跟蜻蜓FM出广播剧前传,我夜里戴耳机听,背景电报声嘟嘟响,我妈在客厅喊让我早点睡,我回她一句“我在学发报”,她甩来一双袜子让我自己洗。
数据我也替你们看了。
酷云把观众切成两块:《守护者们》的弹幕里一半在刷“张一山好瘦”,另一半在问旗袍链接;《沉默的荣耀》收视人群65%四十岁以上,可微博话题里却挤满了00后喊“吴越老师杀我”。
我琢磨出味儿——年轻人要爽点,中老年人要真点,这两部剧各给各的糖,谁也不得罪。
更狠的是后台风向。
广电总局刚出的备案表,Q2谍战项目比Q1多了四成,协会还在起草《重大题材创作指引》,以后写谍战得先让历史顾问签字。
我数了数,今年立项的七部里五部请了专家,预算表上多出一栏“考据费”。
我爸听说后一拍大腿,说早该如此,以前那些手撕鬼子把真抗战都拍成了笑话。
我跟着这两部剧跑了一圈,最大的感触不是演员多拼、布景多贵,而是终于有人把“认真”俩字写在了屏幕上。
张一山练魔术、吴越背档案、剧组留街景、官方定规矩,每一步都像在给观众递话:我们不想再用五毛特效糊弄你们的晚饭时间。
于是我爸不再边看电视边挑刺,他安安静静把一碗米饭吃完,最后抹嘴说:今晚这剧,配得上我的下酒菜。
谍战要翻身,其实没别的招,就是把假皮撕了,让观众闻到真土腥味。
两部剧同时上桌,一个给热血,一个给冷泪,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别再拿观众当傻子,我们分得清扑克牌挡子弹是戏,但背后那份较真,是真的。
来源:小天s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