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优酷热播的年代剧《灼灼韶华》里,弹幕跳出了许多观众的提问——在民国时期上海黄浦江码头的宏大场景中,观众可见货轮穿梭、工人忙碌,外滩标志性的万国建筑群现身画面,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上海滩风貌。
“这样的外滩是怎么还原的?”
最近,在优酷热播的年代剧《灼灼韶华》里,弹幕跳出了许多观众的提问——在民国时期上海黄浦江码头的宏大场景中,观众可见货轮穿梭、工人忙碌,外滩标志性的万国建筑群现身画面,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上海滩风貌。
事实上,画面中停在江上、工人搬运物资的货船,有一半是虚拟的。而从后景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到前景码头前的门房、伸出去的舢板,许多看似逼真的景象均是在拍摄现场的一大块LED屏幕内呈现,演员与剧组仿佛身临其境,在屏幕前的空间里表演、拍摄。“那艘货船只有前半部分是实体,后半部分包括驾驶舱、烟囱、江面等,都是虚拟拍摄的LED屏幕里的。通过硬衔接技术,我们让屏内资产与实景道具完成了衔接。”虎鲸文娱数字化制作总监、《灼灼韶华》虚拍项目负责人冲亚介绍。
虚拟拍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模拟实景进行影片的拍摄创作。在虎鲸文娱过往影视作品中不乏这种技术的身影,从《清明上河图密码》到《师兄太稳健》等作品,虚拟拍摄早已在剧集广泛应用,并一再刷新技术上限,不断帮助创作者提升效率、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影体验。
仙侠玄幻题材中天马行空的创意场景,往往是虚拟拍摄最擅长呈现的。但想要准确还原现实世界的环境场景,给用户观影带来真实沉浸感,是目前虚拍所面临的一大难点。“力保年代的真实感,这是我们和导演的共识。”在剧组筹备初期,冲亚参与了剧本围读环节,确认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开始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寻找这段时期货运码头的样貌。“查阅了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货运码头影像资料以后,找到了一个码头作为参考,为了增加戏剧性,我们决定以外滩旁的万国建筑群为背景,将这个货运码头1:1写实复原出来。最终设计出我们在剧中所看到的‘上海滩’。”冲亚说。
整个“上海滩”由直径28.5米的LED屏幕呈现,为了确保前后景别的空间、运动完全统一,虚拍团队将屏内画面的延迟精确控制在200毫秒以内,保证一艘船在屏幕内外,都实现演出效果的一致,让观众在沉浸于故事时,不会有“抠图”的不适感出现。虚拟拍摄,还让整个团队得到创作的参考系——虚拟拍摄意味着“所见即所得”,无需后期制作,仅在拍摄现场便能将影视的视觉效果发挥到极致。过去的蓝/绿幕拍摄中,演员只能看到最基础的绿幕上的红色十字胶布,身处什么环境,则需要演员自己用信念感凭空想象,这给演员的表演带来极大考验。
但在虚拟拍摄地加持下,面对着LED屏上肉眼可见的外滩万国建筑群、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演员就能进行更沉浸的表演,甚至为每一组镜头中眼神的落位、动作的幅度找到支点,并与摄影机的轴线形成配合;导演则能在监视器中,直观看到拍摄画面的任何问题,并对现场的摄影、灯光、美术,乃至屏幕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实时调整。剧中写实场景所带来的观影沉浸感,得益于此。可以说,虚拟拍摄的应用,让影视内容的观感质量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来源:周到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