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为救大哥被迫嫁给陈大顺,虽是上错花轿嫁对郎,然而好景不长。公公和陈大顺相继去世。
《灼灼韶华》最让人揪心的是褚韶华和康二妞闺蜜俩的命运。
褚韶华为救大哥被迫嫁给陈大顺,虽是上错花轿嫁对郎,然而好景不长。公公和陈大顺相继去世。
小叔子陈二顺败光陈家家产,觊觎嫂子肉体,为达目的,他居然掐死了褚韶华的掌中宝萱萱。
褚韶华奋起反抗,杀死陈二顺,她背井离乡只身来到上海,因为背着人命官司,只得换名朱沙。
在上海,她做过纱厂工人,百货公司销售人员,历经千劫,终于成了闻氏药店的股东,活成了大家羡慕的模样。
康二妞则听信初恋小伍的花言巧语,一同私奔到北京。
不料小伍为还赌债,把她卖到了妓院临芳楼,化身露凝香,被迫接客。
而后,幸得褚韶华用计相救得以赎身,远赴上海,改名换姓白冰心,慢慢地成了一个小演员,然而因为小伍的报复,她的身世曝光,生无可恋的她,选择了自杀。
两闺蜜都被坏人害得一无所有,一个在困境中崛起,一个却被过去的身世害得自杀。
为什么两个苦命的女人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境遇呢?
01.起点不同
褚韶华从小在爷爷呵护下成长,好学上进的她,从小便向爷爷讨教医药知识,打下了深厚药理基础。
同时,跟爷爷学到了不少经商之道。
凭借着这些药理知识和经商之道,褚韶华嫁到陈家后,帮助陈老爷和陈大顺打理陈氏药铺,开发出新品“玉容散”,把陈氏药铺干得风生水起,甚至还开了分店。
就算是陈老爷和陈大顺去世以后,被迫回到乡下的褚韶华,只用了350大洋便拿下了6000大洋的生意,还开了华顺药庄,而且把它经营得井井有条。
要不是陈母的偏心与短视,陈二顺的畜.生行为,陈家也不会灭门。
即便是她只身来到上海,也能够利用她的药理知识和经商之道打开局面。
褚韶华为闻氏药铺不得不找警察厅长王国栋求情,没想到却被色.鬼王国栋看上,要纳她为八姨太。
韶华不慌不忙,用珍珠耳环上的药逼王国栋把闻化药铺的药材放行。
在巧妙周旋的时候,又用泻药让王国栋出尽洋相。
诸多事件都证明褚韶华能够成长为独立女性,在商业上站稳脚跟,与她小时候爷爷的悉心教导分不开。
再看,康二妞从小目不识丁,父亲不仅不让她学习,反而斥责打骂,在那个家里她就是个多余人。
所以她才会听信小伍的甜言蜜语,毅然决然地和他一起奔赴人生地不熟的北京。
两人私奔,按道理,如果父母对这个女儿还有一丝的感情,总该是会去寻找一下。
可是康家像没有发生事情一样,根本就不关心这个女儿的死活。
正因为康二妞从小就没有体会到家庭的任何的温暖,所以当小伍用几个小红薯,几个小饼干就俘获了她的芳心。
她就以为小伍是她的救命稻草,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正因为康二妞对小伍全心投入,毫不设防,才会被小伍利用,把她卖给青楼。
人生的每一步选择都藏着未来的伏笔,而最初的起点,早已为选择埋下了方向的种子。
原生家庭的滋养与苛待,幼时习得的本领与空白,让两人在人生路口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也走向了天差地别的结局。
02.观念不同
除了两人的人生起点不一样,其实两人的思想观念也是有差别的。褚韶华时时处处靠自己,康二妞却天天幻想靠男人。
褚韶华对初恋夏初说过,我可以靠自己去北京,不用你带我去。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家本在祁州开药铺,褚韶华却建议有三寿帮在祁州,不如举家搬去北京,于是他们一家在北京有了药铺。
经营药铺时,她趁陈老爷出差,赶紧推出一系列的暖心服务,如24小时在线,可以为客人煎药,送药上门等服务,半个月就让药铺提升了四成收入。
被迫回到乡下以后,她在陈母不给分文的情况下,当了所有首饰,做成一笔大生意,开起了华顺药庄。
即便夏元邀她加入夏氏药庄管理褚韶中卖掉的迟春堂,这可是千万人求之不得的。
然而,褚韶华却表示自己想要靠自己的本事,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远。
即便是后来孩子死了,家破了,她一个人到了上海,穷困潦倒之际,闻知初以为她是乞丐,给了她三个银元,她毅然拒绝别人的施舍。
在百货公司文房部工作的时候,她的同事倪香影与她一起竞争销冠,倪香影借助田二少一口气买了200支钢笔。
她处于劣势的时候也没有退出竞争,而是把钢笔的资料带到家里,日夜研究销售策略,最终想出“关扑”的方案,提升了文房部的业绩。
褚韶华心中有一杆秤: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你唯一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然而,康二妞却凡事都依赖男人。
她走出祁州靠的是小伍,即便被小伍伤害得体无完肤,可她仍然没有吸取教训,来到上海之后,又想着傍大款,找了田二少。
她分明知道,田家根本看不上她,也不允许她这样的戏子进门。
但她仍认为只要自己没有付出真心,能得到对方的钱也不错。
在看清楚田家的真面目之后,她又看上了青帮四把手穆子儒。
当她被小伍报复,穆子儒却没有出现,这时候她也没有看清楚这个男人的为人。
当她在褚韶华闻知秋和在小孙的帮助下开了记者会,名声更大以后,这个男人却跑来说自己要和她在一起。
她以为穆子儒对她有真心,殊不知,这个男人是更狠,既要她的色,还要她的钱。
最终,康二妞靠自己演艺事业赚来的钱,全被穆子儒卷走了。
几经周折找到穆子儒时,却在拉扯中被他推下了楼坠亡。
可依附的藤蔓终究攀不住易折的枝丫。
康二妞把人生的重量全压在男人身上,却忘了:
靠别人的光,终会有被阴影笼罩的时刻;唯有自己站成大树,才能不惧风雨。
03.格局不同
两闺蜜的不同还在于格局。褚韶华看到的是长远利益,而康二妞只看眼前利益。
褚韶华在陈家开药铺的时候,有一个顾客需要云南的麝香,而他们店里当时根本就没有这味药。
她却以低于市场价,两个大洋的价格,答应一个时辰以后给他配上药。
看起来她做这一单生意,自己不赚,还赔了两个大洋。
可是她留住了一个高价位的顾客,而这个顾客又把陈氏药铺的口碑传开了。
褚韶华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其实是投小利赚大钱。
再看她在陈家开店时,就直接要求要占新店股份的一半。
她想到的不是,暂时问家里要多少大洋,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觉得新店一定会在她的经营下挣更多的钱。
同样的道理,当和闻氏大药房的闻知初合作的时候,她稀罕对方给自己加薪,而是要要闻氏大药房的股份。
她看重的不是眼前的小恩小惠,她不想只是成为一名店员,而是对药店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对药店的经营和管理有话语权。
褚韶华着眼的不是眼前的多少银两,而是一份有希冀的未来。
当初答应夏初一起去法兰西,她也是看到了夏初要让她女儿萱萱接受更好的教育,能给女儿更好的明天。
可康二妞的选择,却始终绕不开眼前的一点得失,与褚韶华的长远考量截然不同。
康二妞从祁州出逃,只是为了逃避原生家庭,只为当前不被打骂,小伍能够给她提供情绪价值。
她在出逃之前根本就没有做好任何的规划,只是盲目地跟随小伍来到北京。
她连小伍好赌成性都不知道,被骗被卖都毫不知情。
她被褚韶华赎出之后,找到小伍,却割了他的舌头,只为了逞一时之快却给自己带来了隐患。
后来,小伍为了报复,被田大少收买,在记者发布会上揭露她在青楼的经历,让她差点丧了命。
到了上海后,康二妞仍不吸取教训,还是期望从男人身上捞钱,想要嫁入豪门,走捷径让自己跨越阶层,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
哪怕是一个小扳指就让她高兴得忘乎所以。褚韶华劝她,当褚韶华劝她不要依赖田二少时,她回答说:“我不像你,有本事自己闯天下。我只能靠男人。”
她认为只要自己不投入感情就不会受到伤害。豪门梦碎以后,只一个金戒指,她又投入一个黑帮头目的怀抱,依附于别人而生存。
其实,她公开自己的身份以后,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在演艺界的名声和实力获得更多资源,好好演戏,自己一定能成角,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可她偏偏没有这样的格局和眼光,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求长远发展。
写在最后:
褚韶华与康二妞,同样在命运泥沼中摔得一无所有,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起点的滋养与苛待,让前者手握生存的本领、后者只剩盲目的依赖。
观念的自立与依附,让前者步步靠己破局,后者次次寄望他人。
格局的长远与短浅,让前者着眼未来铺路,后者困于眼前得失。
最终,褚韶华靠自己在废墟上建起人生的大厦,活成了一个女药王,康二妞却在一次次依附与短视中耗尽生机。
唯有把人生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风雨里站稳脚跟,否则再美的幻梦,也终将碎于现实的重击。
作者简介:宁静致远,70后小学老师,期望退休后有一段静谧的独处时光,在文字的世界里栖息。
来源:宁静观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