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完《以法之名》那条热搜,心里咯噔一下——张译+蒋欣都救不回来的口碑,国产反腐真就这么凉了?
“反腐剧还能看吗?
”
刷完《以法之名》那条热搜,心里咯噔一下——张译+蒋欣都救不回来的口碑,国产反腐真就这么凉了?
别急,11月湖南卫视甩出一张王炸:《国家行动》。
一句话:它要是再扑,反腐剧就真可以埋了。
先说案子。
原型是四川刘汉涉黑大案,当年卷宗摞起来比人高,黑金、枪支、保护伞,一条线串到省里。
剧里改叫“绵阳1.10大案”,开场就是武装押运车被劫,子弹贴着头皮飞,尺度直接拉到警戒线。
高群书拍过《风声》,审讯戏能把人看窒息;张成功写“黑色三部曲”,笔锋专挑人性最脏那块抠。
俩人凑一块,画面感自己冒:审讯室灯泡滋啦一闪,嫌疑人的汗顺着下巴滴在笔录纸上,啪嗒,一秒一个炸点。
演员更疯。
于和伟这回不是曹操,是西装三件套、金丝眼镜的律师侯庐,站在被告席外微微一笑,你就知道有人要完。
张译彻底撕掉“安欣”滤镜,演腐败官员徐望东,预告里一个抬眼,阴鸷到让人后脖颈发凉。
王志文、黄志忠不用多说,老戏骨对戏像两台绞肉机,台词往那一扔,空气都嗡一声。
最惊喜的是曹卫宇,演刑警队长贺延龄,蹲守吃泡面那段,腮帮子鼓着,眼里全是红血丝,活脱脱基层干警熬了三个大夜的真实写照。
有人担心:真实案件改编,会不会又成“报告剧”?
看片花就踏实了。
高群书把镜头怼到最脏的角落:拆迁现场推土机碾过菜地,老太太抱着孙子跪在泥水里哭;会所包厢里,小姐递酒的手腕上全是淤青。
没有一句“正能量”台词,却看得人头皮发麻——原来腐败不是新闻里一句话,是普通人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一生。
再说市场。
反腐剧从《人民的名义》巅峰一路俯冲,去年备案数量直接腰斩。
不是观众不爱看,是套路看吐了:开会、抓人、忏悔“三连击”,贪官一哭就洗白,警察永远伟光正。
《国家行动》偏不。
徐望东被抓前,还在给儿子辅导作业,台灯暖光打在他脸上,下一秒镜头切到保险柜里成捆的美元,反差扎得人心里一哆嗦。
这种“人味”,才是现在观众要的。
湖南卫视押宝它,不是没道理。
芒果TV去年靠《大考》把主旋律拍出豆瓣8.1,宣发套路早摸透了:预告片剪成“三秒一爆点”,微博热搜挂#张译反派演技#,抖音放审讯室对峙15秒短视频,点赞直接冲百万。
再加上黄金档排播,收视率想扑都难。
当然,也别吹太满。
反腐剧最怕“虎头蛇尾”,前面黑得彻底,结局突然包饺子。
看张成功采访,他留了一句活话:“正义不是终点,是过程。
”但愿这次,能让观众看到过程里那些血淋淋的代价,而不是一句“法网恢恢”就完事。
11月蹲守湖南卫视,要是《国家行动》真能拍出卷宗里那句“扫黑除恶,扫的是人心”,国产反腐剧就还有救。
要是又烂尾……算了,还是回去刷《狂飙》解馋吧。
来源:清闲的海风E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