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吴敬中:凭两样本事,在天津站稳坐钓鱼台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8 18:48 2

摘要:《潜伏》里的天津站,就没安生过。李涯眼睛盯着“功劳”,陆桥山手里攥着“权力”,底下人要么跟风站队,要么藏着私心。

《潜伏》里的天津站,就没安生过。李涯眼睛盯着“功劳”,陆桥山手里攥着“权力”,底下人要么跟风站队,要么藏着私心。

站长吴敬中,从余则成来,到陆桥山走,再到李涯急得跳脚,他的职位始终没挪过。在充满内斗的天津站,为啥他能稳如磐石?

答案藏在他的话里,更藏在他管人的法子中。

他从不说官腔,但每句都戳在点子上。

则成到天津站报到,拎着行李站在办公室,等着听任务安排,可吴敬中没提一句任务,反倒指着窗外问:“刚来天津,找着住的地儿没?”

余则成说还没,他立马摆手:“别瞎跑,我让人给你寻个近的,把老婆接来。人踏实了,干活才不慌。”

这些唠嗑的话,比任何命令都管用。

余则成刚从重庆来,心里本就没底,这话一出口,后顾之忧没了,自然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换别的领导,可能会说“你要尽快适应,专心工作”,可吴敬中没有。他用“关心”代替“要求”,既拉了近距离,又攥住了下属的注意力,比硬邦邦的官话管用十倍。

还有回,下属捧着贪腐名单找他,说上峰催着查。

吴敬中翻了两页,扔在桌上笑:

“都抓了?抓完了谁给咱盯北平的线?谁给咱跑外勤?水太干净,鱼就活不成了。”

他没说“不能查”,也没说“要包庇”,就用一句大白话,把道理摆得明明白白。

下属听了,既懂了他的意思,又不会觉得他违抗上峰,既给了下属台阶,又保住了自己的人,两头都没得罪。

天津站里,李涯和陆桥山最不对付。

李涯急着破大案,抢功劳;陆桥山想着抓权,压着李涯。

俩人吵到吴敬中面前,一个说“陆科长抢我线人”,一个说“李队长蛮干误事”,唾沫星子都快溅到桌上了。

大家以为吴敬中会拍桌子骂街,可他就坐在椅子上,慢悠悠抽着烟,等俩人吵够了,才开口:“都是为了局里的事,吵两句正常,别耽误了查余则成的线就行。”说完就让俩人走了。

他转头找了余则成,笑着说:“他俩闹,你别掺和,看着就行。”

这话最关键,他不拦着内斗,是因为俩人斗得越凶,越没心思琢磨“站长的位子”;俩人互相盯着,他反而能把每个人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等俩人闹到不可开交,他再出来当裁判,无论是帮李涯压一压陆桥山,还是让陆桥山别挡李涯的路,最后感激他的都是下属,他的位子反而更稳。

他对下属也从不多给“偏爱”。

余则成管核心情报,李涯管行动执行,陆桥山管后勤协调。三个人各管一摊,谁也没法独大,少了谁都不行。

余则成受信任,可他也会让李涯盯着余则成的动向;李涯受重用,却又让陆桥山卡着李涯的物资。

就这么一碗水端平,谁都不敢轻易造次,只能围着他转。

有人说吴敬中是“老狐狸”,可细想下来,他能在天津站屹立不倒,靠的不是狠辣,而是懂“人心”。

他说话不绕弯,是因为知道下属要的不是官腔,是实在;他不拦内斗,是因为明白职场里的平衡,比强行压制更管用。

吴敬中用自己的法子证明了:管人的核心不是“管住人”,是“摸透心”。

到最后你会发现,吴敬中稳坐钓鱼台的秘密,就藏在他那些看似随意的话里,藏在他那些“不管不问”里。

比起“会做事”,“懂人心”才是真本事。

吴站长能把话说到下属心坎里,能把人情世故玩明白,就算身处烂摊子,也能坐得稳、站得牢。

来源:爱追剧的晓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