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句“让韶华给二顺生个孩子,血脉就绑住了”听着像旧社会笑话,实则是精准打击:既毁了褚韶华的名声,又断了她改嫁的路。
“偏心到这一步,连亲孙女都能被闷死,这家人到底在争什么?”
看完《灼灼韶华》的完整剧情,脑子里只剩两个字:活该。
不是骂褚韶华,是骂那群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人。
陈母把全部股份塞给只会赌钱的陈二顺,理由居然是“小儿子可怜”。
这逻辑就像把存折交给一个刚输光家底的赌徒,还指望他翻本。
陈二顺的堕落轨迹,每一步都踩在家族最疼的神经上。
他先卖药材,再卖铺面,最后连祖宅的房契都拿去抵押。
债主上门那天,陈母还在护犊子,说“二顺只是运气不好”。
褚韶华被赶出去时,身上只剩35个大洋,连买药材的箱子都是借的。
三个月后,她的新铺子把陈家的老客户全挖走了。
这不是逆袭剧本,是现实里最常见的“你不珍惜的,别人当宝”。
最阴的其实是宋萍妈。
她表面劝和,背地里给陈二顺递刀。
那句“让韶华给二顺生个孩子,血脉就绑住了”听着像旧社会笑话,实则是精准打击:既毁了褚韶华的名声,又断了她改嫁的路。
这招在民国时期的大家族里真有人用过,上海档案馆里存着类似案例,女方被扣上“不贞”帽子后,连娘家都回不去。
萱萱的死是压垮所有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六岁的孩子,看见舅舅扑向自己,第一反应是喊妈妈。
陈二顺用枕头捂住她时,手抖得连烛台都撞翻了。
褚韶华砍下去的那刀,据说砍断了陈家祠堂的牌位。
三寿帮洗劫时,陈母抱着儿子的尸体不撒手,被一刀捅穿后背,到死都没明白:她拼命护的,正是毁她全家的祸根。
现在回头看,褚韶华其实给过陈家三次机会。
第一次是主动交账本,被陈母摔在地上;第二次是提出分家,被宋萍妈骂“克夫”;第三次是萱萱死后,她只要一句道歉,陈家却忙着藏尸体。
于是有了最讽刺的一幕:陈家人全死了,褚韶华的药铺成了城东最大的药材行,门口挂的招牌还是当年陈家老匾改的,只把“陈”字抠掉,换成了“华”。
有人说这是爽文,其实哪有什么爽点?
不过是“不被逼到绝路,不知道人能有多狠”。
现在那些抱怨原生家庭的人,真该看看这段历史——偏心不是爱,是慢性毒药;算计不是聪明,是给自己挖坑。
陈家覆灭的七条人命里,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包括那个总说自己“没办法”的陈母。
来源:真诚扑克3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