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韶华》:卢先生帮褚韶华的背后,是一场江浙沪之间的战争!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0 23:29 2

摘要:在《灼灼韶华》最新的剧情中,闻氏大药房的东方补脑丹被淞沪警察厅扣押。厅长王国栋贪财好色,他扣了药房的货,收了闻知秋的金条,还要褚韶华给他当八姨太。

在《灼灼韶华》最新的剧情中,闻氏大药房的东方补脑丹被淞沪警察厅扣押。厅长王国栋贪财好色,他扣了药房的货,收了闻知秋的金条,还要褚韶华给他当八姨太。

王国栋的选择题很简单,货与人他至少要留下一个。在这二选一的难题面前,褚韶华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境地。闻知秋冲冠一怒为红颜,扬言几万大洋的货全部不要;夏元则建议立马跑路、暂避风头,总不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

要么忍,要么滚。在现实面前,褚韶华没有更多的选择。毕竟,王国栋在上海滩是个呼风唤雨、一手遮天的大人物。

不过,韶华既然是拽姐,自然不会轻易认输。她谢绝了知秋和夏元的建议,而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是不会逃的;我也不能被王国栋侮辱;我们的货不能不要;莫须有的罪名我们不能担;至于王国栋那样的人渣,就让他自己一个人去死。”

在鱼与熊掌之间,褚韶华选择了全都要——她要保住这批货、坚决不嫁人、誓死不认罪、搞掉王厅长。这四个目标,听起来就像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

但是,褚韶华是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她既然立下了flag,就绝不是脑洞大开、纯属口嗨。为了实现搞死王厅长的目标,她制定了这样的计划——“我们可以推波助澜,继而釜底抽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借他人的刀,取厅长的命。

这爽感十足的设计,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剧情强加的主角光环、是编剧开金手指的操作。然而,如果我们逐帧分析褚韶华的全盘计划,才会发现她的计划是有的放矢,而不是天降贵人。

一切都要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江浙沪说起。

在一百年前的上海滩,包邮区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各地军阀林立、勾心斗角。今天你背后捅刀,明天我当面做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都是见怪不怪的剧情。毕竟,军阀之间的斗争,主题永远是抢钱抢粮抢地盘。

在闻氏大药房的货被警察厅扣押之后,闻知秋曾分析过这场风波背后的玄机。当时,他是这样说的,“夏老板替我们找了几个同行,可是呢,找的关系都是卢永祥这边的关系,这王国栋是齐燮元的人,根本不买卢永祥的账。”

在彼时的上海滩,政商一体、沆瀣一气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富商巨贾的背后,总有权力加持的影子。

毕竟,翻遍上下五千年的史书,天纵奇才、无师自通的商人寥寥无几,官商勾结、权力变现的桥段比比皆是。

田家的背后是王厅长,王厅长的背后是齐燮元;褚韶华的背后有夏老板,夏老板的背后是卢永祥。所谓的商业竞争,很多时候只是政坛大佬的代理人战争。

闻氏大药房被田氏药号打压的背后,是齐燮元与卢永祥的斗法。这两人不是剧中杜撰出来的纸片人,而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在袁世凯称帝闹剧结束后,北洋政府始终由各路军阀轮流把持。在当时的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的是直系、皖系、奉系军阀,三路军阀之中,直系以冯国璋、曹锟为代表,皖系则是段祺瑞的人马,奉系首领是张作霖。

齐燮元与卢永祥,分属直系与皖系两个阵营。在彼时的中国,直系凭借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的胜利,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刻。

作为直系中的实权人物,齐燮元占据着江苏,而皖系残余势力的卢永祥则盘踞在浙江。齐卢两人本就分属不同阵营,自然是势同水火。双方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上海控制权的争夺。站在齐燮元的角度来看,上海自古以来就是江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却被浙江政府攥在手心,你让他这个江苏督军情何以堪?

毕竟,与今天的魔都一样,一百年前的上海,同样是灯红酒绿、光彩夺目。当时的申城,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在各路军阀眼中,上海就是一棵摇钱树。

卢永祥通过下属淞沪护军使何丰林,把上海滩牢牢地控制在手心。这就引起了江苏督军齐燮元为代表的直系军阀的不满。在直皖军阀争夺大上海的背景下,褚韶华敏锐地嗅出了破局的机会。

于是,在夏元的安排下,褚韶华见到了浙江督军卢永祥。两人见面之后,褚韶华惊奇地发现,卢永祥就是他之前在赌桌上遇见的大佬卢先生。

在这场合作中,褚韶华想借力打力、实现自保。本来,以她的实力和段位,根本就没有上牌桌的资格。但是,王国栋是齐燮元的心腹。铲除齐燮元,就先要砍掉他的左膀右臂、鹰犬爪牙。

对于褚韶华所说的一切,卢永祥下属表示怀疑,但卢先生却说,“如果褚小姐所述都是真的,那个王国栋走(私)鸦(片)挣了些钱,一年两千三百万大洋,足够装备三个师了。那个文刀,应该就是齐抚万吧。”

齐燮元字抚万,而“文刀”正是由“齐”字拆字而来。

在卢永祥眼中,褚韶华最大的价值,就是她能够接近王国栋,获取第一手的情报。

她本就是王国栋追求的人,又看过王国栋的账本,还拥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简直是天选的合作伙伴。

卢永祥想除掉齐燮元,褚韶华要搞死王国栋,彼此的目标基本一致,因此,各怀心思、各取所需的双方之间迅速达成了共识。

作为商界的前辈,夏元曾经对韶华说过,做生意最重要是懂得借力、借势。对于夏元的忠告,韶华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褚韶华已经明白,一个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学会借力。

正如某位首富说的那样,创业有两种办法,一是造船过河,二是借船过河。卢永祥,正是韶华渡过难关的那条船。

1924年9月3日,为了争夺上海滩,齐燮元与卢永祥正式开战,史称“江浙战争”,又称“齐卢战争”。一时之间,美丽富饶的江南地区,饿殍满地、尸横遍野。一个月后,卢永祥战败下野,但是作为胜利者的齐燮元也没有成为上海滩的主宰。

短短数月之后,卢永祥卷土重来,齐燮元通电下野。兜兜转转之后,卢永祥似乎成为了赢家。但正如褚韶华说的那样,在所有的赌局里,真正的赢家永远是躲在幕后的庄家。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时的中国,卢永祥与齐燮元不过是牌桌上的赌徒,而真正的庄家却另有其人。只是,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