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暑期档,中国影视圈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顶流对决”:成毅主演的武侠剧《赴山海》与肖战主演的权谋剧《藏海传》正面交锋。两部剧未播先火,微博话题和阅读量双双突破30亿,被业内称为“25年最强一战”。然而因为场外风波,《赴山海》被迫延期,几经波折后才于近
2025年的暑期档,
中国影视圈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顶流对决”:
成毅主演的武侠剧《赴山海》与肖战主演的权谋剧《藏海传》正面交锋。
两部剧未播先火,
微博话题和阅读量双双突破30亿,
被业内称为“25年最强一战”。
然而因为场外风波,
《赴山海》被迫延期,
几经波折后才于近日上映。
同是大制作、高期待和千万级预约量,
《赴山海》和《藏海传》谁更好看呢?
对比《藏海传》,
《赴山海》在播出前可谓先天优势明显。
首先这部剧改编自温瑞安经典武侠《神州奇侠》,
原著有着广泛的粉丝基础。
其次,
两个主演面临的舆论环境差很多。
肖战刚在年初因为《射雕》惨遭全网嘲,
而《赴上海》上映前成毅靠《莲花楼》、《琉璃》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
在开播后,
《藏海传》凭借过硬的剧情和制作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而《赴山海》无论剧情还是服化道都遭受了质疑。
很多观众表示自己看了1集就想弃剧,
坚持看了2集后仍然吐槽不断。
剧情被指平淡如“鸡肋”,
毫无吸引力。
那么,
为什么《赴山海》差评这么多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几个画面。
一场主角的打斗戏,
刀还没碰到人,
所有人就被弹开了。
满头白发拄拐杖的老太太,
在黑夜里玩起了滑翔伞,
和年轻人一起穿过山谷,
气都不带喘…
更不要说蹩脚的抠图,
连修都懒得修了。
没错,
这些都是来自号称投资3亿的S+级国产电视剧《赴山海》。
视觉效果上《赴山海》未能达到观众期待。
剧中呈现出的是粗糙的合成画面和不够精致的场景设计。
原本重要的打斗场景,
画面的流畅性和打斗的真实感严重不足。
看起来就像过家家一样。
而这种敷衍还体现在《赴山海》的服装设计上。
《赴山海》中的服装整体看起来很像花花绿绿的影楼风,
与侠客角色所需的气质严重错位,
削弱了角色的信服力。
反观《藏海传》,
剧组在贵州搭的实景宫殿群,
光设计图就改了18稿35,
制作上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而在剧情上,
《赴山海》大胆采用了“穿书+系统+武侠”的创新模式,
讲述现代社畜穿越到武侠世界并被迫完成系统任务的故事。
前期用了大量篇幅铺垫穿越背景和解释系统规则,
导致节奏拖沓,
被观众吐槽“像在看系统说明书”。
在实际播出中,
这种“系统”的机械提示音与古风武侠场景也产生了严重的排异反应。
当角色需要完成类似游戏任务的指令时,
很多观众感到了出戏。
他们纷纷表示,
这种提示音稀释了武侠剧应有的古典韵味和厚重感,
使江湖探索变成了“做任务”,
也导致了角色成长缺乏了厚重感。
说完了服道化,
我们再来看看两部剧的主演表现如何?
成毅作为中戏毕业的科班演员,
按理说应该有专业的表演功底。
《赴山海》中,
他一人分饰三角:
现代社畜肖明明、侠客萧秋水和反派李沉舟。
本来,
这是一次展现演员演技的好机会。
但成毅的表演却暴露了自己演技模式化的问题,
他的表情管理局限于“皱眉、大小眼和歪嘴”等固定套路。
台词功底也受到质疑,
原声出演被指吐字不清、气虚无力且含糊不清。
相比之下,
非科班出身的肖战在《藏海传》中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他从一个拍广告都不知道看镜头,
拍电影拿金扫帚的流量明星,
成长为能够胜任古装剧同期声的演员,
进步有目共睹。
目前,
《赴山海》的市场表现呈现奇特的双重性:
一方面,该剧在腾讯平台年度最快突破2.6万热度值,
云合市占率高达16.8%,抖音相关话题量突破1.4亿9。
商业价值显著,
已吸引13个广告品牌,
单集广告数达80支。
另一方面,
豆瓣短评区却充斥着大量差评,
形成了“数据热、口碑冷”的奇特现象。
许多观众表示“看不进去”、“难以入戏”。
这种热度与口碑的背离反映了当前影视市场的某些特点:
顶流明星的号召力能够带来前期关注和商业价值,
但作品最终能否获得观众认可,
还是要靠内容质量本身。
成毅与肖战的对比,
反映了内娱顶流明星转型的普遍困境。
成毅给人的感觉是“总是差口气”:“成名作《琉璃》女主偷税漏税,
《赴山海》又被曝出女二的问题,剧差点夭折”。
而肖战虽然基础更薄弱,
但通过《藏海传》实现了演技上的突破,
成功扭转了口碑。
《藏海传》和《赴山海》两部剧的不同命运揭示了影视行业的本质规律:
顶流热度能够带来前期关注,
但唯有扎实的内容质量才能赢得观众持久认可。
无论是穿书设定还是武侠情怀,
最终都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剧本、
恰当的选角与表演以及有诚意的制作上。
那么,
各位亲爱的朋友,
你们怎么看《赴山海》口碑争议呢?
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交流。
我是榕树洞里看世界,小小树洞纵论天下琐事。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