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毅今年有点忙,刚在《赴山海》里露脸,转头又出现在《不眠日》里。观众本着人情世故想都支持捧场,没想到两剧一比较,热度、口碑分明是一个天一个地。说实在的,这一回,演技谁家硬核、剧情谁家上道,分得够明白了。
成毅今年有点忙,刚在《赴山海》里露脸,转头又出现在《不眠日》里。观众本着人情世故想都支持捧场,没想到两剧一比较,热度、口碑分明是一个天一个地。说实在的,这一回,演技谁家硬核、剧情谁家上道,分得够明白了。
先说《赴山海》,开播前排面很大,宣传的时候吊足了胃口。但等剧正儿八经播出来,观众的心情也就仨字:想骂人。剧里成毅饰演的大侠,造型仿佛误入花店,红衣紫衣粉衣一股脑往身上招呼,说是想展现个性,其实怎么看怎么跳戏。更扎心的是,特效基本靠P图,背景和人物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头发扣一半、身影在虚空,活生生演成了“穿帮合集”。别说带入感了,简直像在看幕布上贴画。台词更是让人抓狂,成毅一张嘴就像气息不够用,说话软趴趴,有观众一激动直接调高了电视音量,仍听不清人说什么。
观众吐槽归吐槽,剧方和粉丝倒忙着甩锅。有人怪剪辑,有人怪后期,还有人说成毅现场拿剧本那叫敬业。编剧亲自下场撑腰,辩解拿剧本是正常操作。可问题是,这些理由观众不买账。道理很简单,电视剧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说服观众怎么体谅演员怎么艰难的。何况剧里半夜刷剧,随手台词本躺床头,看一眼都让人出戏——这是讲古装侠义,还是夜校学员背课文?
观众向来嘴巴毒,但毒中也带点“良心建议”。有人说,看到第五集能坚持下来,实属耐心过人。连洞洞鞋都能一眼看穿,还以为是在逛早市。其实一部剧最大能力应该让人忘记琐碎细节、只记住人物命运。《赴山海》却偏偏反了过来,吐槽不断,全靠花边细节撑门面。剧情掉线,细节踩雷,播完后全网骂声一片,热度也就是“炮轰榜”一类的热度。
再看《不眠日》,一水的演员白敬亭。开头一个鼻青脸肿的中二少年,为了一场游戏险些丢了命。是不是很离谱?但剧情紧凑,设定新鲜,观众还真舍不得快进。主角本来是个不学无术的“游戏少年”,被人找茬胖揍后,一失足掉到河里,居然摊上了“时间循环”这么狠的设定。每到午夜十二点,场景瞬移,循环人生再来一遍。第一次掉河里,第二次写论文,刚写好又归零。观众跟主角一起琢磨规则,体会“写论文没保存”的绝望。连跳漫河的本事都学了出来。
白敬亭这角色演得有喜感,跟着剧情穿梭一次次“高光时刻”,既有笑点也有看头。比如直愣愣闯宿敌“老窝”,刚要反派上演英雄救美,结果被揍得更惨;尝试各种方法接近循环核心,折腾五次才勉强找到出口。剧的设定不新但节奏快,人物造型朴素,不过胜在自然,有种烟火气。白敬亭演技没有包袱,搞笑有分寸,痛苦来得也真,和大多数网剧那种“端着”的假认真完全不同。
两个剧放一起比,你说演员同一批,投入拍摄都足够,其实差距就在细节和态度上。一个翻来覆去找理由,观众左看右看总觉得“你不是在演戏,是在糊弄”;一个靠节奏和情感起承转合,观众跟着情绪走,不知不觉追完好几集,还嫌不过瘾。比到头,谁家表现拉胯,观众都心知肚明。
这年头,剧多的让人眼花,有点流量的演员随便哪配一部都能带出热度。可到底市场怎么选,观众有自己的秤。《赴山海》这回吃到了现实的一记耳光,粉丝刷不起来口碑,剧情爆不了热搜。反过来看《不眠日》,没多少大场面,没发大水砸金钱,全靠一手剧本活蹦乱跳。也难怪有人说,“格局小,但味道正”。
吐槽归吐槽,其实观众没有谁一来就揪着问题不放。主要是期待落空太多次,这次实在有点忍不住。如果要找原因,那就一句话,剧得有心。成毅大侠演不出江湖那股爽利劲,一身花衣服加洞洞鞋,到底是为谁留一手?观众真的是“鸡蛋里挑骨头”吗?其实只要剧本扎实、演技过关,谁没空整天拿显微镜找茬。
流量明星的时代,观众早就不信谁能一红到底。拍一部烂一部,最后还是得靠口碑续命。编剧、导演加上主角,谁都有错的时候,关键在于能不能吃一堑长一智。成毅在剧里遭遇群嘲,如果下回真拿出点态度,或许还能打个翻身仗。反倒是那种遇别人批评就开撕、甩锅的做法,才是真正得不偿失。
不是所有剧都能像《不眠日》这么幸运,赶上白敬亭这种认真的主角。也不是每个观众有耐心陪着一部不靠谱的剧跑到头。好剧靠剧本,靠演技,靠一点点对观众的尊重。观众不用刷分,也不用表忠心,看得住就是好剧,看不住分分钟弃剧。竞争年年都在,翻身靠自己。
一部剧能不能立得住,最后都逃不过观众这一关。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小孙影视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