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开播!35集谍战剧:密码死磕+身份反转够硬核, 笑点不减谍战味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9 12:00 1

摘要:但《守护者们》偏不:它加了轻喜剧,却没稀释半分谍战的紧张;让普通人当主角,却比“全能特工”更戳人心——35集,每集都藏着“刀尖上走钢丝”的真谍战味。

老谍战迷都懂:近年谍战剧要么陷“套路循环”——卧底、接头、破译三件套翻来覆去;要么为了“创新”丢了魂,把谍战拍成偶像剧。

但《守护者们》偏不:它加了轻喜剧,却没稀释半分谍战的紧张;让普通人当主角,却比“全能特工”更戳人心——35集,每集都藏着“刀尖上走钢丝”的真谍战味。

这部剧由杨文军、石栾执导,张吉编剧的《守护者们》,集结张一山、韩东君、张天爱、刘欢、范诗然等一众高热度主演,堪称“值得熬夜追”的谍战佳作。

1939年上海沦陷,日军攥着能监控盟军情报的“铁幕密码”,一旦启用,半个中国的抗日情报网都得塌。

龙套演员丁一(张一山饰)被迫冒充盲眼密码专家李约瑟,与军统特工顾仰山(韩东君饰)假扮成李约瑟助理,潜入日军内部,破坏致命武器“铁幕密码”。

剧院老板冼碧云(张天爱饰)以影星身份为掩护,实为地下情报员,三人在生死博弈中上演了一出荒诞又惊险的谍战大戏。

当日军的严密布防与特务的无孔不入同步袭来,他们既要应对日军的层层盘查、密码破译的智力较量,又要在身份伪装的缝隙中传递情报,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筑起了一道“伪装者的谍战长城”。

这场谍战的精彩,在于它的“反差感”:龙套演员用背台词、街头魔术的荒诞手段破译密码、戏耍日军,让谍战有了轻喜剧的诙谐;而军统特工与地下情报员的身份反转够硬核,又让剧情充满谍战的紧张悬疑,每一步都扣人心弦。

张一山饰演的丁一,从贪生怕死的龙套演员到硬着头皮伪装的“密码专家”,伪装盲人时闭眼撞柱的细节、无焦点的眼神,把“演出来的身份”演得入木三分;

那句“我不是跑龙套的!老子是演员!”的经典台词,更是将角色的成长与反差感拉满。

韩东君饰演的顾仰山,打破特工套路,“冷面幽默”的设定极具看点——“品茶翻白眼”“西装藏喜剧剧本”,与丁一形成“严谨VS狡黠”的搭档张力,把军统特工的沉稳与暗藏的诙谐演绎得极具层次感。

张天爱饰演的冼碧云,以影星身份为掩护,实则是地下情报员“阮青”,三重身份切换自如;

她在剧中的12套旗袍造型暗藏摩斯密码(红裙飒爽、素雅绣纹),被赞“东方美学符号”;红裙持枪的动作戏片段,更是将旗袍美学与特工战力完美融合,每一次出场都惊艳又带感。

《守护者们》最“绝”的不是传统谍战的套路,是它的题材创新——首创“谍战+轻喜剧”模式,在谍战的惊险中融入轻喜剧的荒诞感,开辟了谍战剧的新赛道。

剧中,龙套演员伪装密码专家、用背台词破译密码、靠街头魔术戏耍日军等充满巧思的设定,让谍战有了轻松诙谐的观剧体验,却又不失情报战的紧张刺激。

这种“亦庄亦谐”的风格,让观众在紧张之余能会心一笑,又能深度沉浸在谍战的智斗中。

不同于传统谍战剧的“严肃硬核”,《守护者们》的“戏中戏”结构更是点睛之笔:丁一将任务视为“新角色演绎”,从发油定型、西装笔挺的外形到全情投入的神态,形成“扮演→成为”的成长隐喻,让角色弧光更具层次。

这部剧的动作智斗场面更是融合了市井智慧与谍战紧张感,密室解码、蒙眼持枪、西装格斗等戏份,既有谍战的惊险刺激,又有轻喜剧的巧思设计,观赏性拉满。

同时还展现了千千万万前仆后继的中国人如何以血肉之躯换来抗战胜利的厚重主题。

讲到最后,不得不再提一下这剧的演员,真的是太强大了,有张一山、韩东君、张天爱、刘欢、赵子琪、焦刚、王姿允等,我真的太喜欢了。

我最期待的演员就是张一山和张天爱,不知道你最喜欢哪个演员?

9月23日,北京卫视黄金档+优酷/咪咕视频全网独播,这场“以演做局”的守护之战,你准备好熬夜追了吗?

你喜欢谍战+轻喜剧的创新模式吗?

本文分析基于剧集官宣动态,具体以剧集实际播出为准,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鱼记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