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的一生,就是硬生生被推着往绝路上走。要说这部剧里最狠的坏人,很多观众一开始可能觉得是陈二顺,毕竟他嗜赌好色、手段下作,甚至为了得到褚韶华,亲手害死了无辜的孩子萱萱。可如果真细细想来,整部剧里最阴毒、最狡猾、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人,却是周燕。
褚韶华的一生,就是硬生生被推着往绝路上走。要说这部剧里最狠的坏人,很多观众一开始可能觉得是陈二顺,毕竟他嗜赌好色、手段下作,甚至为了得到褚韶华,亲手害死了无辜的孩子萱萱。可如果真细细想来,整部剧里最阴毒、最狡猾、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人,却是周燕。
结局里,周燕落水溺亡,看似是偶然,看似是报应,其实背后暗藏着真相:那一刻,无论是剧本还是观众心里,都已经认定——褚韶华彻底没有软肋了。
周燕是那种不见血的刀。褚韶华为了救哥哥褚韶中,甘愿下嫁陈大顺,已经够凄惨的了。可周燕呢?一边表面装作嫂子,一边心思全在钱和利益上。
褚韶华拼死拼活开出华顺药铺,本意是为了撑起家族,不至于流落街头。结果周燕和褚韶中不思进取,还嫌股份分得不够,逼着褚韶华让利。她下药害褚韶华,就是为了偷钱。这一举动,直接导致褚韶华失去自卫的力气,陈二顺才有机可乘。说得狠一点,萱萱那条小命,周燕扛着三分黑锅。
更有甚者,褚韶华决定东山再起,想带着女儿走一条全新的路时,周燕非但不帮,还处处使绊,最后更是一再计划,要把褚韶华推入绝境,好让自己脱身。周燕的狠,不是大声嚷嚷,而是针针见血、阴险透骨。
在上海重启人生的褚韶华,其实已经走出最黑暗的那段时间。她不再依赖陈家,不再被褚家拖累,甚至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又一次打出天地。可即便如此,她心里始终有一个软肋:对哥哥褚韶中的那点血脉亲情。
褚韶中是什么人?眼高手低,一遇困难就想占亲妹妹的便宜。可褚韶华到底是念旧情的,她愿意“只要你休了周燕,我就愿意拿钱给你”。那句话并不是威胁,而是肺腑之言。她清楚,如果没有周燕,褚韶中或许还有救。
那么换句话说,周燕就是褚韶华心里,唯一能触碰她底线的那根稻草。兄妹情情深意重,但周燕像毒瘤一样死死缠着褚韶中,只要周燕还活着,褚韶华就注定没办法真正全身而退。
《灼灼韶华》的原著里,褚韶华跟周燕的对决,是彻底的压制。褚韶华识破她的算计,最后亲手把她推下江,解决了这场剪不断理还乱的孽缘。剧版里处理得更复杂一些,但无论怎样改,结局的落点都只会是一个:周燕必须死。
为什么?因为周燕不死,褚韶华就不可能甩掉枷锁。
因为周燕不死,褚韶中就会一直被她拖下水。
更因为周燕不死,褚韶华就永远有一个可以被利用、被威胁的亲情软肋。
所以当周燕真正落水的时候,看似是意外,看似是反杀,其实就是大结局最关键的一笔。她这一走,不只是给自己的一生画上句号,更是替褚韶华彻底剪断了最后一根软弱的线。
周燕死后,褚韶华的人生,才真正开始顺风顺水。她终于可以心无旁骛,把心思蓄在自己的人生上。她拼命工作,顶得住同行竞争,把百货公司做出成绩;她转身与闻知秋合作,把生意越做越大。
褚韶华自身的能耐,是藏都藏不住的。不管在哪里,她都能很快站到舞台中央。这一点不是因为她有贵人,而是因为她狠得下心,熬得住苦。
等到最后,她不仅拿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还走入婚姻,和闻知秋强强联合。她不再是那个被陈家拿来换彩礼、任人宰割的“小媳妇”,而是成为商界响当当的人物,最终甚至是市长夫人,母仪一方。那一刻,她才真正活成了别人仰望的样子。
而这个转折点,正是周燕的溺亡。没有她死,褚韶华始终会在亲情里徘徊不定;她死了,褚韶华就再无软肋,才能走得彻底干净。
陈家覆灭与对照对比之下,陈家的下场就是警醒和讽刺。陈二顺纵欲狼心,结果死在褚韶华的刀下。陈母拎不清宠坏儿子,最后全家败落。长嫂周燕,机关算尽,落得溺亡一场空。
你说他们是被褚韶华逼死的吗?并不是。陈家覆灭,是他们自己一手作出来的。褚韶华一个女人,明明早就给他们留路,把40%的股份分出去,让他们安安稳稳过日子。可他们嫌不够,要更多,要独吞。结果呢?贪心,反噬。
唯一赢到最后的,就是褚韶华。她从乱局里杀出一条血路,用能力拼下自己的一切。对比她的孤勇,那些沉迷于算计的陈家人,正好构成最鲜明的反衬。
《灼灼韶华》的结局,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褚韶华有多辉煌,而在于她终于斩掉了羁绊,彻底活成了自己。
周燕的死,并非只是一场报应,更是一种清算。她从嫁入褚家那一天起,就注定是搅乱风雨的毒蝎。没有她,褚韶华或许早走向另一种人生;有她在,褚韶华永远回不了头。
而当她最终落水,褚韶华再无软肋、再无顾虑。那一刻,褚韶华的人生,才真正属于她自己。
所以,大结局打出的核心信息其实就八个字——陈家覆灭,韶华重生。 #电视剧灼灼韶华#
来源:影探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