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拐题材永远牵动着社会神经,而由迪丽热巴、金世佳领衔主演的公安打拐刑侦剧《利剑玫瑰》,自播出起就引发全民热议。如今好消息传来,9 月 19 日起,这部剧将登陆 CCTV - 8 佳人剧场重播,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示 “终于能二刷了”“欠的眼泪这次要补回来”。这
打拐题材永远牵动着社会神经,而由迪丽热巴、金世佳领衔主演的公安打拐刑侦剧《利剑玫瑰》,自播出起就引发全民热议。如今好消息传来,9 月 19 日起,这部剧将登陆 CCTV - 8 佳人剧场重播,消息一出,网友纷纷表示 “终于能二刷了”“欠的眼泪这次要补回来”。这部聚焦打拐办 “六人小组” 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剧集,用紧凑剧情、真实案件和演员的精彩演绎,成为近年来刑侦剧的 “破圈之作”,此次重播,无疑会让更多人感受到打拐工作的艰难与正义的力量。#迪丽热巴利剑玫瑰重播#
《利剑玫瑰》最打动人的,是 “源于现实” 的震撼力。它改编自 2018 - 2023 年公安部侦破的 37 起拐卖大案,每一个案件都像一面镜子,照出犯罪分子的狡猾残忍,也映出打拐民警的无畏担当。电梯婴儿失踪案中,人贩用信号干扰器切断商场监控,短短 5 秒就将婴儿盗走,这样的情节并非虚构,而是现实中曾真实发生的惊险瞬间;祠堂藏尸案里,传统伦理观念成为犯罪分子的 “保护伞”,展现出打拐工作不仅要对抗罪恶,还要突破复杂的人情桎梏;跨省少女贩卖网案件,则聚焦被拐女性的尊严重建,让观众看到打拐不仅是 “救人”,更是 “拯救破碎的人生”。剧中采用 “主线案 + 单元案” 双线推进,独立案件紧张刺激,主线又逐步揭开庞大拐卖网络的黑幕,观众在跟着 “六人小组” 推理破案时,常常被剧情揪紧心,有观众留言 “看剧时全程攥着拳头,想到这些案件真的发生过,就忍不住心疼受害者”。
迪丽热巴和金世佳的 “颠覆式演绎”,让角色彻底立住了。迪丽热巴一改往日精致女神形象,剪短头发、素颜出镜饰演刑警邓妍,为了贴近角色,她在零下 20℃的严寒中完成雪地追凶、攀爬等高危戏份,手上磨出茧子也不叫苦。剧中她怀抱被解救婴儿落泪的镜头,眼里满是心疼与坚定,一句 “中国警察,永不退缩” 的台词,更是喊出了打拐民警的担当,不少观众感慨 “第一次见迪丽热巴这么‘糙’,却糙得让人动容”。金世佳为塑造硬汉形象,特意增重 15 斤,褪去了以往的文艺气质,浑身散发着刑警的干练与沉稳,他与迪丽热巴组成的 “冰火双强” 搭档,一个敏锐果敢,一个沉稳睿智,对手戏张力拉满。不仅如此,尤勇智、阿如那、朱锐等演员组成的群像,也将打拐团队里不同角色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业内人士评价 “这部剧的演员没有一个拉垮,每个人都像是从真实打拐队伍里走出来的”。
从全球视角来看,《利剑玫瑰》的成功,契合了 “打拐题材全球化关注” 的趋势。在欧美,《换子疑云》《亲爱的》(美国版)等打拐题材作品,靠真实事件改编和深刻的人性刻画引发关注;在韩国,《素媛》《熔炉》虽聚焦性侵案件,但也让公众对儿童权益保护的讨论升温。而《利剑玫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用 “写实” 的手法展现打拐全流程 —— 从接到报案的紧张,到追踪线索的艰难,再到成功解救的欣慰,甚至包括解救后对受害者的心理疏导,让观众全面了解打拐工作的 “全链条”。更难得的是,剧集每集结尾都会滚动播放公安部真实失踪儿童信息卡,联动 “宝贝回家” 项目,这种 “影视 + 公益” 的模式,比单纯的剧情更有社会价值,有国外媒体评价 “中国这部打拐剧,不仅是娱乐作品,更是唤醒社会共识的‘宣言书’”。
不过,也有少数声音认为 “剧中案件过于真实,部分情节让人不适,是否适合广泛传播”。但这种观点忽略了打拐题材的 “警示意义”—— 只有让更多人看到拐卖犯罪的残酷,才能提高防范意识,也才能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到打拐行动中。就像有观众说 “虽然有些剧情看得揪心,但正是这种揪心,让我记住了给孩子随身带定位器、不轻易透露家庭信息这些防范知识”。《利剑玫瑰》的价值,不在于 “制造爽感”,而在于 “传递力量”—— 让观众看到,面对猖獗的拐卖犯罪,有一群人始终在前线冲锋;让被拐家庭看到,希望从未消失;让全社会意识到,打击拐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此次《利剑玫瑰》登陆 CCTV - 8 重播,不仅是给没看过的观众一次 “补课” 的机会,更是对打拐议题的再次聚焦。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能有这样一部不迎合流量、不堆砌噱头,踏踏实实讲述打拐故事、传递社会责任感的剧集,尤为珍贵。它让我们明白,电视剧不仅可以用来消遣,还能成为连接社会、唤醒良知的桥梁。当我们在屏幕上看到 “六人小组” 为了一个孩子的团圆奔波千里,看到迪丽热巴饰演的邓妍在雪地里摔倒又爬起,看到金世佳饰演的角色面对威胁依然眼神坚定时,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剧情的精彩,更是 “正义永不缺席” 的信念。期待这次重播,能让更多人关注打拐、参与打拐,让 “天下无拐” 的愿望离我们更近一步。
来源:碧海青天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