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期档告一段落,围绕这个夏天影视剧的题材冷热,最近成了业内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暑期档全网正片总播放量284亿,比去年的320亿下降11.3%。有数量无爆款,成了这个暑期档古装剧的收官总结。
暑期档告一段落,围绕这个夏天影视剧的题材冷热,最近成了业内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暑期档全网正片总播放量284亿,比去年的320亿下降11.3%。有数量无爆款,成了这个暑期档古装剧的收官总结。
仙侠剧爆款难寻,播出效果不如预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8月,多家平台累计已播出《临江仙》《锦绣芳华》《书卷一梦》《锦月如歌》《献鱼》《与晋长安》《子夜归》等近十部古装剧,但与往年每次暑期档都能产生一部爆款剧不同,今年的暑期档相对较为冷清。在仙侠剧分类中,截至目前播放量数据表现最好的剧集为《临江仙》,平台播放热度值过万,刷新了平台热度值最快破万的纪录。但若以“出圈”为标准来考核《临江仙》的爆款度,它可能依然未达标准。
毕竟,往年暑期档的仙侠剧爆款,前有仙侠剧“鼻祖”如2015年的《花千骨》,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近三年也有《苍兰诀》《长相思》《永夜星河》。欢网大数据排行榜显示,多档评级为“S+”的古装仙侠剧在这个暑期档表现均低于预期,近期热播期唯一进入点播排行榜前十的《子夜归》排名第八,单周排行榜最高位次为第二,《凡人修仙传》《锦月如歌》《与晋长安》等评级不低的剧集在点播榜的排行均较为靠后,勉强维持在前20名的序列之中。
这显然与仙侠剧在暑期档的预期并不相符,仙侠剧在古装剧细分类型中的优势似乎正在逐渐丧失。根据欢网大数据发布的《2025暑期长剧市场报告》,2025年暑期上星播出了8部古装长剧,其中《藏海传》勇夺暑期档古装剧平均收视率榜首位置,排名前五的剧集中无一部仙侠剧。在2025暑期热播期古装剧大屏点播市占率TOP5榜单中,也仅有《子夜归》一部仙侠剧入围,排行第四,其类型也更接近奇幻题材。
“三生三世”模式失灵,观众注意力分散是必然
古偶仙侠失灵,并不是今年暑期档特例。回顾近五年暑期档古装剧市场,以“三生三世”叙事模式为主打,聚焦上古神仙情爱故事的IP剧作重复度极高,在同类型叙事中难以突破固有框架,导致观众早已“苦三生三世久矣”,播出于2023年的《长相思》几乎算是最后的“三生三世”爆款。
此后,凭借三世轮回动辄就是万年寿命的上古神仙,不是复刻《花千骨》的“师徒恋”,就是走《苍兰诀》的虐恋戏码,以此母本叙事为基调的古装仙侠剧“络绎不绝”。仅以今年暑期档播出的多部仙侠剧来看,《凡人修仙传》讲述穷小子韩立的热血修仙故事,《临江仙》以“三结三离”的极爱拉扯为噱头,《献鱼》同样是以维护三界太平为己任,主角也是要跨越三世爱恨纠葛。
差不多的上古神话背景,差不多的“打怪升级”式修仙,连恋爱模式也动辄都是不谈三世不罢休。再加上自《花千骨》以来几乎定型的仙侠剧妆造,男上仙人均白发白衣造型,女性角色则是清一色的青绿长袍主打又仙又美,光是看剧集海报都能完成“连连看”和“猜猜我是谁”。去年,在点评《仙剑4》和《祈今朝》两部仙侠剧时,人民文娱就曾引用这样的评论以表批评,“一部仙侠剧抛弃了‘侠’,丢弃了IP之‘魂’,转为纯纯的古偶剧,何以再令观众动心和共情?”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看来,过去的暑期档仙侠剧爆款本身也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无论在任何一种题材赛道中,对内容的升级和‘卷’都是必然的趋势”。他认为,如今观众的注意力在各类精品创作之间的分流是必然出现的,“以后可能会更难出现爆款”。不过,对于整个市场的繁荣发展来看,何天平认为足够供给的“腰部”剧集能够持续涌现,“对于长剧的大盘市场来说,长期看更为有利。市场主体更多,这相对于单纯的只有头部活跃来说更为长久,短期现象级作品的缺位也代表了一种结构性的调适。”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