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那时候,褚韶华这女人的命是真苦,苦得能拧出眼泪来。可要说谁最让她寒心,你猜都猜不到——不是对她动手动脚的小叔子陈二顺,也不是满脑子封建规矩的小脚婆婆,偏偏是她娘家的嫂子周燕,这人的心肠,比腊月里的井水还冷,比黑夜里的刀子还狠。
民国那时候,褚韶华这女人的命是真苦,苦得能拧出眼泪来。可要说谁最让她寒心,你猜都猜不到——不是对她动手动脚的小叔子陈二顺,也不是满脑子封建规矩的小脚婆婆,偏偏是她娘家的嫂子周燕,这人的心肠,比腊月里的井水还冷,比黑夜里的刀子还狠。
谁能想到啊,就为了褚韶华药铺里刚收的一百多块大洋,周燕能干出下药这种缺德事。她心里打得精着呢:等褚韶华喝了药昏过去,就让自己男人偷偷溜进去把钱拿走。她压根没寻思,自己这点见不得光的小心思,会像推倒了一串多米诺骨牌,惹出天大的祸事,最后连两条人命都没保住。
无巧不成书,就在同一天,褚韶华的婆婆也在打坏主意。这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被儿子陈二顺哄得晕头转向,端着一碗掺了药的鸡汤就往华顺药铺跑。她心里盘算着,只要让褚韶华跟儿子生米煮成熟饭,就能把这个会赚钱的“摇钱树”死死绑在陈家,以后家里就不愁吃穿了。
褚韶华也是个有心眼的人,婆婆那碗鸡汤一看就不对劲,她心里早有防备,一口都没碰。可她千防万防,就是没防住自己的亲嫂子——那壶看着再平常不过的茶里,藏着周燕最歹毒的心思。药效一上来,褚韶华浑身软得像没了骨头,连站都站不稳。就在这时候,早就等着的陈二顺,摸黑溜进了她的屋子。
小女儿萱萱被动静惊醒,吓得哇哇大哭,还伸手去拉妈妈。陈二顺怕被人听见,心一横,竟然用枕头把自己的亲侄女活活闷死了!褚韶华看着女儿没了气,心像被撕成了碎片,拼着最后一点力气,摸出枕头底下藏着的匕首,朝着陈二顺就扎了过去。就这么着,两个女人各自打着小算盘、几乎同时下了药的荒唐事,最后变成了两条人命没了的惨剧。
更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是,周燕听说出了人命,半分愧疚都没有,还在背后说风凉话,那冷血的样子,根本不像是个正常人。其实回头想想周燕对褚韶华做的那些事,就知道她的坏不是一天两天的,就像用钝刀子割肉,慢慢悠悠的,可每一下都扎在最疼的地方。
早几年,褚韶华的哥哥褚韶中被土匪绑了票,周燕不想着怎么救自己男人,反倒逼着褚韶华嫁人,就为了用高额的聘礼去赎人。后来褚韶华刚守了寡,日子还没缓过劲来,周燕又动了歪心思——她想把褚韶华卖给一个五十多岁、刚死了老婆的老头子,就为了赚一笔嫁妆钱,还打算自己偷偷藏一部分。为了促成这门亲事,她甚至撒谎说褚韶华的亲妈病了,把褚韶华骗回娘家,就等着生米煮成熟饭。
好在褚韶华是个硬气的女人,没被周燕拿捏住。她自己攒了三十五块大洋做本钱,起早贪黑地干,硬生生把生意做了起来,开了家华顺药铺,前前后后赚了八千多块。按说褚韶华日子过好了,周燕该知足了吧?可她偏不,眼睛早就盯上了药铺这块肥肉。
周燕直接找上门,理直气壮地说:“这药铺姓褚,就得交给我家韶中管!”可谁不知道,褚韶中既不懂经营,又没主见,耳根子还软,让他管药铺,跟把钱扔水里没区别。周燕还得寸进尺,让褚韶华回家带孩子,把店铺全权交给他们夫妻俩。
褚韶华心里跟明镜似的,哪能答应?她早就把药铺的股份安排得明明白白:四成给婆婆,四成给亲妈,剩下两成给店里的伙计。她还特意说清楚,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只能拿分红,不能插手药铺的经营。这样一来,两个老人晚年有保障,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心血也不会白费。
可周燕哪管这些?她只觉得褚韶华“小气”,没把好处送到自己嘴边。当场就撕破脸皮大闹起来,又哭又骂,那副撒泼的样子,真是难看到了极点。闹来闹去没结果,周燕就撺掇自己男人去偷钱——看到褚韶华刚收了一百多块大洋的账,转身就往茶壶里下了药,就等着夜里动手。
周燕这一辈子,满脑子都是算计,从来都是只进不出,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她每次找褚韶华,没别的事,不是要这就是要那,把褚韶华当成了可以随便榨取的工具。她表面上是为自己男人谋划,其实全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在褚家也是搬弄是非,把家里搅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后来褚韶华去了上海,凭着自己的本事又重新发了家。可周燕还是不肯放过她,居然带着褚韶华的亲妈找上门,天天蹭吃蹭喝,一点都不觉得丢人。更过分的是,她还弄了张假照片,骗褚韶华说“女儿在乡下想你想得不行”,实际上是想把褚韶华骗回祁州害死,好把她的财产全都占为己有。这份歹毒的心思,这份长远的算计,真是让人后背发凉。
再说说陈老太,她的坏里,裹着不少封建思想的老规矩。在她眼里,女人就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尤其是寡妇,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一开始她怕褚韶华改嫁,连门都不让她出;后来见褚韶华能赚钱养家,态度才软了点——毕竟她那个儿子陈二顺根本靠不住,家里还得靠褚韶华撑着。她不让褚韶华出国,嘴里说着“礼义廉耻”“夫妻情分”,其实心里还是怕失去这棵“摇钱树”。最后同意儿子用强,一方面是被陈二顺骗了,另一方面也是受了“寡嫂嫁小叔子”的封建规矩影响。她这人,可恨是真可恨,但也可怜,既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又成了帮凶。
还有陈二顺,他的坏就直接多了,也龌龊多了。早在哥哥陈大顺活着的时候,他就惦记着褚韶华的美貌,在药铺里就敢动手动脚。哥哥一死,他更是没了顾忌,直接摸到褚韶华的房间想霸王硬上弓。他还想出“让褚韶华生个孩子就能拴住她”的馊主意,真是卑劣到了极点。后来他闷死亲侄女萱萱,更是把人性都丢光了,满脑子都是占有和毁灭,疯狂得吓人。
可周燕的坏,跟他们都不一样。她的坏更“纯粹”,也更“清醒”——没有封建规矩当遮羞布,也没有一时冲动的疯狂,从头到尾就一个目的:贪钱。是那种不管不顾、没有底线,把别人完全当成工具的贪婪。
她不像陈老太那样会犹豫、会动摇,每次出手都目标明确,要么要钱,要么要产业,要么要好处。她也不像陈二顺那样轻易就暴露自己的坏,她的坏总是藏在好听的借口里,比如“为我家韶中争产业”“为小姑子找个好归宿”,看着冠冕堂皇,其实一肚子坏水,让人防都防不住。她就像一条冷冰冰的毒蛇,悄悄躲在暗处,等找准了时机,就猛地咬一口,非要置人于死地不可。
陈老太和陈二顺的坏,更多是想把褚韶华控制住,让她留在陈家;可周燕的坏,是想把褚韶华的价值榨干,然后要么一脚踢开,要么干脆毁掉。所以她才会一次次把褚韶华推出去换钱,到最后甚至动了杀心。
那天晚上的悲剧,表面上是陈老太和陈二顺做的恶,可要是没有周燕下的药,褚韶华也不会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周燕为了一百多块大洋下的药,偏偏帮了陈二顺的忙,也间接害死了萱萱,逼得褚韶华杀了陈二顺。她就是那个在背后悄悄推倒第一块石头的人,最后引发了山崩地裂的灾难。
后来听说萱萱没了,褚韶华被土匪绑走了,周燕连一点伤心的样子都没有,反而说风凉话,甚至还说“便宜了三寿帮的人”。这份冷血,真是让人不敢相信——她从来没把褚韶华当成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尊严的人,在她眼里,褚韶华就是个能不断榨钱的工具,工具要是不听话,或者没了利用价值,毁了也不可惜。
老话说“虎毒不食子”,周燕倒好,为了一点贪心,对自己的亲小姑子都能下狠手,事后还一点愧疚都没有。这种人,才最让人从心里发寒。毕竟明目张胆的坏,你还能防着;可像周燕这样,藏在“亲人”的外衣下,用算计和冷刀子伤人,才最让人防不胜防,也最让人寒心。
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陌生人的恶,而是身边人的算计。褚韶华的悲剧,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心深处的贪婪和恶毒。也提醒着我们,不管是交朋友还是处亲戚,都要擦亮眼睛看清人心,别让那些披着“亲人”外衣的恶人,毁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