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月的剧集备案公示名单,都是了解影视行业风向的“风向标”。7月的剧单刚一公布,虽然项目数量上看还挺热闹——一共有77部剧、1687集,但仔细一看,许多观众和业内人都难掩一丝焦虑:怎么感觉创新的剧越来越少了?
每个月的剧集备案公示名单,都是了解影视行业风向的“风向标”。7月的剧单刚一公布,虽然项目数量上看还挺热闹——一共有77部剧、1687集,但仔细一看,许多观众和业内人都难掩一丝焦虑:怎么感觉创新的剧越来越少了?
是我们太挑剔,还是剧本真的“撞脸”太严重?我们一起翻翻这份片单,看看那些值得关注的新剧,也顺便找找国产剧创新的“病根”。
古装剧依旧是大头,占了本月备案重点项目的一半,一共11部。但问题是,真正有历史背景、内容靠得住的,只剩下一小部分。
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辛爽导演的新作《孔雀》。这部剧改编自马伯庸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考据文章,讲的是东汉乱世里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虽然原文不是小说,更像是历史分析,但正因为如此,二度创作的空间特别大。再加上辛爽这个“风格鬼才”导演的加入,这部剧几乎是本月最有创新潜力的作品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几部试图在真实历史背景下展开剧情的,比如《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飞天》和《忽如一夜春风来》。但一眼看去,还是以“架空”设定居多。
像嘉行文化备案的《宫墙内禁止偷听》,就把短剧常见的“听心声”设定搬到了古装长剧里:女主穿越进宫,男主被雷劈后获得了能听她心声的超能力。
听上去挺热闹,但这种设定在短剧里都快被用烂了,放到长剧里真的能撑得住90分钟一集的节奏吗?观众真的喜欢看“宫斗吐槽大会”吗?不好说。
古装剧唱主角,近现代题材虽然数量少,但质量不低。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续篇《归向》正式备案了。故事主线还是围绕龙文章和孟烦了等人,在抗战与解放战争中的经历。如果原班人马能回归,这部剧肯定会成为年度话题王。
还有一部现代题材剧《天骄》,讲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一群清华附中知青去陕北插队的故事。这类故事拍起来难度不小,既要真实又不能说教,但如果拍好了,很容易打动人心。
当代题材剧有9部,涵盖了都市剧、科幻、悬疑、司法等多个类型,但真正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的,只有一部——《此刻的生活》。
这部剧由腾讯影业备案,讲的是北京一个中产家庭因为买房“爆雷”,生活一地鸡毛之后的挣扎与成长。这是个不少人都能共情的话题,也很“当下”,值得期待。
此外还有一些题材上挺有新意的剧,比如:
《一路灿烂》:女性向年代悬疑短剧,一个少女失踪案牵扯出三个家庭的秘密,有点“迷雾剧场”的味道;
《夜的命名术》:都市科幻设定,平行世界+赛博朋克,少年打怪升级的冒险故事,符合年轻观众口味;
《大象和蚂蚁》《慎杀》:司法题材剧,有望延续现实主义路线。
这些作品虽然还在备案阶段,但题材走向上确实有突破尝试。
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在77部备案剧中,真正能称得上“有创新”、大概率能制作播出的项目,不超过10部。
其他的剧,要么是换个壳子讲老套路,要么是几年前卫视热播剧的翻版,还有不少是把短剧里的设定硬搬到长剧中来,看起来热闹,实则套路满满。
这说明一个问题:虽然行业在“减量提质”,但“提质”这一步,还远远没有到位。
如果剧集想真正做到创新,至少得在这三方面有突破:
题材新鲜:新故事、新人物,别老是翻炒旧IP;叙事有趣:结构、视角、节奏上玩点新花样;视听风格:影像语言、音乐氛围上有审美力度。离开这三点,其他再怎么“噱头化”也只是锦上添花,而非真正进步。
备案阶段其实就能看出一部剧的“潜力值”。如果连故事设定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那上线后更难打动观众。
国产剧如果真的想实现“提质增效”,不能光靠口号。观众不是不爱看剧,而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来源:墨兰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