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号称“S+级制作”、投资高达3.2亿元的武侠巨制《赴山海》,在2025年暑期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滑铁卢。该剧在腾讯和爱奇艺双平台热度值迅速突破纪录,却同时在豆瓣等评分平台遭遇大量差评。
一场号称“振兴中国武侠”的豪赌,最终沦为2025年影视行业的“山海关惨案”。流量明星+大IP+高投资的公式再次失效,观众用口碑投票给出了响亮答案。
一部号称 “S+级制作”、投资高达3.2亿元的武侠巨制《赴山海》,在2025年暑期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滑铁卢。该剧在腾讯和爱奇艺双平台热度值迅速突破纪录,却同时在豆瓣等评分平台遭遇大量差评。
这种“热度虚高、口碑崩塌”的现象,引发了对武侠剧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当资本、流量与经典武侠IP碰撞,为何换来的却是观众“不如网页游戏”的嘲讽?
《赴山海》的表面数据确实令人惊叹:双平台首播90分钟播放量破千万,腾讯视频热度值达到26670,爱奇艺首日热度为7657,跻身2025年新剧前三。抖音话题#成毅白发战损#阅读量超8亿,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突破27亿。
商业表现同样亮眼:单集广告数达80支,吸引13个品牌合作,粉丝购买力直接带动周边商品售罄,被调侃为“新型购物节”。
然而这些漂亮数据背后,却是观众的大规模吐槽。播出后,“山海关”梗迅速爆火,网友戏称该剧“一剧关上了长剧品质的大门”。导演评论区彻底沦陷,观众纷纷表达对剧集质量的失望。
《赴山海》号称投资3.2亿元,但呈现效果却令人质疑。剧中绿幕抠图虚假感明显,悬崖飞马场景被吐槽“不如网页游戏”。过度使用滤镜导致画面“塑料感”十足,演员妆容惨白、伤痕特效敷衍等问题突出。
与《流浪地球》团队合作的特效,在实际成片中变成了“PPT动画”。宣传期光鲜亮丽的造型在正片中尽显廉价本色,男主角夸张艳丽的妆造甚至引发性别混淆的调侃。
该剧大胆采用“穿书+系统+武侠”的创新模式,讲述现代社畜穿越到武侠世界并被迫完成系统任务的故事4。然而这种尝试带来了明显副作用。
“系统”的机械提示音与古风武侠场景产生严重排异反应,当角色需要完成类似游戏任务的指令时,许多观众感到出戏。这种设定被认为与传统武侠强调的“侠肝义胆”、“江湖豪情”内核背道而驰。
剧情节奏把控失衡:前六集全是冗长铺垫,随后又匆忙推进江湖线,导致情感铺垫不足,显得突兀。
成毅在剧中一人分饰三角,但观众普遍反映其表演陷入了模式化的窠臼,表情管理局限于“皱眉、大小眼和歪嘴”等固定套路。台词功底也受到质疑,原声出演被指吐字不清、气虚无力且含糊不清,严重影响了观众对角色情感的理解。
选角方面,59岁的吕颂贤一身素雅青衣,身板笔挺、眼神清亮,自然沉稳的侠气收获了不少好评,反而衬托出主演在状态和质感上的差距。
作为武侠剧灵魂的打戏设计令人失望。成毅虽然亲自完成高难度动作,武术指导称其为“人形特效机”2,但最终呈现却变成了“闪现+瞬移+爆炸光效”三件套。
镜头切换频繁,人物突然出现在五米外,像是开了外挂。打戏滥用慢动作,被批“导演对武侠有误解”6。一对一打戏全靠演员吊威亚和慢动作,全程只看到主角在耍帅。
而打群戏的场面,又快进到看不清动作就结束,毫无欣赏价值,武侠剧的内核没了。
《赴山海》的失败是否意味着武侠题材的终结?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事实上,该剧也有一些亮点值得肯定:水墨风武打设计融合非遗龙泉剑法,央视点评为“东方美学新高度”。372个实景搭建的江湖场景与《流浪地球》团队操刀的特效,本应营造出电影级质感。
剧中关于江湖“因利而聚”还是“因义而聚”的思辨,以及侠义精神在一次次抉择中的具象化,都显示出创作者的努力。问题在于这些亮点被整体制作的不平衡所掩盖。
热度可以靠营销和粉丝预热点燃,但持久的口碑与真正的“入戏”,永远建立在扎实的剧本、恰当的选角与表演以及有诚意的制作之上。
只有当创作者真正尊重武侠艺术、理解观众需求、用心讲故事而非单纯追求流量时,武侠剧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信任与热爱。
武侠未死,它只需要一次回归本心的重生。
来源:侠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