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拖沓劝退观众!《赴山海》播放量狂跌17%,成毅也救不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7 14:45 2

摘要:就以第十五六集为例,一边说萧家即将面临灭门之祸,一边却给萧易人等人冗长的哭戏,同时也让萧秋水与小丑插科打诨。

《赴山海》的播放数据骤减,有个主要原因是,剧情拖沓。

说它拖沓,主因是编剧没有搞懂轻重缓急。

就以第十五六集为例,一边说萧家即将面临灭门之祸,一边却给萧易人等人冗长的哭戏,同时也让萧秋水与小丑插科打诨。

这两集,让我有弃剧的心了。

一点一点聊。

第十五集,萧秋水得知剑庐的水资源匮乏,萧家撑不了多久。

萧秋水要救萧家,第一步是以身入局,当众戳穿屈寒山就是剑王的真相。

让哥哥相信自己是对的,避免引狼入室,这个思路是对的。

《赴山海》的问题是,萧秋水临死的场景,剧集用了至少五分钟的闪回。

孙慧珊下面给萧秋水吃,而后萧家人齐齐整整出现。

说说萧家人的站位,孙慧珊最先出现,然后大哥、雪玉同时入镜,二哥才出现。

妈妈的面,是勾连肖明明和萧秋水最温暖的记忆。因此,孙慧珊才是这个场景当之无愧的主角。

然而,编剧给每个人都分了台词,他们都比孙慧珊的字数多。

不应该。

一个人濒死之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会想到最亲近的人。

面是萧(xiao)秋(ming)水(ming)和孙慧珊的记忆点,其他人缺少记忆点,应该靠边站。

然而,在闪回镜头中,和萧家没有血缘关系的雪玉站中间,且比孙慧珊还要靠前,有抢戏嫌疑。

况且,年轻貌美的娜扎太亮眼了,她和孙慧珊越靠近,母子情深的冲击力就被削弱了。

除了剧情推动慢,剧中人的表现非常工具人。

比如,二哥就是个大哥的应声虫,雪玉的叙事线删掉,对主线剧情没有任何影响。

大哥萧易人,只会念台词的人工机器。

萧秋水揭穿屈寒山面目后,他即将死了,萧易人的表现是哭。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以哭。但是,萧易人的固执己见,不相信萧秋水,才是萧秋水以身入局的根源。

可以说,萧秋水被杀,萧易人是难辞其咎的。

因此,萧秋水的死,会让他产生身份认同危机。

而他本是萧家未来的掌门人,他的社会身份和教养,不允许他当众落泪,浑身颤抖。他的正确反应应该完成从震惊到愧疚到愤怒再到决绝的情绪转变。

这位演员和很多糟糕的演员一样,只会做情景反应,却不会通过情绪反应呈现人物性格。

怎么讲呢?

简单举个例子。

《霸王别姬》中,关班主打段小楼,菊仙转移注意力,爆料程蝶衣抽大烟。

段小楼大怒,直接甩了菊仙一个耳光。

而菊仙缓缓抬起头,双眼泛泪光。

菊仙没有大哭,因为她性格好强,在职业生涯中见识过比这更折辱的场景。

眼中含有被扇耳光的悲伤,也有对段小楼失望的讥诮——她爱的男人,不像她爱他一样爱她。

很多演员不懂人物性格,以为伤心就是哭,开心就是笑。然而,好演员给出的情绪反应,既有情绪,也有性格。

话说回来,萧秋水之死,本是剧情高光时刻。然而,我们在演员的表演中看不到他们的性格,因此会觉得拖沓。

这段戏还有个问题,萧秋水是武侠世界的穿越者。观众知道,他是不会死的。

用大段篇幅来呈现他死后带给亲朋带来的悲伤,不能说没必要,只能说毫无必要。

第十五集,萧家人哭,唐方接着哭,第十六集,看上去智商不足的雪玉继续哭。

剑庐之内,滴水贵如油;剑庐之外,眼泪遍地流。

观众没有感动,角色自我感动。

另一方面,肯定不会死的萧秋水,果然没有死,而他赶回剑庐的障碍,除了一直放水的柳随风,还有四个小丑式的小人物。

看到萧秋水和四个小丑插科打诨,就像一个人知道家里煤气泄漏快要爆炸,不去关阀门,而在门口和小孩玩儿一二三木头人。

他们再次消解救援的紧迫感和危险性。

但凡主创会整活儿,应该会这样安排剧情,萧秋水“死”后,悲伤戛然而止,变成一种沉默的决绝。

哪怕寡不敌众,依旧毅然前行。

萧易人要变成我要支棱起来,守卫萧家,拿出一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

本以为《赴山海》能成为《莲花楼》一样的佳作,现在看来不可能。

就这十多集的表现看,整个《赴山海》剧组都有一种敷衍了事的草台班子气息。

就像下方动图,粉色女子的动作非常不专业,演成这样也能过关。

尽管总有剧粉在后台,建议我多看几集再评论。

看完第一集,我就觉得像吃了坏苹果,继续吃,我只会吃更多坏苹果。

灯塔数据显示,《赴山海》已经陷入高开低走的困境。

剧集在上周末达到峰值,播放量6958万。

到昨天,它的播放量只有5750万,竟然跌了1200多万,跌幅超17%。

可见,《赴山海》的弃剧率相当高。

凭借《莲花楼》的高口碑,成毅能给武侠剧带来不俗的热度。

但是,《赴山海》明显没有拍出最好状态的成毅。

或许我可以这样表达对《赴山海》的失望,它的烂,连成毅也无法弥补了。

来源:尘飞扬说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