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观众对年代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贴近真实生活,还要剧情扎实耐看。像《小巷人家》那样的故事,讲的就是邻里街坊的小琐碎,却能让人感同身受;再比如《生万物》,通过土地、农民、地主的碰撞,直戳人心,加上林永健、迟蓬这样的实力派坐镇,让观众念念不忘。
这几年观众对年代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光要贴近真实生活,还要剧情扎实耐看。像《小巷人家》那样的故事,讲的就是邻里街坊的小琐碎,却能让人感同身受;再比如《生万物》,通过土地、农民、地主的碰撞,直戳人心,加上林永健、迟蓬这样的实力派坐镇,让观众念念不忘。
所以当《灼灼韶华》在央八开播的时候,大家的期待值真不小。主演热依扎本来就有“拽妃”光环,她的表演一直是观众放心的。再加上丁勇岱、杨佑宁、唐曾这些老戏骨的加盟,本以为又是一部质感十足的年代大女主剧。结果追了几集,很多人直接摇头,跑去豆瓣翻评论,发现铺天盖地的差评。
这部剧改编自晋江小说《野心家》。书里的女主是个野心勃勃、靠本事一步步打拼出来的事业型人物,哪怕有争议,但人设完整,有动力,也让人看得过瘾。可到了剧版,《灼灼韶华》就走歪了。女主韶华一出场就被安排了“为救哥哥还债而嫁人”的设定,还硬是加了一段狗血的初恋。原本大女主的果敢与独立,全被淡化成“牺牲小我拯救哥哥”的卑微。
不少原著粉直接退场,觉得编剧给女主披了层道德外衣,完全失去了原著的锋芒。看剧的时候就特别奇怪,本来是一个靠聪明才智打拼的女强人,硬改成凡事绑在家庭和男人身上,失去了成长逻辑。
更魔幻的是,整体剧情套路化到不行:恶婆婆刁难、早亡的好丈夫、贪婪的小叔子……活脱脱一个集大女主剧常见“老梗”的拼盘。为了凸显女主的聪明,其他角色不是降智就是被牺牲——开了几十年医馆的中药世家,连假黄芪都认不出来,反倒让女主秒看穿;韶华的公公,原本该是个阅历丰富、一家之主的人,却被写得没半点主心骨,说没就没,只为突出女主的能力。
难怪网友吐槽:“别叫《灼灼韶华》了,叫《神剧宝典》吧!”
一部剧口碑扑街,有时候真不全怪演员。但这次在《灼灼韶华》里,演员的发挥也成了观众议论最多的焦点。
首先是丁勇岱。老戏骨的稳定发挥算是全剧的底线保障了。他饰演的陈父,是个既有威严又算得上通透的商人形象。小圆毡帽一戴,眼神动作间的层次感立马出来了。他和热依扎的对手戏,情绪递进自然,从质疑到认可,细节到位,让人完全能接受。
再说涂松岩。在《以家人之名》里演好爸爸李海潮深入人心,而在这部剧里演的夏元,依旧绵里藏针。他既有兄长对弟弟的保护,又不乏商场上的精明算计。他看女主褚韶华时,既是欣赏又是利用,每一句话都透露着多层含义。他的演技依然稳。
热依扎,作为女主褚韶华,其实她一直都被认为是“演技派”。《山海情》里的表演让她摘下了飞天视后,这可不是随便能拿的奖。可惜在《灼灼韶华》里,争议不少。观众对她的槽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37岁演少女”的违和感太强,脸上的纹路和岁月痕迹一挡不住,即便滤镜开到最大,也还是让人出戏。二是台词处理,不少场景里吐字虽然清楚,却被评价有点端着,带着痕迹,看不出少女或新媳妇的自然劲儿。甚至有观众调侃:“这哪里是少女,抬头纹都能夹死蚊子了。”
再来说李勤勤。她演恶婆婆陈母,原本应该是游刃有余。毕竟她在“婆婆专业户”的路上早就积累了不少角色经验。然而这次的表演却被说成了“疯婆婆”。一出场走路摇头晃脑,刁难儿媳的时候眼睛睁得溜圆,眉毛飞上天,手舞足蹈,吵起架来嗓门尖锐刺耳。观众不是觉得她恶,而是觉得她闹,看得心累。和丁勇岱、热依扎同框时,表演层次差距一目了然。这种表演方式,直接把剧的整体质感拉低了一大截。网友评论直白:“这一演技,看得尴尬癌都犯了。”
央视播剧,往往自带光环。但这次《灼灼韶华》的口碑翻车,真是打了观众一个措手不及。刚开播一两天,还能看到有人夸剧情节奏快、好似短剧的爽感。可随着追更深入,豆瓣差评如潮,槽点一本能写厚厚的“笔记”。
观众弃剧的原因归纳起来大概三条:
1. 改编走样,原著人物内核完全被稀释。观众想看大女主奋斗,结果硬生生看了一出家庭伦理剧。
2. 表演参差不齐,尤其是女主和婆婆人设天然有矛盾,但演技处理没撑住,反而显得用力过猛。
3. 制作敷衍,场景毫无年代感,布景像横店批发,容易让人出戏。
有人直言:“观众不是傻子,做戏也得走心。这种拼拼凑凑的剧,央八播也救不了。”
一部电视剧,演员再努力,也很难对抗剧本的根本问题。丁勇岱、涂松岩撑得住属于个体的亮点,但剧情硬伤太大,整体拉胯感没法掩盖。站在观众角度,这就是典型的“好演员也救不了烂剧本”。
《灼灼韶华》原本有机会成为一部口碑剧。题材是大女主经商,演员阵容也算豪华。但成片效果却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失落:改编失当、人设扁平、剧情老套、演技失衡,最后变成了大女主剧里的另一本“神剧密码”。
这部剧其实给创作者敲了个警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追剧不是为了看套路翻新包装,而是希望看到真实、鲜活的人和故事。哪怕是年代剧,只要扎实落地,有真情实感,观众自然会追。
烂剧本再怎么包裹,也撑不起黄金档。好演员也压不住降智剧情。观众选择弃剧,本质上就是在用收视率来投票。
等到有一天,创作者们明白观众要的到底是什么,这种“神剧”才不会频频出现。
那么,你也追过《灼灼韶华》吗?你觉得这个差评到底该甩锅编剧、演员,还是导演?评论区聊聊。
来源:影探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