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爱情》里,那个在剧版中娶了司令千金、住进海景大院、走上人生巅峰的孟天柱,在原著里的结局着实扎心,但细细品来,反倒比电视剧的“圆满”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
《父母爱情》里,那个在剧版中娶了司令千金、住进海景大院、走上人生巅峰的孟天柱,在原著里的结局着实扎心,但细细品来,反倒比电视剧的“圆满”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
追剧时,谁不羡慕剧版孟天柱的好运气啊?编剧简直给他开了“金手指”,不仅让司令家最有文化、气质最出众的小女儿亚宁对他一见倾心,把少女心事全给了他,还让他年纪轻轻就在事业上一路开挂,混得比老丈人江德福当年还风光。爱情事业双丰收,活脱脱就是那个年代的“爽文男主”,看得观众心里直冒“酸泡泡”,觉得这才是“人生赢家”该有的样子。
可一翻开原著,那点“童话滤镜”瞬间碎得干干净净,现实得让人心里一沉。原著里的孟天柱,哪是什么天之骄子?他个头不算高,皮肤是常年风吹日晒的黝黑,一开口说话,嘴里那口因为小时候喝劣质井水留下的黄牙格外扎眼,整个人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土气”。亚菲和亚宁姐妹俩第一次见他时,脸上的嫌弃都快藏不住了,亚菲甚至偷偷跟亚宁吐槽:“这就是妈说的‘潜力股’?看着还没咱们家勤务兵精神呢。”
那会儿亚菲正因为和王海洋的恋爱被父母阻拦,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安杰偏偏在这时候把孟天柱拉到她面前,说“这孩子踏实可靠,跟你正合适”。亚菲当场就炸了,没好气地怼回去:“妈,您这是着急把我‘处理’掉吗?找这么个人来,是觉得我配不上更好的?”这话听着冲,却藏着对这段“安排”的满心抗拒。
说真的,孟天柱在原著里,连“小透明”都算不上。亚菲从头到尾没正眼看过他,更别提给什么“备胎”的机会,在她眼里,孟天柱就像街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掀不起一点波澜;亚宁就更不用说了,她打小泡在母亲安杰的文学名著里,心里装的全是才子佳人的浪漫幻想,笔下写的是风花雪月,心里盼的是能和自己聊诗聊书的灵魂伴侣,孟天柱那满口的“实在话”,在她看来根本没什么吸引力,用她私下里跟朋友说的话来讲:“跟他聊天,就像对着一块不会说话的石头,太没劲了。”
后来亚宁嫁的,正是当年被姐姐亚菲深爱过、后来成了大学教授的王海洋。婚礼上有人问她“嫁给曾经姐姐喜欢的人,会不会觉得别扭”,亚宁笑着说:“不会啊,跟他在一起,哪怕只是聊一本书、一首诗,都觉得特别舒服,这种‘懂彼此’的感觉,真是太绝了。”
而孟天柱呢?自从那次被安杰带着见了姐妹俩后,就彻底从故事里“隐身”了,全书里连他的名字都没再多提过几次,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但说实话,我反倒觉得原著这个“扎心”的结局,比电视剧的“圆满”更戳人,也更真实。那个年代确实有像江德福和安杰这样跨越出身的婚姻,但安杰当年的选择,多少带着点“不得已”的成分。那会儿她顶着“资本家小姐”的身份,日子过得步步维艰,江德福的军官身份和庇护,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让她不得不忍下两人之间“没文化”的鸿沟。可亚宁不一样,她是在司令大院里被捧大的千金,从小锦衣玉食,身边从不缺资源和底气,她根本不用靠嫁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自然有资本去追求真正“精神契合”的感情。
孟天柱真的不好吗?未必。他可能像很多普通男生一样,踏实肯干,努力上进,待人真诚,是个靠得住的“好人”。但在婚恋这场“隐形的资源匹配”里,他手里攥着的,就是一副再普通不过的“牌”——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出众的颜值气质,就算后来事业小有成就,也很难打破那种早已存在的“圈层壁垒”。
这听起来很残酷,却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就像现在,多少年轻人背着行囊挤进校园、扎进大城市,每天熬夜刷题、加班到凌晨,拼尽全力想靠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可真正能实现“阶层跨越”的,终究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拼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从一种平凡,走到了另一种平凡,就像孟天柱一样。
他没能娶到司令的女儿,不是因为他“不配”,而是因为亚宁那代人,已经不像父母辈那样“没得选”了。他们开始看重精神世界的共鸣,开始追求“聊得来”的感觉,而这些,恰恰是孟天柱当时给不了的。或许作者正是想借孟天柱这个角色告诉我们:人生从来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有回报”,也不是“真诚了就一定有回响”。有些路,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走得比别人更难。
但即便如此,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像孟天柱那样,不抱怨,不放弃,一步一步继续往前走。毕竟,平凡从不是“失败”,认真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来源: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