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家人去了北京之后,陈二顺才发现,韶华不仅好看,还特别会做生意。
陈二顺真的没救了。
父亲和大哥去世后,陈二顺就败光家业,逃回老家。
陈二顺回到老家也不好好做人。
看到褚韶华要和夏初去法兰西,陈二顺居然对大嫂动起歪心思。
自从结婚那天起,陈二顺就对韶华有非分之想。
之前,陈二顺只知道韶华长相漂亮,很会做家务。
一家人去了北京之后,陈二顺才发现,韶华不仅好看,还特别会做生意。
陈大顺还在时,陈二顺就敢对韶华毛手毛脚。
如今,陈大顺已经去世,陈二顺就没有什么好顾虑了。
陈二顺让陈母在鸡汤里下药,想和韶华生米煮成熟饭。
不是陈二顺有多喜欢韶华,而是陈家已经落败,家里唯一能挣钱的人,只有韶华。
可韶华性子刚烈,陈二顺无法拿捏。
在北京时,要不是拿侄女威胁,韶华不会放弃股份,跟着婆婆回老家。
这件事之后,陈二顺就认定了孩子是韶华的软肋。
陈二顺想跟韶华生个孩子,从此有了把柄留住褚韶华,也让陈家有收入来源,保证他一辈子吃穿不愁。
这是陈二顺做得最错的事。
大哥已经没了,而他和宋萍结婚多年也没有生下孩子。
如果真心对待韶华母子,踏实做事,以韶华的性格,不会亏待陈二顺。
陈二顺头脑简单,想象高端。
他用下三滥的手段挽救韶华,不但无法得逞,还间接害死了侄女。
陈二顺死不足惜。
只是可怜了褚韶华,大顺死后,女儿才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女儿没了,褚韶华对陈家彻底死心。
原本还对婆婆有念想,看到她纵容儿子做出这种荒唐事,褚韶华决定跟婆家断绝关系。
褚韶华要去法兰西,把华顺药铺的股份做了分配。
其中,褚母拿到4成股份。
只要褚家安分守己,药铺每年的分红,足以支撑家里每年的开销。
可嫂子周燕却不满足,她要的是整间药铺。
眼看和褚韶华谈崩,周燕便暗中对褚韶华下药,拉着丈夫一起去药铺偷钱。
褚韶中没答应。
一来,褚韶华是自己的亲妹,他也希望韶华能有个好的归宿。
二来,虽然褚韶华没将整间药铺送给娘家,但母亲得到四成股份,褚韶中依然是受益者。
褚韶中瞧不起周燕的行为。
剧版对褚韶中这个角色,美化了。
在原著里,褚韶中和父亲一个样。
爷爷去世后,褚韶中和父亲很快就败光老人家创下的家业。
眼看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到陈家上门,褚韶中和父亲百般讨好陈家父子。
褚韶华嫁入陈家后,褚韶中经常用各种理由上妹妹家蹭饭,让陈太太非常地不满意。
后来,陈大顺去世。
褚韶中和老婆又自作主张,想将褚韶华嫁给有钱的老头,继续当褚家的血包。
褚韶华结婚后,经常在救济娘家。
可当褚韶华想带女儿去上海,婆婆扣留宣宣不放手时,褚家却没人为她出头。
褚韶华一个人去了上海,褚韶中作为舅舅,不仅没帮妹妹照看好女儿,看到褚韶华在上海扎根,又带着老婆、岳母前去搜刮。
更过分的是,宣宣已经出现意外,褚韶中的岳母却拿着自家孙女的相片冒认宣宣,褚韶中还默认岳母的行为,和她一起欺骗褚韶华。
看到褚韶华交上市长秘书男朋友,褚韶中张口就向对方索要40万聘礼。
要知道,当时褚韶华和闻知秋才刚确定关系。
褚家人没出现之前,闻知秋还不知道褚韶华的背后,有这么爱钱的娘家人。
褚韶中和岳母从没为褚韶华的幸福着想,他们只想从褚韶华身上拿走更多钱。
女儿怎么死的,没人告诉褚韶华,更没有人为宣宣讨回公道。
褚韶华对娘家人心如死灰。
在送哥嫂三人离开上海前,褚韶华特意请他们喝酒,然后又将这三个人带到江边。
没人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褚韶中和老婆、岳母坠江溺亡。
真相只有褚韶华一个人知道,但从她手上的抓痕,负责办案的人怀疑是褚韶华下的手。
而另一个觉得这是褚韶华干的人,是闻知秋。
闻知秋理解褚韶华的丧女之痛,却不赞同她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
为了阻止褚韶华做出更疯狂的事,闻知秋强行将褚韶华送出国留学。
留学归来后,褚韶华成为大学老师,嫁给闻知秋后生下两个孩子,生活很圆满。
无论是陈二顺还是褚家哥嫂,他们都败在做人太贪心。
虽然褚韶华有挣钱能力,但她没有义务养活这么多人。
褚韶华念及亲情,善待身边人。
可他们却把她当成炮灰不断压榨,最终和褚韶华离心,自己也落下不好的下场。
可见,人真的不能太贪心,别人给予是情分,不给是本分。
不是自己的东西,强行索要,只会适得其反。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懂得感恩,拥有边界感。
越是知分寸的人,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来源:居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