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微短剧+”模式,探索产业链精品化发展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6 16:22 2

摘要:近期,2025年青岛市第一批“青岛出品”精品网络微短剧入围项目揭晓,青岛本土企业全诚时代申报的《机器人女友爱丽丝》等15部优秀作品入选。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作品不仅题材丰富,体现青岛特色,还融合了青岛文旅、商业等元素跨界的新气象。

近期,2025年青岛市第一批“青岛出品”精品网络微短剧入围项目揭晓,青岛本土企业全诚时代申报的《机器人女友爱丽丝》等15部优秀作品入选。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作品不仅题材丰富,体现青岛特色,还融合了青岛文旅、商业等元素跨界的新气象。

今年以来,随着“青岛出品”精品微短剧工程持续推进,青岛微短剧协会及企业市场力量踊跃参与。1-7月份,全市备案立项重点微短剧41部,占全省47%,120多个微短剧剧组来青岛取景拍摄,210余部微短剧在头部平台播出,微短剧行业活力迸发。

平台政策“一站式”服务 佳作涌现

为促进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根据青岛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及相关实施细则,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期组织开展的2025年第一批“青岛出品”精品网络微短剧入围项目名单揭晓。据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以来,青岛抢抓机遇,通过优化政策、搭建平台、打造精品,推动“青岛出品”精品网络微短剧蓬勃发展。

由全市统筹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的涌现。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青岛市成立了微短剧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印发《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新安排100万元财政资金,对“青岛出品”体现青岛元素的精品微短剧项目给予扶持。

对入选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目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微短剧,分别给予每部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为全市微短剧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不仅如此,在服务平台搭建方面,设立山东(青岛)网络视听创作传播服务中心和2处微短剧审核站,成立青岛网络视听综合服务中心,为制作机构提供“家门口”一站式版权交易、内容审核等综合性保障服务。组建审核专家队伍,建立“四个一”审核绿色通道,保障项目快速上线。同时,推进青岛微短剧产业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集展示、拍摄、交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为微短剧企业提供共享服务。

协会企业扎根 推动城市“文化输出”

记者采访中获悉,青岛市微短剧协会也正在发力搭建平台,并将于10月召开协会会员大会。“我们将邀请新媒体行业和影视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加入,积极开展演员、剪辑等专业培训。”据青岛市微短剧协会会长梁晓栋介绍,今年协会将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开发微信小程序“剧汇青”,打造其成为集场景、演员、编剧、导演、摄影、服化道、酒店、餐饮等全产业链资源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破解行业壁垒。

梁晓栋同时也运营着自己的企业全诚时代影视科技有限公司,谈及近期公司作品《机器人女友爱丽丝》《神奇的航天表》入选“青岛出品”精品网络微短剧,梁晓栋称其“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公司要持续推进内容精品化的策略”。

“源于行业深耕,我们非常注重平台对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协会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1000名演员、300名专业技术人员、90%以上的设备租赁与服化道企业注册小程序,发展协会会员数量超500人,培训演员超300人。”梁晓栋表示,也希望通过相关政策,鼓励本土人才留下来,吸引更多外地人才来青岛。

今年以来,一批行业市场主体在青岛扎根发展壮大。目前,青岛市持有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机构总量达到905家,这一数据已占全省三分之一,形成以西海岸新区、市北区中央商务区为代表的微短剧集聚区,涌现出古麦嘉禾、旗鱼科技、杠上开花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6家企业、4人分别入选首批省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名单。

有业内分析,今年从青岛微短剧内容创作的趋势来看,“青岛出品”的精品微短剧,正成为城市文化内容输出的一大特色。

截至今年7月,全市备案立项重点微短剧41部,占全省47%,120多个剧组来青取景拍摄,210余部微短剧在头部平台播出。12部富含青岛元素的作品正在创作,其中5部已上线。《挚爱游戏》有效播放量超6800万,古装微短剧《姜颂》播放量超2.37亿,连续位居古装剧热度日榜、周榜首位。《那一年春节,他们是在战斗中度过的》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目录,《乘风而上的她》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5年第一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目录,《竹山青青》等5部微短剧入选2025年度省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多部作品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作品目录。

“青岛出品”微短剧 精品化渐成主流

产业集聚、平台发力,为企业深耕市场提供了生态沃土。

作为青岛市微短剧协会企业代表,青岛金歌牧影在竞争激烈的微短剧赛道重点投资打造了服装库,对行业“精细化、社会价值、AI技术驱动”三大趋势进行精准卡位,参与“微短剧+文旅”项目。据悉,金歌牧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暨金山导演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成立初期以“打造优质新媒体影视内容,助力区域文化传播”为核心定位,以短视频制作、影视剧摄制为主要业务。据公司创始人郭金山介绍,公司已参与创作了近150部短剧,累计充值流水总量约为4.6亿,总播放量破16亿。随着行业生态的不断完善,金歌牧影今年将深耕本土文化挖掘IP价值,跨领域合作构建产业生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精品化微短剧的发展,离不开青岛发力基地建设,推动视听产业集聚发展。目前,青岛网络微短剧基地已挂牌运行,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海好(青岛)实景片场、崂山凤鸣微短剧基地等特色拍摄基地建成运营。3家微短剧摄制基地入选首批省微短剧摄制基地名单,3处微短剧拍摄取景地入选首批省微短剧拍摄取景地名单。

在梁晓栋看来,未来精品化微短剧会逐渐成为主流,这也促使新媒体行业与传统影视行业走向深度融合。新媒体行业需要影视人才的专业技术以实现内容升级,而影视企业也需要借助互联网的流量机制和传播渠道来扩大受众影响、实现商业变现。两个行业的互补融合,不仅推动微短剧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更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内容生态。

此外,今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品牌持续释放产业链效应。《一道爱情请慢用》《熊猫与你,滚滚而来!》《情往海岸线》《我的海蛎子男友》《呼唤春风伴我行》等5部作品成功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占全省56%。结合《一道爱情请慢用》《我的海蛎子男友》上线播出,密集的宣传推介将拍摄场景转化为文旅打卡地,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促进影视与城市双向赋能。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姗

来源:首页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