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攥着35块大洋闯江湖的时候,谁也没料到她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没几年就滚成8000块身家,在当地开起“华顺药铺”,街坊邻居都喊她“褚老板”,日子刚有点奔头,就撞上了煞星。
褚韶华攥着35块大洋闯江湖的时候,谁也没料到她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没几年就滚成8000块身家,在当地开起“华顺药铺”,街坊邻居都喊她“褚老板”,日子刚有点奔头,就撞上了煞星。
这煞星不是别人,是她婆家小叔子陈二顺。早几年这混球就不是东西,用阴招抢光褚韶华的积蓄,把她撵回乡下喝西北风,自己拿着钱在外头嫖赌逍遥,没几年就把家底败了个精光。如今灰溜溜跑回陈家,陈母就象征性扇了他两巴掌,嘴里骂两句“不成器”,这事就翻篇了。
要知道当初褚韶华替陈家管账,要是亏了几块大洋,陈母能指着她鼻子骂一下午,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这偏心眼,真是偏到骨头里了。
褚韶华那时候没心思跟陈家计较,她重逢了初恋夏初,俩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正盘算着带女儿萱萱一起去法兰西过日子。药铺她都安排好了:交给店里老伙计打理,股份分三份,四成给亲妈,四成给婆婆,剩下两成给伙计们,也算对得起帮过她的人。
可这边褚韶华还没把改嫁的事理顺,婆家那头先炸了锅。大嫂周燕眼馋药铺好久了,之前就撺掇褚韶华把店给她男人,被拒了还不死心,见褚韶华要分股份,当场就甩脸子:“你改嫁走了,店凭啥不分给我们?”褚韶华也没客气:“再胡搅蛮缠,一分钱你都捞不着!”
比大嫂更难缠的是婆婆。老太太嘴上嘀咕股份的事,心里更在乎“陈家脸面”,死活不让褚韶华改嫁,还说萱萱是陈家的种,必须留在陈家。褚韶华这性子,认定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可她没防着,陈二顺竟把婆婆的不满当成了作恶的由头。
陈二顺早盯上了药铺,见褚韶华要改嫁,心里的坏水全冒出来了。他凑到陈母跟前,撺掇着说“得让褚韶华服软”,一开始陈母还犹豫,架不住陈二顺几句“她改嫁就是丢陈家的人”,居然真答应了——偷偷给褚韶华的水里下了药。
那天褚韶华喝了药就昏昏沉沉的,陈二顺脱光了衣服就往她房里闯,眼看就要得逞,女儿萱萱突然醒了。才几岁的孩子,哭着扑上去护妈妈,喊着“别碰我妈”。陈二顺那畜生,竟伸手捂住萱萱的嘴和鼻子,就这么活活把孩子捂死了,还冷血地说:“死了就死了,我跟你妈再生!”
褚韶华眼睁睁看着女儿没了气,那股子绝望瞬间变成了疯劲,摸起床头的剪刀就朝陈二顺扎过去——一刀捅在脖子上,陈二顺捂着脖子,血顺着指缝流了一地,没一会儿就不动了。
巧的是,当天三寿帮的人来陈家洗劫,褚韶华趁着乱劲才逃了出去,陈二顺的死暂时没人追究。
另一边,陈二顺的媳妇宋萍,因为长期被陈二顺家暴,早就回了娘家躲清净,这才没被牵连。等她回到陈家时,看见的是丈夫和婆婆两具尸体,当场就哭着要上吊,还好被人救了下来。褚韶华当初见她被打得鼻青脸肿,还偷偷塞过她钱让她躲几天,谁能想到,这个被她帮过的女人,后来会变成捅向她的刀子?
褚韶华逃到上海时,兜里一分钱没有,只能睡街头、打零工。可她骨子里有股韧劲,从街边售货员做起,凭着能说会道成了销冠,还被一个叫闻知秋的老板看中,俩人合伙重开药铺。没几年,她的生意就火了,甚至抢了本地大佬田大少的军需订单,把田大少惹急了。
田大少正愁没辙收拾褚韶华,宋萍找上门了。这个被救下来的女人,早忘了陈二顺怎么打她,也忘了褚韶华怎么帮她,只记着“丈夫死了”,竟投靠田大少当起了枕边人,把褚韶华杀陈二顺的事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还添油加醋,想让田大少替她“报仇”。
没过多久,“褚韶华杀小叔子”的消息就传遍了街头,一群人围着骂她“毒妇”,田大少还雇人煽风点火,就想把她送进大牢。
好在褚韶华不是孤军奋战,之前药铺的老伙计、上海认识的朋友,全站出来替她说话:“你们只知她杀人,咋不知陈二顺抢她钱、下药糟蹋她,还活活捂死她女儿?换谁能忍?”
真相一曝光,大伙才知道褚韶华有多冤。那时候的法律对“正当防卫”松些,褚韶华是被逼到绝路才反杀,最后被判了无罪释放。
经此一遭,褚韶华没被打垮,反而把药铺做得更大,成了当地有名的“国药女王”,直接把田大少的生意挤黄了。后来抗战爆发,她拿出钱和药材救受伤的战士,不管是官兵还是老百姓,提起褚韶华都竖大拇指。
而宋萍呢?田大少倒台后,没人管她了,最后流落在街头。有人说她可怜,被家暴、丧夫;可更多人说她可恨——忘了恩、咬恩人,最后把自己的路走死了。
说到底,褚韶华能从泥里爬起来,靠的不是运气,是不认输的硬气和没丢的良心;宋萍的悲剧,怨不得别人,是她自己选了“恩将仇报”的路。这事儿看着揪心,可也明白一个理:做人得记好,别记仇;得存善,别存恶,不然再可怜,也没人帮你。
来源:梦想启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