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剧看到褚韶华想要拿下军需大单的时候,屏幕外的我和屏幕内的陈大顺想法是一样的:“别想了,有些事情想了也是白想。”
文:胖六
图:网络,侵删
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的人,运气从来都不会太差。
”01
追剧看到褚韶华想要拿下军需大单的时候,屏幕外的我和屏幕内的陈大顺想法是一样的:“别想了,有些事情想了也是白想。”
我也觉得褚韶华是异想天开,难怪我发不了财,哈哈哈哈哈……
而褚韶华面对陈大顺的质疑,直接说:“小生意要做,大生意也要想。”
这时候褚韶华所在的陈记药铺,虽说靠着她研发的玉容粉利润增加了不少。
但撑死了就是个“小门面”——门脸没多大,存货没多少。
跟守元药庄、上海田家药庄比起来,简直是小虾米妄想跟大鲸鱼抢食。
谁都觉得,这军需大单要么归守元,要么落田家。
可褚韶华偏不,别人能抢,自己为啥不能争一争呢。
褚韶华能拿下军需大单,陈大顺确实帮了忙,商副官对褚韶华的信任也很关键。
但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
就算陈大顺能给褚韶华找来上海的报纸,要是褚韶华不去研究琢磨也白费。
别人的信任也不会来的无缘无故,商副官更不例外。
真正推着她挤掉两大药铺、把大单攥在手里的,是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儿。
02
拿下这单军需,对褚韶华来说远不止是赚一笔钱那么简单。
之前为了赎出被卖青楼的发小康二妞,陈大顺从药铺帐上拿了钱,还被陈老爷发现了。
褚韶华为了平息公公的怒气,答应年底之前还2千大洋。
这笔钱压的褚韶华喘不过气,虽然自己努力推销玉容粉,但离2千大洋还是遥遥无期。
其实褚韶华嫁到陈家后,陈老爷虽没明着刁难。
但心里总觉得她一个女流之辈,撑不起药铺的大梁。
所以这次的军需大单,不仅是兑现褚韶华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更是她向陈老爷、向所有人证明“我褚韶华能行”的底气。
要是一般人(比如我)遇到这种“天大的难事儿”,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哪儿做得成啊”。
可褚韶华不一样。
她从来不给自己找“做不成”的理由,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才能做成”。
为了摸透军需的门道,她把陈大顺找来的报纸翻得卷了边。
为了能搭上商副官的线,她把能打听到的关于商副官的事儿都记在小本上。
甚至连他曾经脊背中枪,落下病根的细枝末节也没放过。
还有褚韶华注意到了商副官的咳嗽,专门为他配了清凉解表,专治热咳的药。
商副官最后的那句“我信”,是褚韶华自己争取来的。
03
说起来,褚韶华能见到商副官,多亏了之前她救了饭店的伙计。
褚韶华见商副官的那天,一开口就没绕弯子。
拿出自己的方案,根据伤情处不同,配置了不一样的药包。
她坦言自己的报价可能不是最低的,但自己的用料绝对是最真最好的。
面对商副官的质疑,褚韶华拿出自己带来的样品,实物若是和样品不符,她甘认10倍罚款。
咱们都说商人是无利不起早,可褚韶华偏用极致的真诚破了局。
她没想着靠溜须拍马讨好商副官,也没想着耍小聪明蒙混过关。
只是实实在在地做事、真心实意地待人。
褚韶华的这份真诚,让商副官记在了心里。
之后褚韶华和赵老大合作,查出守元药庄大掌柜许宏年贿赂徐特使的实锤,转头就给上海的报纸写了封举报信。
许宏年急了,又让手底下的夏元举报田家药庄“以次充好”的丑事。
闫督军一怒之下,直接取消了两家的竞选资格。
把采购军需的事儿交给了办事靠谱的商副官。
结果不用多说,商副官第一个就想到了褚韶华,陈记药铺这块“小牌子”。
04
回头再看褚韶华拿下军需大单这一路的经历。
陈大顺的报纸、商副官的信任,都是帮她搭梯子的外力。
让她真正爬上去、站稳脚跟的,还是她自己。
是她不肯向“不可能”低头的劲儿,是她遇到困难先想办法的韧劲儿,是她待人真诚的实在劲儿。
有句话说得好:“外力是推波助澜的风,自己才是掌舵的舵。”
这世上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没有谁能一直靠着别人的帮助顺风顺水。
褚韶华让我明白,最可靠的从来不是别人。
而是那个在绝境里依然不肯放弃、在难事儿面前依然敢闯敢试的自己。
生活里哪有那么多“办不成”,更多时候,是我们先被自己的“怕”困住了脚。
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的人,运气从来都不会太差。
感谢您看到最后
原创不易
您的每一次点赞关注
都是对我的喜欢和鼓励
来源:胖六爱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