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今年9月的电视剧大事件,《赴山海》绝对能算头号种子选手。没开播前预约量直接破千万,广告商们排队送钱,60家品牌争抢露个脸,这架势比过年发红包还热闹。上线第一天数据也很能打:腾讯平台热度直冲26000,猫眼榜单快赶上当年爆款《生万物》。一时间,“未播先火”成
说起今年9月的电视剧大事件,《赴山海》绝对能算头号种子选手。没开播前预约量直接破千万,广告商们排队送钱,60家品牌争抢露个脸,这架势比过年发红包还热闹。上线第一天数据也很能打:腾讯平台热度直冲26000,猫眼榜单快赶上当年爆款《生万物》。一时间,“未播先火”成了它的标签。
可惜好景不长。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大IP武侠剧,一开场就迎来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有网友边看边吐槽:“白期待了!”豆瓣差评如雪片飞来,不少人甚至果断弃剧。这是为啥?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赴山海》这锅“神仙饭”,到底是咋做砸的。
剧情“大杂烩”,江湖变菜市场
首先得说,这部剧改编自温瑞安鼎鼎有名的武侠小说《神州侠义》,原著粉本来满心欢喜地等着重温江湖恩仇、刀光剑影。更别提编剧团队还有《莲花楼》《琉璃》的班底加持,本以为稳了——结果一上桌,却发现这顿饭端出来的是“大杂烩”。
刚开始那几分钟还挺唬人,各路英雄追逐“天下英雄令”,实景拍摄、色调质感都在线,让人恍惚间以为穿越回经典武侠年代。但镜头一转,全都是男主肖明明脑补出来的小品桥段。他穿越到古代后,画风瞬间切换成磨皮滤镜和奶油妆容,大晴天看起来像雾霾爆表,下雨天更像蓝精灵下凡。一群兄弟个顶个脸涂得跟面团似的,还配着吸血鬼同款口红,有网友忍不住评论:“这是在拍夜店狼人杀吗?”
最离谱的是伤痕特效,用腮红随便糊两笔,看起来比年画娃娃还假。不夸张地说,这滤镜要再厚点儿,都能拿去给老母鸡保湿用了。
而剧情呢?男主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不是请来的演员?”这种梗十年前就用滥了,现在拿出来还能让观众笑出声,那也是哭笑不得。接下来各种套路轮番登场:系统任务、升级打怪、亲情煽情桥段一个都不少,可每一样都没做到位,就像厨师把八大菜系全炒进锅里,却连盐巴都忘放。
角色设定尴尬,“资源咖”演技拉胯
如果说剧情混乱还能怪编导想创新,那演员阵容可真让人大跌眼镜。本来女主角阵营里只有古力娜扎勉强撑得住颜值,其余几位不是因丑闻缠身,就是纯靠流量蹭戏份。“资源咖+关系户”的组合,让观众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某短视频小品现场。
至于男演员,更是一言难尽。肖明明身边那几个兄弟,每个人都是熟悉面孔,但偏偏没有一个有记忆点,要帅气没帅气,要演技缺演技,说话时表情浮夸到可以申请奥斯卡最佳喜感奖。不知道导演组是不是把所有预算全砸在滤镜和服装上,对选角完全佛系躺平?
再聊聊主演成毅吧,他之前凭借《莲花楼》圈了一波粉丝,但到了这部戏里状态却明显掉线——脸肿眼袋深,再加上一层厚妆和粉嫩造型,有网友调侃:“我女儿问我他是不是cosplay女伴男装。”而且台词含糊不清,说话有气无力,总给人一种现代版林黛玉既视感。本该意气风发的大侠形象,被活生生整成卖萌小公举,也难怪弹幕区集体刷屏:“哈基毅,你确定不是在卖萌?”
特效与实景拉胯,“游戏建模”出戏
本以为大制作会舍得投入场景搭建,可谁知近距离拍摄时总是那些熟悉又廉价的小院子,看多了让人产生幻觉,以为自己打开的是隔壁网文短视频号。而远景部分则彻底沦陷在P图世界里,无论青山绿水还是豪宅古堡,全都有种五毛钱游戏建模味道。如果不是字幕提醒,很容易怀疑下一秒会弹出充值窗口或者氪金礼包广告。
这样的视觉体验,自然无法满足如今挑剔又见多识广的新中年观众群体。毕竟大家刚刚啃完口碑炸裂的《凡人修仙传》《锦绣芳华》,突然喂你这么一道半生不熟的大拼盘,不吐槽才奇怪呢!
节奏失控,人设崩塌
再来说节奏问题。《赴山海》的推进速度堪称飙车模式,为制造悬念硬塞系统任务,又安排亲妈复活桥段,本应煽情却蜻蜓点水;紧接着又甩给主角成为盟主的新目标,一路耍帅升级,好似玩通关副本。这种写法初衷或许是想讨好年轻受众,但实际上只让故事越来越脱离现实逻辑,把原著里的“江湖义气”和人物成长全抛诸脑后,只剩下东拼西凑的人设模板,让老书迷倍感失落,新观众也找不到共鸣点。
网友真实反应:从满怀期待到集体吐槽
其实网络上的讨论已经说明了一切。从最初疯狂安利,到后来社交平台上一片“弃坑声明”,大家总结理由无非三条:
1. 剧情四不像,看得云里雾里;
2. 演员状态掉线,比配音软件还僵硬;
3. 视觉效果辣眼睛,比美颜相机翻车还狠。
有人甚至表示,如果以后国产武侠继续这样魔改下去,还不如直接投奔隔壁二次元动画省心省事。当然,也有铁杆粉丝死守最后防线,高呼“小哥哥太可爱啦!”。但更多理智派早已悄悄关掉播放器,把希望寄托给下一部新作去了……
如何拯救国产IP巨制?三招见真章!
面对如此局面,其实解决办法并非没有:
第一步,该回归原著精神的时候别瞎折腾,把故事讲顺溜比什么炫酷噱头都重要;
第二步,请专业团队认真选角,用实力派带动整体表现,而不是盲目堆流量明星;
第三步,美术和特效部门要懂审美,更要懂分寸,该用实景别偷懒,该省钱别抠门。
只有真正尊重内容创作规律,而不是追热点赚快钱,中国武侠才能焕发新生命力,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一夜爆火,两周扑街”的恶性循环中走马灯式轮回……
来源:圆扁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