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7月全国电视剧和重点网络剧拍摄备案公示情况公布。本来,也不想再做单篇解读。但在细读两个片单后,一种强烈的创新焦虑感还是让人想动笔写上几句。
辛爽新剧《孔雀》赫然在目,《我的团长我的团》续篇来袭……
近日,7月全国电视剧和重点网络剧拍摄备案公示情况公布。本来,也不想再做单篇解读。但在细读两个片单后,一种强烈的创新焦虑感还是让人想动笔写上几句。
01
以月度为单位做备案剧观察,影视独舌已经有几个月没写过了。
但考虑到广电21条已然鼓动行业的信心,从备案剧片单正可以看出行业的发展惯性和需要调校的方向。就还是写吧。
先看基本信息。
老规矩,还是要把电视剧和重点网络剧合为一盘讨论。这两类剧,目前无论从成本体量、艺术成色还是播出渠道来看,都已经基本肩膀齐平。虽然分开公示,但要准确标定剧集大盘,就得两个片单结合着看。
本月备案电视剧40部、1012集,备案重点网络剧37部、675集,合计77部1687集。这个备案数量在2025年算是平均水准,稳定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主管部门释放的信号,会考虑尽快将电视剧、重点网络剧的拍摄备案统一管理流程。这意味着,未来这两张公示片单可能合二为一,重点网络剧备案可能也会像电视剧备案那样,公示内容提要(也就是故事梗概)、拍摄日期、制作周期等重要信息。
在重点网络剧头部项目越来越多的当下,这对从业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至少在备案大盘摸底时,不用再“盲人摸象”了。
接着就要数这两张公示片单里的“大概率”项目。
7月备案的电视剧和重点网络剧,我们数出了22个密切关注的项目,按照古代、现代、近代和当代四个大类,统计成了表格。
所谓“大概率”项目,是指根据一般经验判断,“大概率”可以顺利开机,有完成拍摄制作的保障,并且能够走到播出上线阶段的剧集。考虑到备案公示片单的“上线率”,没有这一步筛选就没法有效评估题材分布。
这个判断确实很主观,只代表一家之言。
02
从这张重点关注片单来看,古装剧共11部,占比高达50%。
从目前已经曝光的信息来看,其中可以勉强归为泛历史剧大类的仅有1部——由哪里哪里影业备案,辛爽执导,根据马伯庸《三国配角演义》一书中对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进行考据的章节改编的《孔雀》。
这部剧的原著底版其实不算小说,更像是一篇对东汉乱世中焦仲卿、刘兰芝夫妻俩爱情悲剧的考据说明文,二度创作空间很大。再加上“鬼才”导演辛爽坐镇,算是本月备案剧中创新度最高的。
尝试在真实朝代落地的仅有5部,除了《孔雀》以外,还有尝试进行系列化套拍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之匹夫之怒》《清明上河图密码之背水一战》,通过歌舞传奇展现大唐盛世的《飞天》,以及清宫传奇群像剧《忽如一夜春风来》。
其余6部古装剧,均有较强的架空性。
其中,由嘉行文化备案的《宫墙内禁止偷听》(改编自晋江小说《贵妃凭吐槽实力上位》)不仅传奇性强,更是把短剧盛行的“偷听心声”设定搬到了长剧。
根据原小说剧情,来自现代的女主角先是穿越到古代,后替嫁入宫,擅长表面温柔、背后蛐蛐。男主角则被雷劈后获得了能偷听女主角心声的异能。可想而知,由此便进入了男主角听女主角单口“吐槽”的抽象剧情。
如果从新鲜度来讲,“偷听心声”在长剧里确实还算独树一帜。但在竖屏短剧中已经是蔚然成风、变体林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拼反转速度和情节极致的设定相当适配短剧。
虽说中剧、长剧不是不能向短剧学习,但把短剧反复开发的设定再“发明”一遍,就很难说是创新了。
03
近代、现代题材的剧集各一部,占比不高。但这两部剧都大有来头。
《归向》作为经典革命题材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续篇备案,令人瞩目。
根据备案信息,《归向》的故事将延续前作叙事脉络,聚焦国民党军官龙文章、孟烦了及部下,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和转变。这部剧由张译主导的北京安瑞影视备案,目前最受业界关注的问题在于,能不能请回编剧兰晓龙、导演康洪雷,以及主要演员。
《天骄》是现代题材剧,讲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来自清华附中的知青们满怀抱负,来到革命老区陕北农村插队的故事。这部剧聚焦的年代和群体,都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创作难度系数不言而喻。因此,也是酝酿良久才终于立项。
如何在精湛、精良的同时,把主题精深做得举重若轻?《天骄》是一道全行业关注的范例题。
04
在重点关注片单中,当代题材剧集9部,包括都市、科幻、奇幻、悬疑、司法等多个题材分支。
其中,能确定为密切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的议题剧仅有1部,就是由腾讯影业备案的《此刻的生活》。这部剧,聚焦“中产”北京家庭,讲他们因为买房“爆雷”后生活的失序,也讲述他们的上进、顽强和奋斗。
题材创新度比较高的,还有天浩丽泽备案的《一路灿烂》和剧有想法备案的《夜的命名术》。
前者为女性向年代悬疑短剧集,讲述一个少女失踪案引发的三个家庭之间的纷争。目前已确定由擅长“怀旧风”的田宇执导,有强烈的迷雾剧场气质。
后者是都市科幻剧,在平行世界的设定下,讲述了少年穿越赛博朋克世界,在打怪升级的同时探清身世之谜的成长故事,符合优酷“少年幻”的赛道设定。
另外,荆棘鸟文化备案的《大象和蚂蚁》《慎杀》为其擅长的司法题材剧,按照该公司以往的创作惯例,应当也会较为聚焦现实。
05
把7月的备案项目数完,会发现一个月备案的77部剧集中,能算得上真正有创新性的“大概率”项目可能连10个都凑不够。
剩下的,要么是跟曾经的“爆款”撞衫,要么还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卫视剧”题材轨道中打转,又或者是努力尝试把短剧重新“发明”一遍。
在影视行业整体已经“减量”的前提下,这样的创新比例和绝对数量,真的算不上“增效”。
创新,如果不想沦为口号,至少要在以下三大路径的一条上努力:一是题材,也就是新故事,当然也包括新人物,这是剧集创新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叙事方法,也就是讲故事的新结构、新视角、新语法;还有视听,也就是新的影像美学和听觉呈现探索。
除此之外,创新再无可附之木。无论是篇幅体裁(长或短、是否系列化)、选角还是表演,再惊喜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微创新”。
备案公示阶段便能见分晓的题材创新,是一部剧能不能成为“一眼美人”的关键。期待国剧搞创新不要本末倒置,更不要只是嘴上功夫。
【文/五指山】
来源:影视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