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紫黄轩的民国虐恋还没开机,热搜已经预定三块,可真正让人心里一咯噔的,是“年底才开机”这四个字——等剧的人懂得,开机延期意味着后期赶工,赶工就容易把三年磨出的细节磨平。
杨紫黄轩的民国虐恋还没开机,热搜已经预定三块,可真正让人心里一咯噔的,是“年底才开机”这四个字——等剧的人懂得,开机延期意味着后期赶工,赶工就容易把三年磨出的细节磨平。
先说一个冷知识:车墩基地现在每天排队的剧组超过20个,民国街景的档期排到了明年三月。
为了抢景,《玉兰花开君再来》提前半年把“长三弄堂”整条街包了下来,连隔壁《夜旅人》的民国电车都被挪走。
这才给阿媛那件“玉兰暗纹衣”留出了手工刺绣的时间——剧服厂老裁缝亲口说,一朵指甲盖大的玉兰花要锁边480针,机器做不了。
再说演员。
杨紫的哭戏被剪进B站“眼泪博物馆”合集,弹幕最常用的一条是“她一哭我纸抽见底”。
这回她演孤女,剧组干脆把“哭戏预演”写进合同:开机前必须完成七级情绪测试,从“无声落泪”到“崩溃干呕”一条过才算达标。
黄轩那边更“狠”,革命党人设要求他每天背一封1933年的真实家书,练到能在镜头前自然掉泪但不流鼻涕——因为当年的人觉得“流涕不雅”。
布景里藏着太多普通人没注意到的“烧钱黑洞”。
为了拍一场“弄堂口修鞋”的戏,道具组淘来一张1941年的补鞋机,花了八千块;结果机器太新,又用茶叶水连泡三天做旧。
这场戏可能只出现三秒,但导演坚持:“观众不一定看清,但演员闻到铁锈味,眼神就对了。”
最让人担心的是时间。
剧组原定九月开机,因为等一块真正的“怀表老玻璃”拖到年底。
那块玻璃产自瑞士,1932年停产,目前存世不到十块,有一块在横店道具库锁了十年。
谈判用了两个月,最后以“只许拍,不许磕碰”成交。
要是这块玻璃碎了,夏之时的特写镜头就得改景,改景就得重新排队——一环扣一环,年底开机其实是最后底线。
粉丝在超话里刷“抽纸三包好卑微”,却没人发现更大的“刀片”藏在官方海报里:海报背景是一朵半凋零的玉兰,花蕊被设计成子弹孔形状。
美术指导在朋友圈发过小图,配文“花开即谢,与君再会”,十分钟后秒删。
有人截图保存,放大后看见花瓣边缘隐隐渗红,像极老式血书。
说到底,民国剧最怕“假精致”。
这部剧目前看还算良心——至少他们真的去翻1935年《老上海行号路图录》,确认阿媛住的洗衣坊后门对着哪条臭水沟,确认夏之时逃跑时能拐进哪条弄堂。
细节抠到这个程度,年底开机就年底吧,总比仓促上架的滤镜糖水片强。
只是提醒一句:囤抽纸的同时,也给耐心留点库存。
来源:电视剧风暴